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口腔(包括咽喉)和/或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1],发病机制包括反流物的攻击、食管黏膜防御作用减弱、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transient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s,TLESR)、食管裂孔疝、食管清除能力降低等[2]。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是GERD的临床表现之一,是指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反酸、烧心等。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抑酸药能够降低胃酸分泌,迅速缓解反酸症状和降低反流对食管黏膜的进一步损伤,其中标准剂量的质子泵离子抑制剂(PPI)被推荐作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一线用药[3]。艾司奥美拉唑为目前常用的PPI,其表现出了显著的抑酸效果,但是经过CYP2C19 和CYP3A4酶代谢[4],尽管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普及,其代谢特点使其存在个体差异,并且在联合用药方面存在局限性。研究表明,药物并不会降低严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酸反流的频率或提高反流物的清除率,控制胃酸重要的是减少食管接触酸的持续时间[5],因此需要寻找长效持久的PPI,以提高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艾普拉唑是一种新型质子泵离子抑制剂,为苯并咪唑类,与奥美拉唑等化学结构相似,但在苯并咪唑上用吡咯环取代了氢,在吡啶环上用氢取代了甲基,这一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其能更有效地降低胃酸分泌,减少食管的酸暴露时间[6]。艾普拉唑受到CYPC2C19基因影响小,消除半衰期长,能够发挥持久的抑酸效果[7],这一药动学优势使其在联合用药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艾普拉唑肠溶片最初上市批准的适应证仅限于十二指肠溃疡,后于2017年被批准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作为新一代的 PPI,具有一定的综合评价需求。近期一篇网状meta分析比较了所有PPI用于十二指肠溃疡4周疗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各PPI间的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目前艾普拉唑用于治疗RE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尚未有文献对艾普拉唑治疗R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总结,本文通过 Meta 分析方法,对比10 mg艾普拉唑肠溶片与40 mg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在RE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初步检索到有关文献119篇,包括中文文献 71 篇,英文文献 48 篇,经过文献摘要及全文的阅读、排除重复文献及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后,最终有9 篇文献纳入研究,共涉及 1115 例患者。所有研究均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纳入研究 例数 临床诊断 干预措施 疗程(周) 结局指标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范学峰2019[11] 45 45 RE A:10 mg,1 次/d B:40 mg,1 次/d 8 ① Xue2016[12] 290 181 RE A:10 mg,1 次/d B:40 mg,1 次/d 8 ①③ 胡爱萍2016[13] 43 43 RE A:10 mg,1 次/d B:40 mg,1 次/d 8 ②③ 霍结容2015[14] 50 50 RE A:10 mg,1 次/d B:40 mg,1 次/d 4 ②③ 牛省利2013[15] 143 137 RE A:10 mg,1 次/d B:40 mg,1 次/d 8 ② 艾冬华2013[16] 40 40 RE A:10 mg,1 次/d B:40 mg,1 次/d 8 ①② 宋芳2012[17] 60 60 RE A:10 mg,1 次/d B:40 mg,1 次/d 8 ①②③ 郭永谊2012[18] 35 34 RE A:10 mg,1 次/d B:40 mg,1 次/d 8 ②③ 李东复2011[19] 43 35 RE A:10 mg,1 次/d B:40 mg,1 次/d 8 ②③ RE:反流性食管炎;A 代表艾普拉唑肠溶片; B 代表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①内镜下有效率;②临床症状缓解率;③不良反应 -
共 4篇文献[11-12, 16-17]分析了治疗8周内镜下有效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2=0%,P=0.5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纳入艾普拉唑治疗组的患者内镜下有效率为 90.08%(227例/252例),纳入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组的患者内镜下有效率为90.00%(225例/25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94,1.06),P=0.97],见图2。
-
共7篇文献[13-19]分析了症状缓解率,其中1篇文献治疗周期为4周,其余6篇治疗周期为8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2=0%,P=0.9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纳入艾普拉唑治疗组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 91.79%(380例/414例),纳入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组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91.23%(364例/39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95%CI(0.97,1.05),P=0.75],见图3。
-
共6篇文献[12-14, 17-19]分析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2=46%,P=0.1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纳入艾普拉唑治疗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99%(23例/288例),纳入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6%(24例/27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0.93,95%CI(0.55,1.56),P=0.77],见图4。
-
对纳入以艾普拉唑组和艾司奥美拉唑组的症状缓解率为结局指标的研究,以效应量的标准误(log RR的对数)作为纵坐标,以各研究的效应量RR的对数值作为横坐标绘制漏斗图,详见图5。由图可见,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较小。Egger检验结果提示:P=0.368,表明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偏倚。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la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s on reflux esophagitis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1080
- Received Date: 2021-11-20
- Rev Recd Date: 2022-04-28
- Available Online: 2023-07-14
- Publish Date: 2023-07-25
-
Key words:
- Reflux esophagitis /
- Ila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s /
- Meta-analysis
Abstract:
Citation: | CHEN Xiaoyun, ZHAO Xu, ZENG Weiwei.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la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s on reflux esophagiti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7): 443-44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1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