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君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Combretum indicum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除去杂质。使君子原产于印度,我国最早以“留求子”之名,载于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1],后又称为使君子,现代国内使君子的道地及主产区为重庆市铜梁县。使君子味甘,性温,小毒,归脾、胃二经。《本草纲目》[2]记载“(使君子)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所以能敛虚热而止泻痢,为小儿诸病要药”。本文对使君子炮制历史沿革、入药部位、炮制目的及功效进行研究,对国家及地方标准中使君子的收录情况进行整理,并对炮制前后使君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方面的变化进行探究,以期对国家和地方标准中使君子的质量标准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为不同炮制规格使君子在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思路。
-
使君子是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去壳即得使君子仁。使君子仁又名君子仁、君子肉。宋、明时期,为便于有效成分溶出,将君子仁进一步去除种皮,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记载“(使君子仁)浸,去黑皮”。《补要袖珍小儿方论》[4]中提到“肥白者,微炒,去皮”。此外,本草中提及的使君子“去皮”,推测多去果壳。以经典方肥儿方为例,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是使君子(去皮,细挫),而在明代《万病回春》[5]中记载的使君子(去壳)。清朝则少有去皮的记载,一般果实或种子入药。综上所述,宋、明本草中使君子净制工艺虽有去皮和去壳的说法,但去皮多指去壳。清朝多以去壳为主,少有去皮的做法。具体内容详见表1。
朝代 文献 成书时间(公元/年) 炮制方法 药用部位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78 净制,炮法,焙法 种仁(去皮)、种子 宋 《圣济总录》 1111−1117 净制,炮法、煨法 种子 宋 《小儿药证直诀》 1119 煨法 种子 宋 《幼幼新书-惊疳》 1150 切制、炮法 果实 明 《本草约言》 1525 煨法 种子 明 《药性要略大全》 1545 炮法 种子或果实 明 《全幼心鉴》 1547 切制、炙法 种子 明 《古今医统大全》 1556 煨法、清炒法、炙法 果实、种子 明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1574 净制,蒸法、炒法 果实、种仁(去皮) 明 《万病回春》 1587 净制 种子 明 《本草纲目》 1578 净制,煨法 种子或果实 明 《药性会元》 1595 净制,炮法 种子 明 《本草经疏》 1625 切制 果实 清 《本草汇》 1655 煨法 种子 清 《本经逢原》 1695 煨法 种子 清 《本草经解要》 1724 切制 果实 清 《玉楸药解》 1754 净制 种子 清 《医林纂要探源》 1758 煨法 种子或果实 清 《得配本草》 1761 拌法、蒸法 种子或果实 清 《续名医类案》 1770 切制,蒸法 种子 清 《罗氏会约医境》 1789 煨法 果实 清 《本草害利》 1862 煨法,蒸法 种子或果实 -
使君子切制主要以粉碎制成丸剂使用为主,宋朝粉碎方法较多,有捣、研、杵和锉之分。明代较单一,多研法。宋朝的《幼幼新书-惊疳》[6]中记载使君子“杵末”。医家对使君子仁粉碎的程度也有过筛的要求。宋朝《幼幼新书-惊疳》和明代《全幼心鉴》[7]中均记载“罗为末”和“捣罗为细末”。《圣济总录》[8]中也有“面裹煨锉”和“捣研为末”的记载。此外,《活幼心书》[9]中还记载“使君子仁...薄切”,说明君子仁也可薄切,具体内容详见表1。
-
炮使君子首次记载于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将使君子裹上面粉在火上烧烤,可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圣济总录》中记载使君子“面裹炮羸”与其他药材制成丸剂,可治疗小儿惊疳,腹中有癖气,面黄肌瘦等。将使君子“去壳半生半炮”后制成丸剂使用,也可治疗小儿疳痢不止。在宋朝的基础上,明代《药性要略大全》[10]中首次提到了将使君子“一生一炮熟,先以壳煎汤,饮用一二口,然后吃使君肉”的方法。
研究发现现代的炮法与砂炒法相似,如炮姜,将河砂置于容器内,炒至一定程度,再加入中药翻炒至鼓起变色。而本草中记载的炮法与现代煨法相似[11],宋朝使君子多使用煨法和炮法,清朝多为煨法。综上推测,炮法有向煨法转变的过程。
-
煨使君子首次记载于宋代《圣济总录》中,“面裹煨”是煨使君子常见的炮制方法之一。《医宗粹言》[12]有“慢火煨香熟用”的记载,表明用的是文火。宋朝《小儿药证直诀》[13]等多将使君子煨制后,制成丸剂使用。明代《本草纲目》等有“(使君子)七生七煨食”的记载。在宋、明基础上,清朝煨使君子较为常用,常将使君子仁煨热或直接生用,或制成散剂,后以其壳煎汤送服。《本草蒙筌》[14]记载“(煨使君子)去壳便可嚼食或制成散丸”。《本草新编》[15]有言,使君子“宜用鲜,而不宜用陈,用熟而不易用生”,即“入药之时,宜现煨熟,去壳口嚼咽下,以汤药送之,始能奏功也”,表明使君子最好于煨热后服用。
-
使君子还有其他炮制方法,如蒸法、焙法、炒法、炙法等。
蒸使君子始见于清朝《续名医类案》[16]中,即将使君子等药材与鸡蛋一起蒸食,用于治疗小儿诸疳。焙法在南北朝《雷公炮制论》[17]中记载较多,是一种干燥方式,起到使药物干燥,便于储存和粉碎的目的。焙使君子首次记载于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焙干入药用”。明代《古今医统大全》[18]首次收录了使君子炒制的炮制方法,“使君子肉微炒,五十枚”,表明使用的是文火。炒使君子仁可增加其有效成分的溶出。炙使君子首次记载于明代《全幼心鉴》中,将君子仁与蜜拌炒,有治疗小儿蛔痛,口流涎洙的作用,《古今医统大全》中还有“用鳖血一杯...,腌一宿,次早炒干”的记载。拌使君子使用较少,首次见于清朝《得配本草》[19]中,“使君子仁拌青糖食之,并用壳煎汤送服,可杀虫”。具体内容见表1。
-
使君子最早被收录在1963版[20]中国药典中,记载为君子仁,炮制品为君子仁和炒使君子仁。在1977版[21]中国药典中君子仁改名为使君子仁,炮制品分别为使君子、使君子仁和炒使君子仁,并一直沿用至今。历版中国药典中,使君子的净制及切制方法,为除去杂质,使用时需捣碎,炮制方法主要使用清炒法。具体内容详见表2。
国家标准 使君子 使君子仁 炒使君子仁 1963版《中国药典》 未收录 除去外壳,取净仁即得。 取使君子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放凉即得。 1977版《中国药典》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取使君子,除去外壳,取净仁。 未收录 1988年《全国炮制规范》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取净使君子,除去外壳, 取仁 取使君子仁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1990版《中国药典》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取净使君子,除去外壳 取使君子仁,照清炒法,炒至有香气。 2010版《中国药典》 2015版《中国药典》 2020版《中国药典》 -
各省根据用药需求和用药特点,制定了饮片炮制规范。在各省炮制规范的使君子炮制方法项下,除了现行药典规定的使君子、使君子仁和炒使君子仁外,云南炮规中还记载了烧煨使君子仁炮制方法。此外,各省在使君子饮片的使用上,江苏[22]、内蒙古[23]地区只收录了使君子饮片,“用时捣碎,或入丸、散剂”,云南炮规中收录了使君子仁、炒使君子仁和烧煨使君子仁的内容,使君子仁主要“取原药拣净杂质,用时舂碎或舂去壳取仁”即得。而天津[24]、北京[25]、上海[26]、吉林[27]等地区主要使用使君子和使君子仁。由表3可知,不同地方规范中关于使君子炒制的记载存在着细微差别,首先是火力的不同,有文、武火之别,多使用文火,云南地区使用武火。其次在成品性状上,大部分地区多呈黄色,表面略有焦斑,淡黄黑色等,云南地区是淡黄黑色,有香气。在炮制工艺方面,烧煨使君子仁是云南地区独有的炮制工艺。具体内容详见表3.
炮制品 炮制工艺 地方炮制规范 使君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干燥 安徽2005,河南2005,北京2008,广西2007,湖南2010,
天津2012,江西1991,吉林1986,重庆2006,贵州2005,
甘肃1980,山东2002,福建1988,广东1984,湖北2009,
上海2018,浙江2005使君子仁 取净使君子,除去外壳,取仁 炒使君子仁 取净使君子仁,炒黄法炒至表面呈黄色,有香气逸出。 安徽2005,河南2005,广西2007,湖南2010,江西1991,重庆2006,贵州2005,甘肃1980,山东2002,福建1998,湖北2009 取使君子仁,炒至表面微具焦斑,香气逸出时,取出,摊凉。用时捣碎。 浙江2005 取使君子仁,用武火炒至呈淡黄黑色,有香气,取出,晾冷,即可。 云南1986 取净使君子仁,用文火炒至熟透,取出,摊凉 广东1984 取净使君子仁,置锅内炒至有香气,取出,放凉。同时捣碎 辽宁1986 烧煨使君子仁 临用时在子母火或文火中烧,皮焦仁黄时取出,去壳服用 云南1986 注:安徽2005是指《安徽省中药材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表中其余地区加年份的内涵相同,各地方炮制规范中的炮制工艺内容一致的,列于同一行,并不局限于全部文字描述都完全相同。
Research on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ombretum indicum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75
- Received Date: 2022-11-29
- Rev Recd Date: 2023-02-22
- Publish Date: 2023-03-25
-
Key words:
- Combretum indicum /
- processing methods /
- historical evolution /
- processing mechanism
Abstract: Combretum indicum can kill insects and benefit the spleen and stomach,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dicine to treat children's diseases. The classics of materia medica, calendar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local processing standards and related literature were reviewed to sort out the processing history of Combretum indicum, compare the ancient medicinal parts and processing methods, and summarize the inclusion in national and local standards. The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Combretum indicum was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al and standard improvement.
Citation: | WANG Xiujuan, FENG Hao, JIANG Songfan, JIANG Shenggui, GU Tianlei, SUN Lianna. Research on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ombretum indicum[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3): 187-19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