[1] 田道法.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
[2] 王东方, 陈国丰, 干祖望. 喉痹病名考证[J]. 辽宁中医杂志, 1997(10):9-10.
[3] 张颖, 贾育新. 慢性咽炎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5, 32(1):52-55.
[4] 吴瑞, 王竹风, 魏军平. 浅谈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J]. 中医药信息, 2018, 35(5):63-65.
[5] 王宫博, 石全福, 狄舒男, 等. 王维昌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咽炎经验心得[J]. 中医药信息, 2015, 32(5):84-85.
[6] 余瑜.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 28(7):604-605. doi:  10.3969/j.issn.1004-2814.2012.07.070
[7] 凌云, 张沂. 咽炎颗粒药效学的实验研究[J]. 转化医学杂志, 2013, 2(2):77-79. doi:  10.3969/j.issn.2095-3097.2013.02.005
[8] 安晔. 复方黑参滴丸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 沈阳: 辽宁中医学院, 2003.
[9] 陈奇.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 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410, 616, 1141, 1264.
[10] 凌云, 张沂. 咽炎颗粒药效学的实验研究[J]. 转化医学杂志, 2013, 2(2):77-79. doi:  10.3969/j.issn.2095-3097.2013.02.005
[11] 张树明, 白海玉. 芪花消炎胶囊药效学实验研究[J]. 黑龙江医学, 2012, 36(6):420-422. doi:  10.3969/j.issn.1004-5775.2012.06.008
[12] 李丽, 刘洪艳, 金鑫, 等. 双银咳喘宁颗粒药效学研究[J]. 实验动物科学, 2012, 29(5):16-18,23. doi:  10.3969/j.issn.1006-6179.2012.05.005
[13] 陈静, 冉小库, 孙云超, 等. 白术止汗作用药效物质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9):22-24.
[14] 刘月露, 李峰, 莫晓东, 等. 蟾酥“解毒止痛” 作用与质量相关性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7, 44(5):1025-1028.
[15] 傅勇, 王建, 江娟, 等. 远志与厚朴配伍对安神祛痰药效的影响[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4(4):69-72.
[16] 李彦文, 孙志蓉, 李志勇, 等. 小叶榕镇咳祛痰及抗炎药理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11): 封3, 封4.
[17] 蔡华芳. 鲜竹沥镇咳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7, 13(5):43-44. doi:  10.3969/j.issn.1005-9903.2007.05.014
[18] 岳枫, 靳冉, 段娟娟, 等. 金蓝颗粒解热抗炎作用实验研究[J]. 中医学报, 2018, 33(9):1700-1704.
[19] 马国平, 杨晨, 王广基, 等. 9种润肺化痰中药祛痰作用的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7):16-19.
[20] 吴超. 复方大青颗粒解热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浙江临床医学, 2017, 19(6):1046-1047. doi:  10.3969/j.issn.1008-7664.2017.06.022
[21] 张梦麒, 郭琰, 赵春梅, 等. 接筋藤醇提物初步安全性及镇痛抗炎实验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7, 40(3):24-27.
[22] 曾晶, 李子奎, 王乐. 益气化瘀方抗炎止血镇痛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15, 47(3):74-76,79.
[23] 彭清华, 李建超, 彭抿, 等. 散血明目片小鼠口服急性毒性实验报告[J].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2, 8(6):363-364.
[24] 胡瑛瑛, 黄真.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2(2): 268-270.25. 吴美仙, 金立群. 北豆根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 2007, 9(9):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