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药材预置,是指事先将部分常用药品、卫生器材和医用耗材存放在我国企业建立的海外仓库内,特别是利益攸关区域附近的海外仓库,目的是既可在平时为保障我国海外人员的健康提供物资基础,也能在战时快速调用,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这是国际常用的卫生物资战略储备模式之一。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实施与推进,中资企业在海外建厂立库的步伐不断加快,保障中资企业海外发展权益、维护中国公民利益已成为近年来国家和军队关注的重点。药材因其绝大部分品种具有军民通用、平战通用、国际国内通用等特征,是适合海外预置的后勤物资种类之一。
笔者通过分析印度洋海域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和外贸企业的海外仓建设现状,提出依托企业现有海外仓,建立区域沿线国家海外药材预置点,从而解决我国人员海外工作期间和军队人员执行海外任务期间,药材保障面临的周期长、环节多、成本高等问题,为未来海外药材保障方式的研究拓宽思路。
-
海外仓又称海外仓储全球配送,是指在海外建立仓储设施,将国内企业生产的商品通过大宗运输的形式运往目标市场国家,利用当地建立的仓库按要求储存商品,然后再根据当地的销售订单,第一时间从当地仓库直接进行分拣、包装和配送的一种物流方式,它是跨境贸易物流发展的新方向。
与专线物流、邮政小包、国际快递等传统物流方式相比,海外仓作为新型物流配送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物流成本低。将发货批次频繁且金额偏低的商品通过海外仓方式储存可有效降低销售所需的运输、清关、商检等环节所产生的费用以及时间成本。据统计,海外仓发货的物流成本仅相当于境内发货成本的30%~40%[1]。二是物流时效高。与传统物流方式相比,我国很多海外仓都有自建车队,可以大大缩短运输时间,从海外仓发货到客户收货,时间基本可以控制在72 h内,如果同城运输则基本在48 h内完成。三是外部风险可控。海外仓采用本土化配送服务,收到货币可直接支付海外仓服务费用,可有效规避政治、贸易和汇率等外部因素对商品及物流的影响。四是客户满意度高。海外仓可缩短订单的反应周期和提供快速退换货等服务,能显著提高顾客满意度。
-
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从2004年开始布局海外仓[2],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我国已有153个企业拥有分布在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新兴市场国家等33个国家的共计353个海外仓库[3]。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随后,浙江、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都出台了支持海外仓建设相关的配套文件,其中,浙江更是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共海外仓培育工作,分批次支持43个省级公共海外仓,基本形成了与贸易格局相匹配的智能化、本地化的跨境外贸服务体系。平时合理利用现有海外仓,科学布局海外药材预置,为海外药材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硬件条件。
-
信息化条件下的海外作战,因其远离本土,且地域环境复杂,人员和物资消耗巨大。早在2016年,习主席就提出:打现代战争,后勤必须先到位、后收场、全程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未来战争就是打“后勤战”和“消耗战”[4]。目前,我军已在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海上投送体系,但由于现阶段存在海上投送面临人力、物力投送成本和效率等问题,探索利用我国在海外的固定设施设备为战时任务部队提供物资保障,可有效拓展海外药材补给方式。
-
动员民间力量维护国家安全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例如,美军近年来在靠近潜在危机地区的陆上或海上(包括岛屿)预置了全套作战装备和后勤物资[5];俄军2015年借机演习,在叙利亚预置了部分作战物资[6]。此外,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都以各种形式在海外进行战斗物资和后勤物资预置。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持续深化,为保障我国海外经济利益,在海外预置部分后勤物资也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企业布局的海外仓基本都位于交通便利的港口城市,具备物资收运、分发的优势条件,可以尝试作为药材预置的可选地域,为今后探索建立海外物资预置模式提供方向。
-
作为我国海上战略通道重要区域的印度洋,其安全性将直接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和贸易的安全稳定,可预计,未来我国在印度洋海域的经济活动将更为频繁和积极。在印度洋海域,通过对沿线国家的政治形势研判、经济政策研究、出口贸易分析等,结合我国企业的海外仓硬件建设现状,如仓储面积、订单处理能力、可提供服务类型、配送能力等因素和条件,对海外仓是否适用于海外药材保障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初步将其划分为3类。
-
可利用的海外仓,主要是在亚洲的印度尼西亚、阿联酋,以及非洲的肯尼亚。印度尼西亚是海上战略通道的重点国家之一,也是我国企业海外仓布局的重点区域,我国至少包括中外海运、北京京邦达、汉邮物流和深圳天龙等4家企业在其建立海外仓,海外仓总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其中,北京京邦达和深圳天龙都有自己独立的派送渠道,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印度尼西亚境内的全境货物分发。阿联酋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汇点,面对波斯湾,是中东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域,我国有9家企业在此布局海外仓项目,其中,中国外运属于大型央企,是我国最大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之一,日订单处理能力超过1万件,仓库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肯尼亚位于印度洋西侧,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早在2013年我国就参与了肯尼亚部分港口泊位的建设,因其地理位置靠近吉布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我国已有技术停靠的经验,加之此处建仓的中非桥电商,日订单处理量可达千余件,有能力成为东非药材预置点,并与吉布提遥相呼应。
此外,我国还可以通过政策适度引导企业前往目标国家的港口,新建海外仓,以拓展药材预置点的保障半径。
-
与可利用的海外仓相比,通过分析备选国家与我国的政治外交关系,以及海外仓地理位置,我们初步认为亚洲的马来西亚、非洲的尼日利亚可作为备选海外仓国家。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是我国海外战略通道的关键节点,但由于其货物物资不可避免需要穿行马六甲海峡,易受钳制,战时获得物资补给可能会受政治因素影响,选择海外仓进行海外药材预置还需进一步评估。尼日利亚位于几内亚湾沿岸,拥有西非最大的港口,我国参与了该国部分港口码头的建设,但因其与印度洋海域尚有一段距离,因此可根据未来局势分析,综合考虑是否适合作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域的药材预置。
-
有些国家的海外仓虽然数量多、规模大、运行较为成熟,但从政治外交角度考虑,目前暂不具备海外药材预置的条件,如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印度、南非等。
-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海外建仓热情不断高涨,海外仓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数量不断增加的海外仓中,根据可利用的海外仓国家分析结果,海外仓承担海外药材预置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是海外仓应具有便利的交通网络。进行海外药材预置需要有便捷的物资运输路径,海外仓应该处于海运枢纽港位置,最好同时兼备空运、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网络,便于药材的收发和转运。二是海外仓应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海外仓的面积、容量、信息化程度、贮物设施、搬运器具、环境条件、安全设备等硬件设施达到一定标准,符合药材储存的基本要求,是作为海外药材预置地点的必要条件。三是海外仓具有一定的服务规模。有强大的资本支撑的海外仓,其建设规模、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等均能有一定保证,从海外药材预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角度考虑,优先选择国内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的海外仓,不仅可保证药材预置期间的质量,也可保证突发情况快速调运的作业能力。四是海外仓布局应合理。选取海外仓时应按梯次分布、数量精准、协同发展的原则,采用数学模型方式,如聚类算法、遗传算法、仿真方法等,科学合理规划布局,达到既保障当前、衔接后续,又能够相互支撑、快速响应的目标,为建立海外药材保障网络提供物资支持。
-
现阶段我国企业建立的海外仓普遍面临运营成本高、管理风险大、库存周转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物资预置必须慎重选择品种。目前,我国上市销售的药品有15万个品规,医疗器械有18万个品规,在如此巨大的药材品种中,遴选哪些药材品种进行预置是关系到能否实现预置效益的最直接因素。首先需要考虑效期问题,与其他物资比较,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效期大多为2~3年,效期短则会导致药材预置成本的大幅提升;其次,药材储存环境要求高,温度、湿度、光照、微生物等都可对药材质量产生影响,大大缩短药材的效期或使用寿命;最后,药材在库监控要求高,需要由专人定期检查,且对质量有疑问的药材抽样送检难度巨大,明显增加海外仓的工作量。因此,结合海外仓的硬件条件,强调尊重海外仓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以效期长、质量稳定、保养周期适度为原则,选取部分国家及军队药品供应标准中的长效期药品和耗材品种、中大型医疗器械及其关键备件进行预置,更加符合海外预置药材的要求。
-
需求量是决定预置数量的基础。海外药材需求量测算受海外仓所处国家的疾病谱、发病率、医学地理信息数据,以及我国在当地的劳务人员数量、当地医药产品质量、药材就地筹措可行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且这些因素呈现出动态变化。因此,要准确定义每个药材品种实际需求量存在较大的困难。使用既往药材需求数据,结合地理位置、海外仓协同作用和当地市场供应情况等因素,考虑海外仓运转的费用后,在购买海外仓空间前,综合衡量未来海外药材消耗强度和消耗规律,并测算药材包装的重量和体积后,合理计算药材存储空间,从而确定药材预置数量,以提高海外仓利用的经济价值。
-
海外药材预置是维护我国公民海外人身安全的具体举措,是为应对突发事件物资准备的重要抓手。目前,海外药材预置尚处在理论研究阶段,利用我国企业已有的海外仓建立海外药材预置点,是对我国海外药材保障模式和补给方式的积极探索和大胆设想,但要使其落地,还需结合具体国情和未来世界格局走向,在主要战略方向或利益攸关区,科学选取预置仓库,合理预置药材品量,以满足海外药材保障的需要。
Overseas warehouses for prepositioning medicine materials
-
摘要: 为顺应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需要,提出利用我国企业在已有的海外仓预置药材,阐明其地位和作用,并对印度洋海域现有的海外仓进行综合评估,初步筛选出现阶段适宜的海外预置地,供后续评价,同时探讨了使用海外仓预置药材时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以期为今后海外药材预置研究提供依据。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our country strategic needs of “The Belt and Road”, it was proposed to use the existing overseas warehouses from domestic companies as prepositioning locations. The situation and functionality were clarifie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r the existing overseas warehouses in the Indian Ocean was conducted. The authors screened out several countries suitable for prepositioning medicinal supplies. Meanwhile, the potential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n overseas medicinal supplies.
-
Key words:
- overseas warehouses /
- overseas /
- medicine materials preposition
-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逐年增加[1]。对具有高危因素、病理分期II期及分期更严重的患者,推荐使用术后化疗药物,对于已转移的和无法I期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则推荐行新辅助化疗[2]。所以,化疗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无论是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为基础的术后化疗方案,还是增加贝伐单抗或抗表皮生长因子的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3],它们均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易出现耐药性的缺点[4]。通过拓展结直肠癌化疗药物的种类,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化疗方案以优化治疗效果,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紫杉醇(PTX)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抗肿瘤药物,是紫杉烷类药物中的一员。已有研究证明促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滞是PTX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作用机制,可与β-微管蛋白结合并稳定微管丝[5],干扰细胞分裂中的微管分解过程,使细胞周期停留至G2/M期,从而导致所作用的细胞凋亡、有丝分裂功能障碍,因此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6]。但由于PTX水溶性较低,导致其成药性差,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此外,PTX还会引起超敏反应、骨髓抑制、外周神经病变等毒副作用[7]。2008年我国批准上市由美国生物科学公司研制的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部分解决了PTX成药性差、具有多种毒副作用的问题,使PTX成为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对于结直肠癌,部分患者仍然存在的过敏反应以及结直肠癌细胞对PTX的耐药性,令其无法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据报道,有几种可能的机制解释了这种耐药性,例如,P-糖蛋白的过表达、微管蛋白的突变、异常信号通路的激活[8]和细胞总抗氧化能力的增加[9]等。近年来,许多研究尝试研制PTX新型药物递送系统或针对其耐药机制与其他药物联用等,给PTX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依据和可行性方案。笔者对如何增强紫杉醇对结直肠癌化疗疗效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1. 紫杉醇纳米药物递送方案
由于PTX水溶性较低,成药性差,易产生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7]。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不仅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成药性,还能增加药物的效能以及降低其不良反应,作为纳米载体已广泛用于药物的制备过程。
1.1 脂质纳米囊泡
脂质纳米囊泡在药物递送中应用广泛,是一种可作为PTX载体的脂质颗粒。有研究表明,以磷脂酰丝氨酸(PS)为基质的脂质纳米囊泡对紫杉醇的包封率达82%,通过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测得载有PTX的脂质纳米囊泡的联合指数(CI)为0.08,说明脂质纳米囊泡不仅增加了PTX的抗肿瘤效应,自身还与PTX有抗肿瘤的协同作用[10]。脂质纳米囊泡是通过静脉途径完成药物靶向递送的,由于它具有增强渗透和滞留药物(EPR)效应,使抗肿瘤药物在局部肿瘤区域累积时间延长[11],提高了治疗效果。印度几位科学家经实验[12]证明了以PS为基础的脂质纳米囊泡携载PTX能够对结直肠癌细胞产生有效的促凋亡作用。当以空载脂质纳米囊泡(PCS-B)、载有紫杉醇的脂质纳米囊泡(PCS-PTX)、游离紫杉醇与空白对照组分组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实验时,发现前三者均有促细胞周期凋亡的作用。PCS-B可使得HCT-15细胞停留在G2/M期的母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且PCS-PTX组中停留在G2/M期的母细胞数量较PCS-B组与游离PTX组均更多(P<0.05)。实验证明PCS不仅是PTX的载体,两者还可以协同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PCS-PTX的IC50较游离PTX约降低99%,PCS-PTX对于耐药性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5的IC50仅为(9.4±2.0)nmol/L,与游离PTX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同时做了体外溶血实验等,证明了PCS-PTX对于红细胞的安全性,使用Rh-123外排测定验证了脂质纳米囊泡帮助PTX躲避p-gp泵的外排,减少结直肠癌细胞对于PTX的耐药性。在增加疗效、降低副作用的同时,减少了耐药性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2 基于天然聚合物的纳米颗粒
基于聚合物的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生物可降解性、长循环性等优势的纳米载药颗粒,常被用作化疗药物的载体[13],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如丝素蛋白)更是具有对人体毒副作用小、易降解、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所以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14]。丝素蛋白因结构中的重复疏水域和次要亲水域,而具有良好的韧性、弹性和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15],使用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1-ehyl-3-(3-dimethylaminopropyl carbodiimide),EDC)交联的纤维蛋白纳米颗粒(EDC-FNP)的理化性质可以很好地被控制,包括颗粒大小、zeta电位、药物包封率、结晶率以及药物溶解度等。由于纳米颗粒表面积与体积比的增高,经EDC-FNP运载的PTX溶解度较游离状态提高了10倍以上;并且EDC-FNP较FNP具有更高的药物包封率。EDC-FNP运载的PTX可直接经细胞的内吞作用被摄取,解决了PTX水溶性低的难题,还避免了结直肠癌细胞膜上p-gp泵外排功能,降低了结直肠癌细胞对PTX的耐药性。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中[16],若将游离PTX与PTX-EDC-FNP分别作用于结直肠癌细胞系CaCo-2,则两者的IC50分别为105、10 μg/ml,可见,经EDC-FNP携带的PTX较游离PTX的IC50降低了90%,证明经EDC-FNP负载后的PTX比游离PTX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同时,该试验也测试了EDC-FNP-PTX的理化性质的稳定性与其对红细胞的安全性:在4 ℃的条件下,EDC-FNP-PTX至少在6个月内可以维持其理化性质的稳定;经EDC-FNP-PTX作用的红细胞,其溶血百分率不足4%,保证其对人体红细胞的安全性。
1.3 纳米乳剂
纳米乳剂(NE)也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传送方式。有研究表明,载有PTX的纳米乳剂(NE-PTX)能够通过抑制P-糖蛋白活性、增加肿瘤细胞中的药物浓度等方式降低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的耐药性[17]、提高药物热力学稳定性和增加肿瘤细胞膜对PTX的通透性来增加细胞药物的摄取[18],以及增加PTX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凋亡作用[19]。由于纳米乳剂的包裹使PTX增加了溶解性,通过内吞作用,NE-PTX很容易被结直肠癌细胞吞噬,从而增加PTX的效能,减少了用药剂量,间接降低了PTX对人体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经实验统计,NE-PTX能够显著增加PTX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的细胞毒作用,使IC50值降低75%~80%[20];而且,在200 μg/ml的浓度下,NE-PTX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也证实了纳米乳液作为PTX载体的安全性。
2. 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
由于紫杉醇可与许多抗肿瘤药物有协同作用,预示着可使用小剂量紫杉醇来获得比既往更大的抗肿瘤效果,既提高了PTX对于结直肠癌的抗肿瘤作用,又降低了PTX的用量,减轻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
2.1 γ-分泌酶抑制剂
γ-分泌酶是一种多亚基天冬氨酰蛋白酶复合物,与各种I型跨膜蛋白的膜内蛋白水解有关,至少由4种蛋白质组成,即早老蛋白(presenilin)、呆蛋白(nicastrin)、前咽缺陷蛋白-1(anterior pharynx defective-1,aph-1)和早老素增强子-2(presenilin enhancer-2,pen-2)等,其中,早老蛋白是γ-分泌酶混合物中主要的催化剂[21]。γ-分泌酶是包括Notch, E-cadherin, N-cadherin和CD44[22]在内的多种蛋白在膜内切割所必需的酶。
有研究表明,在有APC抑癌基因突变的小鼠体内,γ-分泌酶抑制剂对Notch蛋白信号的抑制可将小鼠的腺瘤转化为杯状细胞,提示γ-分泌酶抑制剂可能具有抗肠道肿瘤的作用[23]。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γ-分泌酶抑制剂增强了结直肠癌SW480和DLD-1细胞系中PTX诱导的有丝分裂阻滞[24]。有实验指出,当单独使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时,不能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而当DAPT与PTX联合用于结直肠癌细胞时,则开始表现出DAPT剂量依赖性地增加PTX诱导这两种细胞系凋亡的能力。后期使用除DAPT外的其他γ-分泌酶抑制剂与PTX联合作用于结直肠癌细胞,也观察到了上述结果。虽然γ-分泌酶抑制剂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未明确,但是仍提示我们:γ-分泌酶抑制剂与PTX的联合应用可能是克服结直肠癌对PTX耐药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2.2 康莱特注射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成药也逐渐被用于肿瘤的化疗。康莱特(KLT)注射液是从中药薏苡仁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为双相广谱抗癌药[25]。我国学者研究发现[26],在PTX之前使用KLT注射液可以增强PTX对结直肠癌的细胞毒性及PTX诱导微管蛋白聚合的能力。该研究在4种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分别进行了MTT比色法,测得经KLT注射液预处理后再使用PTX比单独使用PTX抑制的4种肿瘤细胞活性比例均显著增加,且经混合药物分析软件得到在不同KLT注射液与PTX浓度下的CI值均小于1,表明两种药物具有协同效应。在之后的免疫印迹实验及免疫化学分析实验中,也证明了4种结直肠癌细胞系经KLT注射液预处理后再使用PTX能够增强PTX促微管蛋白聚合的能力,如在HCT-106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经KLT注射液预处理后再使用PTX的细胞系中的微管蛋白合成率较单独使用PTX的组别明显增加了约20%,其余3个细胞系也均显著提高了PTX促微管蛋白聚合的能力。可见,KLT注射液与PTX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3. 阻滞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以增强PTX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
在PTX耐药性的相关机制研究中,改变细胞信号通路这一研究方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这些对于转导通路的调节可能是一种新颖的抗肿瘤策略。
3.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是信号从细胞表面转导至细胞核内部的重要传递者,它与细胞生长和存活的调节息息相关。MAPK信号通路往往在人类恶性肿瘤中,尤其是结直肠癌中被异常激活[27]。MAPK信号通路可以通过激活RAS基因突变、过表达或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激活RAF基因突变等机制在人肿瘤细胞的发生中产生作用[28]。
PD98059是MAPK下游调节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的抑制剂,它可以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转导。实验表明[29],与PD98059协同治疗可显著增强PTX对结直肠癌SW480与DLD-1细胞系的凋亡作用,使用Hoechst 33342进行核染色可证明增加的凋亡细胞与PD98059有关。通过siRNA转染来敲除SW480与DLD-1细胞系的ERK表达,以直接阻断MAPK信号通路的转导,更加证实了MAPK信号通路的阻断可以增强PTX对于结直肠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而非PD98059自身其他未知的作用。研究同时指出,MAPK信号通路的阻断会引起P-蛋白下调,以此来降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阻断MAPK信号通路可以增加PTX对结直肠癌细胞的疗效。
3.2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
PI3K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的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也参与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机制[30]。PI3K是由p110a-p85, p110b-p85, p110d-p85和衍生物异二聚体组成,可将磷脂酰肌醇转化为磷酸化的形式。胰岛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各种刺激[31]可使p110亚基产生阳离子,进而将信号转导至下游效应子,例如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p70 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有研究指出[31],低剂量的PTX可上调PI3K信号,尤其增加了结直肠癌细胞中的S6K水平,从而造成了肿瘤细胞对PTX的耐药性。单独使用PTX可诱导10%~20%的结直肠癌SW480和DLD-1细胞系停留在sub-G1阶段,在使用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后,该比例增加至32%~33%。且随着LY294002的浓度增高,凋亡细胞的比例增加。通过siRNA来敲除AKT和使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来抑制PI3K的下游信号以确认PI3K阻滞可以增加PTX对于结直肠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而不是LY294002的其他未知作用。
BEZ235是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新型抑制剂,可抑制PI3K和mTOR的活性,并同时抑制mTOR阻止PI3K活性的反馈激活[32-33]。先前的研究[34]表明,BEZ235可有效抑制PIK3CA突变和非突变的结直肠癌细胞系的生长。有文献[20]指出,BEZ235可以增加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对PTX的敏感性,并且两者的联合治疗可以通过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途径协同作用,增加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的死亡。通过细胞活性测定,单独使用PTX对于HCT-116与HT-29细胞系的IC50分别为9.72、9.51 nmol/L,当与浓度为25 nmol/L的BEZ235联合使用时,PTX对于这两个结直肠癌细胞系的IC50均下降66%。并且,两者联合使用可使结直肠癌细胞于sub-G1期的细胞量增加了40.5%,即有效促进了细胞系的凋亡。通过阻滞PI3K信号通路,为PTX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4. 总结
现有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多、易产生耐药性,许多研究力图寻求新的化疗方案来改变这一现状。经查阅文献,发现PTX这一天然的抗肿瘤药物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及可修饰性已成为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PTX可通过纳米载药系统的装载、与其他药物的结合、阻断相关信号通路等途径,有效、安全地应用到结直肠癌的化疗中,为开发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策略。
-
[1] 李彬. 广西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跨境物流策略选择——基于桂粤两地跨境电商物流比较[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24(4):59-62. doi: 10.3969/j.issn.1009-3621.2019.04.017 [2] 吴建材, 陈智勇. 跨境电商“海外仓”库存成本控制问题的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和存储论模型的视角[J]. 广东轻工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9, 18(3):18-22. [3] 许迅安. 新时期中国跨境物流海外仓建设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 对外经贸实务, 2019, 9:89-92. doi: 10.3969/j.issn.1003-5559.2019.11.023 [4] 张健, 吴娟. 大规模作战海上民用运输船舶动员与运用[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 19(11):1-5. [5] 郝玉书, 王连孝. 适应未来恐惧作战需要搞好物资储备结构调整[J]. 空军后勤研究, 1999, 1:27-30. [6] 王凤才, 钟飞, 崔学军. 俄军境外军事行动后勤保障[J]. 外军军事后勤, 2017, 2:1-5.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17
- HTML全文浏览量: 1145
- PDF下载量: 18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