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353.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八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药志-第二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 421.
[4] 袁钟. 中药辞海. 第三卷.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 808.
[5] 肖培根. 新编中药志-第三卷[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499.
[6] 谢宗万. 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906.
[7]

HUANG B K, LEI Y L, TANG Y H, et al. Comparison of HS-SPME with hydrodistillation and SF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volatile compounds of Zisu and Baisu, two varietal species of Perilla frutescens of Chinese origin[J]. Food Chem,2011,125(1):268-275. doi:  10.1016/j.foodchem.2010.08.043
[8]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 校点本[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755.
[9] (宋)苏 颂撰. 胡乃长, 王致谱辑注. 图经本草: 辑复本[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515.
[10] (明)朱橚原著. 王家葵, 张瑞贤, 李敏校注. 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7: 356.
[11] (清)黄宫绣. 本草求真[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 70.
[12] 张小敏. 华佗与紫苏传奇[J]. 求医问药, 2007(3):54.
[13] 吴其浚. 植物名实图考. 修订本[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7: 628.
[14] 孟诜, 张鼎著. 食疗本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15] 雷敩. 《雷公炮炙论》[M]. 上海: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86: 89.
[16] (清)张璐. 本经逢原[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 70.
[17] (明)李梴著. 金嫣莉等校注. 医学入门[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5: 133.
[18] (清)严洁等著. 姜典华等校注. 得配本草[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76.
[19] (清)陈嘉谟撰. 王淑民等点校. 本草蒙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102.
[20] (清)张志聪(清)高世栻. 侣山堂类辩医学真传[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 67.
[21] 唐慎微.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 507.
[22] (元)李 杲编辑. (明)李时珍参订. (明)姚可成补辑. 郑金生等校点. 食物本草[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0: 373.
[23] 颜正华等点校. 本草衍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 144.
[24] (明)缪希雍撰. 夏魁周, 赵瑗校注. 神农本草经疏[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