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清片是我院经典自制制剂,是上海市名老中医、著名血液病专家黄振翘教授研制的含砷复方中药制剂,作为本院自制制剂治疗白血病已在临床应用五十余年。多年临床应用表明,定清片能够显著改善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1]。
定清片由雄黄、党参、青黛、牡丹皮等12味药物组成,能泻火散结、扶正固本、解毒消肿,用于血液肿瘤、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等[2]。定清片方中,雄黄性温味辛,功能败毒抗癌、燥湿祛痰;党参性味甘平,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两药合用败毒抗癌、扶正达邪,共为君药。雄黄含砷,故既是生理活性物质,也是引起中毒的主要毒性物质[3],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使用不当会出现中毒及不良反应。本研究通过对定清片临床应用情况的分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以规范临床用药,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2020年 8 月 1 日至 2021 年 8月1日门诊患者使用定清片的人数为 4 796 人,其中男性2 369人,占比为 49.40%,女性为2 427人,占比为 50.60%。
-
门诊使用定清片年龄最小的患者为7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 96岁,病患年龄主要集中在51~80岁年龄段,见图1。
-
定清片的主要使用科室有血液内科、老年病科、传统医学科等,见表1。血液内科的开方数占98%以上,人均使用疗程为28 d。
序号 科室 处方(张) 构成比(%) 用药总量(瓶) 构成比(%) 人均用药量(瓶) 1 血液内科 4 720 98.42 35 496 98.61 8 2 老年病科 19 0.40 145 0.40 8 3 传统医学科 19 0.40 139 0.39 7 4 肾病内科 13 0.27 51 0.14 4 5 急诊科 8 0.17 52 0.14 7 6 内分泌科 6 0.13 30 0.08 5 7 心血管内科 5 0.10 40 0.11 8 8 消化内科 3 0.06 16 0.04 5 9 肿瘤科 2 0.04 16 0.04 8 10 血管外科 1 0.02 10 0.03 10 合计 4 796 100 35 995 100 7 -
定清片功效为泻火散结、扶正固本、解毒消肿。主要用于血液肿瘤、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等疾病。4 796例患者中所开具处方的西医诊断主要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等122种疾病,其中排名前十位的西医诊断见图2。中医诊断有痰毒、虚损病、虚劳病等41种病,脾肾亏虚证、痰瘀互结证等70个证型,排名前十位的中医诊断见图3。其中,有12张处方开具适应证为2型糖尿病、湿疹等,未见中医诊断(表2),不合理率为0.25%。
适应证 处方(张) 构成比(%) 2型糖尿病 3 25.00 湿疹 3 25.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 2 16.67 癫痫 1 8.33 前列腺增生 1 8.33 失眠 1 8.3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 8.33 合计 12 100 -
定清片用法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4片,口服。定清片的组成中含雄黄,每片中含雄黄0.008 4g。雄黄主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其性温,味辛苦,有毒。依据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规定,雄黄起始剂量为每日0.05 g。口服雄黄的剂量调整:监测血砷浓度,对血砷浓度不足者,逐渐增加雄黄剂量0.1 g/d,雄黄最大剂量0.3 g/d[5-6]。所以定清片在临床应用中建议开具单次剂量不超过12片,如单次小于6片则用量过小,达不到药效,如单次超过12片则每日3次属于超剂量使用。
4 796张处方中,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有74张,占1.54%。所涉及的不适宜用法用量有1次/日、2次/日、单次超剂量及使用了“遵医嘱”等字句(表3)。
用法用量 处方(张) 构成比(%) 1次/日 2 2.70 2次/日 23 31.08 3次/日单次剂量大于12片 3 4.05 3次/日单次剂量大于14片 4 5.41 遵医嘱 42 56.76 合计 74 100.00 -
定清片由12味药组成,对定清片中的中药药味与草药方中的药味重复率进行审查。4 796张处方中,共有3 431张处方同时开具了中药饮片,对其中中药饮片与定清片中药味重复50%以上(≥6味药味)的比例进行统计,重复率大于50%的共有308张处方,占6.42%。其中重复6味药有230张,重复7味药的71张,重复8味药的7张(表4)。
重复味数 重复药物 处方数(张) 重复率(%) 6 蜜麸炒白术、黄连、蜜炙甘草、焦栀子、黄芩、关黄柏 230 50 太子参、生白术、黄连、蜜炙甘草、焦栀子、陈皮 黄连、陈皮、甘草、黄芩、焦栀子、蜜麸炒白术 7 蜜炙甘草、黄连、关黄柏、蜜麸炒白术、焦栀子、太子参、黄芩 71 58 太子参、蜜炙甘草、黄连、焦栀子、生白术、黄芩、陈皮 蜜麸炒白术、关黄柏、蜜炙甘草、焦栀子、黄连、生栀子、太子参 8 太子参、蜜麸炒白术、黄连、焦栀子、关黄柏、陈皮、甘草、黄芩 7 67 -
4 796张处方中,共有3 431张处方同时开具了中药饮片,1 535张处方同时开具了中成药、西药(表5)。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共有203份,占4.23%,其中与硝酸盐﹑硫酸盐类联合用药处方64张;与麻精药物联合用药的有10张;与降糖药、利尿剂和阿司匹林等联合用药的有122张;与环孢素、益生菌、小檗碱等联用的有7张。
编号 中成药 编号 西药 药名 处方(张) 频率(%) 药名 处方(张) 频率(%) 1 复方斑蝥胶囊 203 4.23 1 沙利度胺片 82 1.71 2 宁血络片 203 4.23 2 苯丁酸氮芥片 79 1.65 3 茜蓟生血片 156 3.25 3 阿司匹林肠溶片 69 1.44 4 造血再生片 100 2.09 4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36 0.75 5 银杏叶片 19 0.40 5 醋酸泼尼松片 27 0.56 6 参丹散结胶囊 14 0.29 6 十一酸睾酮软胶囊 24 0.50 7 贞芪扶正胶囊 13 0.27 7 碳酸氢钠片 21 0.44 8 平消胶囊 13 0.27 8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片 19 0.40 9 地丹清血合剂 11 0.23 9 硒酵母片 16 0.33 10 心脉通片 10 0.21 10 骨化三醇胶丸 13 0.27 -
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不宜与硝酸盐﹑硫酸盐同服。因为后者在胃肠道中能分解出硫酸、硝酸,使雄黄中硫化砷氧化生成三氧化二砷,毒性增加,发生砷中毒[7]。另外,雄黄中硫化砷会与亚铁盐生成硫化砷酸盐,降低效用,也不宜与其合用。在4 796张处方中,有64张处方存在与上述三种盐类联用的情况,见表6。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在开具处方时需谨慎。
成分 药名 处方数(张) 构成比(%) 硫酸盐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45 70.31 硝酸盐 硝酸甘油片 16 25 亚铁盐 琥珀酸亚铁片 3 4.69 合计 64 100 -
在4 796张处方中,有10张处方联合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表7),定清片中含有冰片[8],冰片与镇静药、麻醉药等中枢神经抑制药配伍应用时,用量必须减少,以免引起或加重脑毒性。
分类 药名 处方数(张) 构成比(%) 镇静药 右佐匹克隆片 9 90 镇静药 阿普唑仑片 1 10 合计 10 100 -
定清片中含有甘草,甘草如与排钾性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合用时会加重发生低血钾[9]。生甘草是肝药酶诱导剂,当生甘草及其制剂与胰岛素、降糖药、降脂药等合用,有可能使后者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药效减弱[10]。在4 796张处方中,有41张处方联合使用了降糖药(表8),联合用药过程中需注意患者的血糖变化。含甘草制剂与阿司匹林联用能使肝药酶活性降低,可使某些药物代谢延缓,血中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疗效提高,也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11]。同时甘草中的甘草次酸会增加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有81张处方联合应用了阿司匹林肠溶片(表8),在用药过程中需注意患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风险。
分类 药名 处方数(张) 构成比(%) 降糖药 盐酸二甲双胍片 18 15 降糖药 磷酸西格列汀片 11 9 降糖药 格列齐特缓释片 7 6 降糖药 格列美脲片 2 2 降糖药 甘精胰岛素/预填充 2 2 降糖药 盐酸吡格列酮片 1 1 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 81 66 合计 122 100 -
黄连中含有黄连素,黄连素[12]可提高环孢素(CSA)血药浓度,与CSA联用可减少CSA用量,同用时注意用药剂量。在4 796张处方中,有4张处方联合使用了环孢素软胶囊。
黄连素会抑制乳酶生中益生菌的活力,使其失去助消化和润肠能力[13]。在4 796张处方中,有2张处方联合使用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与含黄连素的药物一起服用,会增加药力,重则可能引发中毒。在4 796张处方中,有1张处方同时使用了盐酸小檗碱片。
Review of clinical use of Dingqing Tablets in a Tertiary A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8034
- Received Date: 2022-08-08
- Rev Recd Date: 2022-10-11
- Available Online: 2023-11-30
- Publish Date: 2023-11-25
-
Key words:
- Dingqing Tablets /
- prescription analysis /
- rational drug utilization
Abstract:
Citation: | XU Yi, YANG Yuehong, HUANG Jin, WANG Jie, LIU Jing, WU Tiejun. Review of clinical use of Dingqing Tablets in a Tertiary A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11): 680-68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8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