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药典》2020年版[1]于2020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2]。作者在执行《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的过程中,发现药材和饮片显微鉴别标准存在较多问题,收载的显微标准正文存在整体不统一、项目规定不合理、个别标准收录有误、重要显微特征遗漏等现象,影响药材、饮片的质量控制和标准的执行。由于中药材内部结构比较稳定,不同药材内部组织构造多具有特异性,据此可以将不同来源的中药材区分开,从而达到鉴别中药真伪及优劣的目的。《中国药典》作为显微鉴别的法定标准,科学、严谨、准确的显微鉴别标准对中药质量控制意义重大。目前,可见王雨青等[3]开展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多基原中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分子等方面研究。以及孟虎彪[4]整理近20年中国知网中公开发表的34种道地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生态特征和遗传特征数据文献,并将上述特征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但国内尚无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药材和饮片显微鉴别做全面研究的报道。
因此,作者参考国内中药显微权威文献及结合日常显微鉴别实验,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药材和饮片显微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对显微项目整体不统一、项目规定不合理、标准收录有误、重要显微特征遗漏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旨在修订不合理指标、改正错误内容、统一标准项目,进而保证显微标准的实用性、科学性与规范性,提高《中国药典》显微标准的可执行性。2020年版《中国药典》正文页码在文中以“P”表示。2020年版《中国药典》在下文中简称药典。
-
棕榈【鉴别】(1)项下 “外侧薄壁细胞含细小的草酸钙簇晶”,饮片“棕榈炭”【鉴别】(1)项下“含草酸钙方晶”,前后矛盾。参照中药草酸钙结晶镜检方法[5],对结晶的成分进行验证,加稀盐酸加热后不溶解,加硫酸无针晶析出,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无草酸钙晶体偏光现象,可以判定此特征并非草酸钙晶体。
柏子仁【来源】项下描述“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表明药材已除去种皮,但【鉴定】项下描述“种皮表皮细胞长条形,常与含棕色色素的下皮细胞相连”,存在前后矛盾。
生姜为单子叶植物的根茎,不存在次生构造,木栓层为次生构造,而药典却将木栓层收载入生姜显微标准(表1)。
表 1 显微特征收录有误品种
品种 页码 收录问题 建议 棕榈 P350 错误收录草酸钙簇晶、草酸钙方晶 修订 生姜 P104 将表皮错误描述成了木栓(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 修订 柏子仁 P259 出现非药用部位“种皮”显微特征(“种皮表皮细胞长条形,常与含棕色色素的下皮细胞相连”) 修订 -
麦冬【鉴别】(1)项下“韧皮部束16~22个”,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显微鉴别彩色图鉴》附图的麦冬横切面韧皮部束为15个[6],进一步实验验证,麦冬横切面韧皮部束可达23个,建议药典将麦冬项下显微鉴别的韧皮部束限度进行重新修订。郁金【鉴别】(1)项下的描述是“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55个”,与文献记载[7]存在较大差异。紫苏叶药材【鉴别】(1)项下“非腺毛…直径16~346μm”,徐国钧等[8]研究表明,紫苏叶非腺毛直径27~72μm。经实验验证,紫苏叶非腺毛直径与徐国钧等研究相符。其他药材,如蓖麻子等也存在描述错误的问题(表2)。
表 2 显微特征限度问题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数据有误 建议 韧皮部束 百部 P138 百部: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16~22个;
对叶百部: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16~22个修订 麦冬 P162 韧皮部束16~22个 修订 温郁金 P217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55个 修订 黄丝郁金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 质部束各22~29个 修订 桂郁金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2~48个 修订 绿丝郁金 木质部束64~72个 修订 草酸钙针晶 红大戟 P157 草酸钙针晶散在.....长50~153 μm 修订 非腺毛 紫苏叶 P354 非腺毛直径描述错误(直径16~346 μm) 修订 结晶体 蓖麻子 P366 结晶体直径描述错误(直径8~20 mm) 修订 -
山茱萸【鉴别】(1)项下收载了山茱萸果皮表皮细胞、中果皮细胞、草酸钙簇晶、石细胞4种显微特征,根据山茱萸科植物的特征山茱萸粉末应含有菊糖[8-9],经进一步实验验证,山茱萸中含有较多菊糖,且特征明显、易观察。此外,根据实验观察及比对权威文献[8-10],对药典中收载品种的粉末显微鉴别进行研究,整理遗漏专属性强的粉末显微特征的品种达30余种(表3)。
表 3 重要粉末特征遗漏品种
遗漏显微特征 品种及药典页码 建议 菊糖 山茱萸(P29) 增加菊糖 石细胞 苦参(P211)、夏枯草(P292)、木鳖子(P66) 增加石细胞 韧皮纤维 苍术(北苍术P168)、虎杖(P217) 增加韧皮纤维 淀粉粒 当归(P139)、黄芪(P315)、骨碎补(P267)、山楂(P33)、水红花子(P85)、土荆皮(P18)、肉桂(P142)、
苦楝皮(P212)、黄柏(P318)、海风藤(P293)、增加淀粉粒 草酸钙方晶 川贝母(P38)、平贝母(P101)、北豆根(P103)、艾叶(P91)、八角茴香(P5)、栀子(P259)、蔓荆子(P379)、
草豆蔻(P249)、香薷(P271)、增加草酸钙方晶 腺毛 桑叶(P310)、补骨脂(P195) 增加腺毛 非腺毛 凌霄花(P299) 增加非腺毛 草酸钙簇晶 莲须(P286)、乌梅(P81)、槐角(P371)、砂仁(264)、草豆蔻(P238)、苦楝皮(P212)、桑寄生(P312)、
厚朴花[10](P263)增加草酸钙簇晶 草酸钙柱晶 黑芝麻(P359) 增加草酸钙柱晶 星状细胞 木鳖子(P66) 增加星状细胞 -
经整理发现,本版药典中药横切面显微鉴别中收载了10个菊糖、2个橙皮苷结晶和70个淀粉粒特征。此类特征遇热不稳定,在实际制片过程中,多使用徒手切片,再用水合氯醛加热透化,而加热后很难观察到此类特征。若不加热,由于徒手切片所制成的片较厚,透光性不高,也难以观察到此类特征(表4)。
表 4 横切面显微收载遇热不稳定显微特征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及药典页码 建议 菊糖 土木香(P17)、川木香(P37)、木香(P63)、白术(P107)、半边莲(P122)、苍术(P168)、南沙参(P256)、桔梗(P289)、党参(P294)、紫菀(P357) 删除 橙皮苷结晶 土木香(P17)、川木香(P37) 删除 淀粉粒 刀豆(P12)、三棱(P14)、大黄(P24)、山豆根(P28)、山慈菇(P34)、川乌(P41)、川芎(P42)、五加皮(P67)、五味子(P68)、太子参(P118)、片姜黄(P76)、 石菖蒲(P94)、石斛(P95)、石榴皮(P97)、北沙参(P103)、生姜(P104)、仙茅(P105)、白附子(P110)、白扁豆(P114)、白薇(P115)、地枫皮(P128)、地骨皮(P128)、地榆(P131)、当归(P139)、肉豆蔻(P141)、肉桂(P142)、朱砂根(P144)、竹节参(P144)、华山参(146)、防己(P155)、红豆蔻(P160)、赤小豆(P165)、两头尖(P175)、两面针(P176)、何首乌(P183)、皂角刺(P185)、青风藤(P204)、板蓝根(P214)、郁金(P217)、明党参(P219)、岩白菜(P220)、金钱草(P229)、狗脊(P235)、细辛(P241)、草乌(P247)、草豆蔻(P249)、草果(P250)、威灵仙(P262)、阳春砂(P264)、独活(P275)、姜黄(P276)、前胡(P277)、珠子参(P283)、莪术(P287)、夏天无(P292)、射干(P297)、狼毒(P299)、高良姜(P300)、粉萆薢(P301)、粉葛(P302)、益智(P303)、桑白皮(P311)、黄芪(P315)、常山(P326)、猫爪草(P333)、商陆(P338)、绵马贯众(P344)、紫花前胡(P352)、紫萁贯众(P356)、矮地茶(P376)、藏菖蒲(P396) 删除 -
土茯苓显微鉴别项下收载了粉末显微,市场上常见其混伪品白土茯苓及云南土茯苓,而土茯苓与上述两种混伪品在粉末显微上并无明显区别,故粉末显微无法将土茯苓真伪区别,而横切面组织显微区别很明显,土茯苓为有限外韧维管束,白土茯苓及云南土茯苓为周木维管束[11,12]。另有海风藤、降香[13]等具有类似问题(表5)。
表 5 收载显微特征不具有专属性品种
品种 药典收载/描述 常见混伪品 显微描述问题 建议 降香 粉末显微 酸枝木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三切面显微 海风藤 粉末显微 山蒟、毛蒟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白头翁 粉末显微 大火草、北白头翁、毛大丁草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土茯苓 粉末显微 白土茯苓、云南土茯苓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
洋金花(P279)显微鉴别项下,共描述了花萼非腺毛、花冠裂片边缘非腺毛、花丝基部非腺毛4种非腺毛,且文字描述上较相似。经实验验证,在粉末显微中,很难区分4种非腺毛,影响标准的执行。此种情况还存在于麦芽(P156)中,药典收载了麦芒非腺毛、稃片表皮非腺毛和鳞片非腺毛;蔓荆子(P379)收载了花萼非腺毛及外果皮非腺毛。
-
谷芽【鉴别】项下“稃片表皮细胞淡黄色,回行弯曲,壁较厚,微木化,孔沟明显”,而麦芽【鉴别】(1)项下 “稃片外表皮表面观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栓化细胞、硅质细胞)交互排列;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短细胞类圆形,有稀疏壁孔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同样的显微特征,一个描述为“回行弯曲”,一个描述为“深波状弯曲”,同为中国药典一部收载,应在描述上统一。瓜蒌【鉴别】(1)项下,描述的是厚壁细胞(厚壁细胞较大,多单个散在,棕色,形状多样),而栝楼子【鉴别】(1)项下则描述为星状细胞(星状细胞淡棕色、淡绿色或几无色,呈不规则长方形或长圆形,壁弯曲,具数个短分枝或突起,枝端钝圆)(表6)。
表 6 显微特征描述的不统一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描述 建议 厚壁细胞 瓜蒌子 P117 星状细胞淡棕色、 淡绿色或几无色 统一描述为“厚壁细胞” 瓜蒌 P116 厚壁细胞较大,多单个散在,棕色,形状多样 稃片外表皮细胞 麦芽 P163 稃片外表皮.....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 统一描述为“紧密深波状弯曲” 谷芽 P187 稃片表皮细胞淡黄色,回行弯曲 糊化淀粉粒团块 制天南星 P59 糊化淀粉粒众多,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统一描述为“糊化淀粉粒团块” 天麻 P59 含糊化多糖类物的薄壁细胞无色 白及 P107 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
在显微鉴别中,木纤维和韧皮纤维是可以区分开的,而且二者的形态差别较大,但在本版药典中,存在着只描述纤维的状况,未明确是木纤维还是韧皮纤维。如地榆【鉴别】(1)项下只描述纤维,从横切面显微看药典描述的是“木纤维”,从粉末显微看药典描述的疑似“韧皮纤维”。其他如白芍、苍术等也有类似问题(表7)。
表 7 显微特征描述不清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描述 建议 纤维 地榆 P131 地榆:“纤维较少,单个散在或成束细长”;绵地榆:“纤维非木化” 区分木纤维及韧皮纤维 纤维 白芍 P109 纤维长梭形 统一描述为木纤维 纤维 川牛膝 P40 纤维长条形 纤维 苍术 P168 纤维大多成束,长梭形 纤维 拳参 P301 纤维长梭形 还有多来源品种显微特征描述不明确,不同来源的种间显微特征差异不区分,本版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及饮片收载较多的多来源品种,其中存在着显微相近或不同等多种情况,而药典中对显微不同的多来源品种存在使用同一标准的情况。苍术来源于茅苍术或北苍术,显微标准收载的纤维实为木纤维,其中北苍术有韧皮纤维,而茅苍术无韧皮纤维。黄连项【鉴别】(1)项下,描述“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贾敏如等[14]、杨靖雯[15]研究报道,味连根茎横切面髓部确有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由于数量稀少,故在横切面上有时看不到,且在石蜡切片中,特别是干药材根茎髓部组织很容易脱落(表8)。天南星等多基源品种及其炮制品同样存在显微特征描述不足或错误之处,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16]。
表 8 多来源品种显微特征描述不明确品种
品种 页码 来源 显微描述问题 建议 苍术 P168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
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韧皮纤维是茅苍术与北苍术鉴别点,未列出。 将两种来源的显微应分别列出 黄连 P316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云连Coptis teeta Wall.石细胞只存在于雅连中,而味连中描述无石细胞 对味连髓部石细胞标准重新制定 -
中药显微鉴别以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以及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的实验结果而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和饮片的鉴别,对于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具有重要意义。药典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其显微鉴别标准应当具备内容准确、逻辑严密、表达清晰、可执行性强等基本特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药典显微鉴别标准存在较多的显微特征收录错误、描述错误、重要特征遗漏、部分显微标准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药典显微鉴别标准是中药检验的法定依据,其标准的不规范、不统一、内容错误及部分标准缺乏执行性,必将增加中药检验人员及监管人员的工作阻力。在显微标准的制定中,第一,须展开药材市场调研,掌握流通的药材常见混伪品情况,并据此开展显微鉴别研究,参考国内外专业文献,制定专属性显微标准,做到标准专属性强,重要显微特征不遗漏且描述准确。第二,制定的标准须符合国内中药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国内大多数中药企业无石蜡切片机或冷冻切片机的情况下,减少收录横切面菊糖、淀粉粒、橙皮苷结晶等稳定性重现性不足的显微特征。第三,中药显微特征描述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其描述常常不统一,作为科学严谨的药典,其内容需规范统一,避免在执行过程中产生误解。
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安徽中医药大学周建理老师、北京大学李耀利老师、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肖寒老师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黄清泉老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The standard specification of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 edition
-
摘要:
目的 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中收载的药材和饮片显微质量标准项目进行分析,以提高质量标准的规范性及科学性。 方法 通过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药材和饮片显微鉴别标准项目进行分析,对发现的标准规范问题进行归纳与分类,提出修订建议。 结果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药材和饮片显微鉴别标准存在不规范与不统一现象。 结论 中药显微鉴别标准尚需完善,标准制订应更具有专属性、耐用性,以提升标准的实用性与可执行性。对中药显微标准在修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显微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legitimacy of the quality control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by analyzing the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quality standard of TCM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 edition (Volume 1). Meth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 items of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 edition (Volume1), the problems in the standard was summarized and classified , and suggestions for revision were provided. Results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consistency have the room to improve in TCM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 (Volume 1). Conclusion The TCM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formulation for the standard should be more specific and practical. -
免疫介导的炎性眼前段疾病(immune-mediated inflammatory anterior ocular diseases,IIAODs)如春季结膜炎、前葡萄膜炎等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局部或全身性使用类固醇是控制这类疾病炎症的主要手段。然而,长期使用类固醇可能会导致白内障、青光眼等,从而存在失明的可能。因此,眼科临床越来越频繁地局部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治疗这类疾病。
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作为第二代免疫抑制剂代表性药物,是治疗IIAODs的主要方式之一[1-3]。目前国内上市的FK506眼用制剂为日本千寿药业生产的Talymus®,其药效容易受到泪液冲刷的影响而降低。因此,本研究研制了他克莫司阳离子微乳凝胶(FK506-loaded cationic nanoemulsion-based in-situ gel, FK506 CNE GEL),旨在利用该剂型的特性,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频次。本文通过HE染色处理的兔眼组织病理切片观察FK506 CNE GEL的眼部刺激性,并通过建立HPLC-MS测定兔眼房水药物浓度的方法,考察其房水药动学。
1. 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美国安捷伦公司);AL204 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上海精密试验设备有限公司);NS1001L型高压均质机(意大利Niro Soavi公司);85-1型磁力搅拌器(上海志成电器有限公司);CX31光学显微镜(Olympus Corporation);JY92-2D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1850R型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SCIEX QTRAP® 5500 型高压快速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美国AB SCIEX公司)。
1.2 药物与试剂
他克莫司对照品(含量99.3%,福建科瑞药业有限公司);子囊霉素对照品(含量99.5%,上海齐奥化工有限公司);蓖麻油(湖南宏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链脂肪酸甘油酯(铁岭北亚药用油有限公司);吐温-80(四川金山制药有限公司);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德国BASF提供);西他氯胺(Sigma-Aldrich);甘油(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注射用水(明澈D24UV);甲醇(上海科丰实业有限公司);他克莫司滴眼液(Talymus®,日本千寿制药株式会社);0.9%氯化钠注射液(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戊巴比妥钠(Merck 分装);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爱尔凯因®,美国爱尔康眼药厂比利时分厂);其他药品和试剂均为药用规格或分析纯。
1.3 动物
新西兰白兔,雌雄兼用,2.5~3.0 kg,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实验前24 h自由进食、饮水,进行眼部检查以确保无任何眼病。
2. 方法与结果
2.1 FK506 CNE GEL的配制
根据本研究前期报道制备FK506 CNE GEL[4]。首先以蓖麻油(4 %,W/V)、中链脂肪酸甘油酯(6 %,W/V)作为混合油相,西他氯胺(0.02 %,W/V)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1 %,W/V)、泊洛沙姆188(0.1 %,W/V)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甘油(2.2 %,W/V)作为渗透压调节剂,通过高压均质制得FK506 CNE(0.1 %,W/V)。而后以26 %泊洛沙姆407和12 %泊洛沙姆188共同作为凝胶基质,将FK506 CNE进一步制备成FK506 CNE GEL(0.1 %,W/V)。
2.2 FK506 CNE GEL的眼部刺激性考察[5-6]
2.2.1 分组给药设计
取实验兔8只,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动物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A组实验兔左眼滴入FK506 CNEGEL 50 μl,右眼滴入生理盐水50 μl作为对照。B组实验兔左眼滴入市售Talymus® 50 μl,右眼滴入生理盐水50 μl作为对照。给药后使兔眼被动闭合10 s,使药液与局部有充分接触。每日给药3次,连续给药2周。
2.2.2 眼球组织病理切片
通过耳缘静脉注入空气处死实验兔后取出眼球,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详细步骤如下:① 1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② 流水冲洗;③ 组织修切平面;④ 组织脱水、石蜡包埋;⑤ 石蜡组织切片;⑥ 二甲苯-无水乙醇脱蜡;⑦ 苏木素-伊红染色;⑧ 小浓度氨水返蓝;⑨ 脱水、复染、洗涤;⑩ 继续脱水后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兔眼角膜,虹膜,结膜并拍照,试验结果见图1。
一般情况下,兔眼较人眼对刺激反应更为敏感。图1为显微镜下滴入FK506 CNE GEL、Talymus®及生理盐水后的兔眼角膜、虹膜及结膜结构。对比可见,滴入FK506 CNE GEL后兔眼角膜组织排列规则有序、纹理清晰;虹膜各层组织结构清晰,无明显异常;结膜组织清晰可见,未见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与生理盐水组及Talymus®组对比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FK506 CNE GEL对兔眼角膜、虹膜及结膜均无明显刺激性。
2.3 FK506 CNE GEL房水药动学研究[7-10]
2.3.1 色谱条件
采用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 (2.1 mm×50 mm, 2.7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 mmol/L醋酸铵)(90∶10, v/v),柱温为40 ℃,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1 μl。
2.3.2 质谱条件
采用SCIEX QTRAP® 5500 型高压快速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以ESI正离子电离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时间为100 ms,离子源电离电压为5 500 V,离子源温度为550 ℃,雾化气流流速为7 L/min。以上述质谱条件对FK506及子囊霉素(ascomycin ,FK520)进行离子扫描,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扫描结果,选择m/z 821.5→768.4 作为 FK506 定量分析离子对,m/z 821.5→576.3 作为其定性分析离子对;选择m/z 809.5→756.5作为FK520定量分析离子对,m/z 809.5→564.3 作为其定性分析离子对。
表 1 FK506和FK520的质谱行为分析参数 FK506 FK520 分子量 804.2 792.4 定性分析的离子反应(m/z) 821.5→576.3 809.5→564.3 碎裂能量(CE, V) 31.2 29.0 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m/z) 821.5→768.4 809.5→756.5 碎裂能量(CE, V) 28.0 26.1 解簇电压(DP, V) 120 45 2.3.3 房水样品的制备
精密移取房水样品30 μl置于2 ml离心管中,加入50 μl FK520内标液(100 ng/ml)及120 μl甲醇,涡旋混合,12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进样分析。
2.3.4 方法专属性考察
取空白房水30 μl,将一定浓度的FK506和FK520标准溶液分别加入空白房水中,按照“2.3.3”项下方法处理,记录谱图。结果如图2所示,表明房水中内源性物质对FK506的测定无干扰,方法专属性良好。
2.3.5 标准曲线和定量限
精密移取空白房水 30 μl置于2 ml离心管中,加入不同量的100 ng/ml FK506标准溶液及50 μl FK520内标液(100 ng/ml),加入甲醇使总量达200 μl制成系列浓度50、25、10、5、2.5、1、0.5 ng/ml的FK506溶液,12 000 r/min离心15 min,液质联用仪进样分析,记录对应图谱。以FK506峰面积Ai与FK520峰面积As的比值Ai/As作为纵坐标,以FK506浓度C(ng/ml)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线性回归方程:A=0.324 75C+0.05577,r=0.999 96。结果表明FK506在0.5~5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5 ng/ml。
2.3.6 方法精密度考察
配制浓度为1、10、30 ng/ml的FK506样品,按照“2.3.3”项下方法处理,于1 d内重复测定5次,连续测定5 d,考察方法的日内、日间精密度。根据测得浓度与理论浓度比值计算方法回收率,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日内、日间精密度RSD<2%,精密度良好。
表 2 方法精密度试验结果时间 浓度
(ng/ml)序号 平均值 RSD
(%)1 2 3 4 5 日内 1 1.00 0.97 0.98 0.98 0.96 0.98 1.52 10 9.91 9.98 9.92 9.97 9.94 9.94 0.31 30 29.96 29.95 29.96 29.87 29.98 29.94 0.09 日间 1 0.99 0.98 1.97 0.96 1.01 1.18 0.37 10 9.96 9.98 9.95 9.97 9.98 9.97 0.13 30 29.98 29.96 29.96 30.01 29.95 29.97 0.05 2.3.7 方法重复性考察
配制浓度为1、10、30 ng/ml的房水样品各3份,按照“2.3.3”项下方法处理,1 d内测定。结果见表3,表明3个样品浓度RSD<2%,重复性良好。
表 3 方法重复性试验结果浓度
(ng/ml)序号 平均值 RSD
(%)1 2 3 1 0.98 0.96 0.97 0.97 1.03 10 9.97 9.93 9.96 9.95 0.21 30 29.93 29.98 29.92 29.94 0.06 2.3.8 回收率试验
取FK506浓度为1、10、30 ng/ml样品各3份,按照“2.3.3”项下方法处理并测定,记录FK506峰面积为A1;取空白房水同法萃取,于分离的上清液中加入对应浓度等量的FK506和FK520,测定并记录FK506峰面积A2。按提取回收率公式(A1/A2)×100 %算得FK506的提取回收率。结果表明,FK506在各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8.14±4.21)%、(78.32±4.55)%、(76.56±4.35)%,符合体内药动学研究的相关指标。
2.3.9 分组给药设计
将实验兔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6只,共12只。A组实验兔(A1~A6)左眼给予Talymus®,右眼给予自制FK506 CNE;B组实验兔(B1~B6)左眼给予FK506 CNE GEL,右眼给予FK506 CNE。实验前24 h自由进食、饮水,并进行眼部检查,以确保无任何疾病。于给药点用开睑器撑开实验兔眼睑,使用移液枪往实验兔左、右眼分别滴入等量药液50 μl,按压实验兔眼睑使之被动闭合约10 s使药物分布均匀。
2.3.10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当P<0.05时,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数据均以(
$ \bar x \pm s $ )表示。2.3.11 样品采集
提前给予实验兔1 %戊巴比妥钠(0.6 ml/kg)进行耳缘静脉麻醉,并于采样前使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局麻。接着,用镊子固定眼球后采用角膜穿刺术抽取房水,分别于给药后0.5、1、1.5、2、2.5、3、4、6、8、10 h时间点采样。A1~A3实验兔于给药后0.5、1.5、2.5、4、8 h各抽取房水30 μl,A4~A6实验兔于给药后1、2、3、6、10 h各抽取房水30 μl。B1~B3实验兔于给药后0.5、1.5、2.5、4、8 h各抽取房水30 μl,B4~B6实验兔于给药后1、2、3、6、10 h各抽取房水30 μl。
2.3.12 数据处理分析
以房水样品中FK506浓度C(ng/ml)为纵坐标,以时间T(h)为横坐标作图,得药-时曲线图3及对应药动学参数表4。
表 4 给予FK506三种制剂后的房水药动学参数(n=3)药动学参数 FK506 CNE Talymus® FK506 CNE GEL AUC(ng·h /ml) 113.61±12.36* 68.25±10.82 128.34±13.09*# c max (ng/ml) 28.02±4.07 21.34±3.31 24.14±3.10 t max (t/h) 1.50±0.20* 2.00±0.17 2.50±0.25*# ka (h-1) 2.16±0.51* 1.14±0.90 0.94±0.08*# ke (h-1) 0.34±0.02* 0.41±0.05 0.32±0.02*# MRT (t/h) 3.46±0.28* 3.23±0.24 4.23±0.34*# *P<0.05,与Talymus®比较;#P<0.05,与FK 506 CNE比较 由表4可见,MRT(CNE GEL)>MRT(CNE)>MRT(Talymus®),即FK506 CNE GEL的平均滞留时间最长,表明FK506 CNE GEL在角膜的滞留时间最长。此外,AUC(Talymus®)为(68.25±10.82) ng·h /ml,AUC(CNE)为(113.61±12.36)ng·h /ml,AUC(CNE GEL)为(128.34±13.09)ng·h /ml。三者对比得AUC(CNE GEL)是AUC(CNE)的1.13倍,是AUC(Talymus®)的1.88倍,说明FK506 CNE GEL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3. 讨论
3.1 FK506 CNE GEL的辅料
FK506 CNE GEL所采用的辅料都是安全、无刺激的,例如采用的阳离子材料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西他氯胺(CKC)。CKC作为眼药水中常用的防腐剂苯扎氯胺的一个组分,其安全性已得到保证,且CKC在市售产品空白阳离子纳米乳Cationorm®和口腔软膏Bonjela®中广泛使用,其临床安全性得到进一步证实。此外,采用的凝胶基质为P407/P188。由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无毒、无刺激,不仅可以通过空间位阻效应稳定纳米乳而且具有模拟黏膜的性质,是温敏型原位凝胶最常用的凝胶基质,同样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证。其他辅料如蓖麻油、MCT、吐温-80和甘油均是常用的眼用制剂辅料之一。
3.2 FK506 CNE GEL的药动学参数
药动学参数t max (CNE GEL)>t max (Talymus®)>t max (CNE),说明FK506 CNE GEL的达峰时间最长。这是因为FK506 CNE GEL在角膜表面形成一层凝胶且其所带正电荷能与带负电荷的角膜发生静电吸引作用,从而延长其在眼部的滞留时间,缓慢而持续地释放药物,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达峰时间延迟。而ka (CNE)>ka (Talymus®)>ka (CNE GEL)同样证实了这一点,由于FK506 CNE和Talymus®是水溶性滴眼液,相较于FK506 CNE GEL,释放药物透过角膜被吸收的速度相对较快,故FK506 CNE GEL被吸收的速度最慢。而Talymus®的粒径(1671.5±66.3)nm较FK506 CNE的粒径(178.8±2.7)nm大,故FK506 CNE相较而言吸收快、达峰时间短。
由于泪液冲刷及鼻泪管排泄,房水药物浓度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由药时曲线可见,在给药后2~4 h,Talymus®的消除曲线下降趋势最为陡峭,FK506 CNE次之,而FK506 CNE GEL的消除曲线最为平缓。ke (Talymus®)>ke (CNE)>ke (CNE GEL)同样说明FK506 CNE GEL在眼部被消除的速度最慢,相较另外两种制剂而言,明显延缓了药物从前房的消除。
综上所述,FK506 CNE GEL对兔眼无明显刺激性,给药后能黏附于黏膜表面,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频次。有望成为一种眼部安全性高、滞留时间长的FK506眼用制剂,其研发成功将为眼科临床提供更多选择,为IIAODs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表 1 显微特征收录有误品种
品种 页码 收录问题 建议 棕榈 P350 错误收录草酸钙簇晶、草酸钙方晶 修订 生姜 P104 将表皮错误描述成了木栓(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 修订 柏子仁 P259 出现非药用部位“种皮”显微特征(“种皮表皮细胞长条形,常与含棕色色素的下皮细胞相连”) 修订 表 2 显微特征限度问题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数据有误 建议 韧皮部束 百部 P138 百部: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16~22个;
对叶百部: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16~22个修订 麦冬 P162 韧皮部束16~22个 修订 温郁金 P217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55个 修订 黄丝郁金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 质部束各22~29个 修订 桂郁金 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2~48个 修订 绿丝郁金 木质部束64~72个 修订 草酸钙针晶 红大戟 P157 草酸钙针晶散在.....长50~153 μm 修订 非腺毛 紫苏叶 P354 非腺毛直径描述错误(直径16~346 μm) 修订 结晶体 蓖麻子 P366 结晶体直径描述错误(直径8~20 mm) 修订 表 3 重要粉末特征遗漏品种
遗漏显微特征 品种及药典页码 建议 菊糖 山茱萸(P29) 增加菊糖 石细胞 苦参(P211)、夏枯草(P292)、木鳖子(P66) 增加石细胞 韧皮纤维 苍术(北苍术P168)、虎杖(P217) 增加韧皮纤维 淀粉粒 当归(P139)、黄芪(P315)、骨碎补(P267)、山楂(P33)、水红花子(P85)、土荆皮(P18)、肉桂(P142)、
苦楝皮(P212)、黄柏(P318)、海风藤(P293)、增加淀粉粒 草酸钙方晶 川贝母(P38)、平贝母(P101)、北豆根(P103)、艾叶(P91)、八角茴香(P5)、栀子(P259)、蔓荆子(P379)、
草豆蔻(P249)、香薷(P271)、增加草酸钙方晶 腺毛 桑叶(P310)、补骨脂(P195) 增加腺毛 非腺毛 凌霄花(P299) 增加非腺毛 草酸钙簇晶 莲须(P286)、乌梅(P81)、槐角(P371)、砂仁(264)、草豆蔻(P238)、苦楝皮(P212)、桑寄生(P312)、
厚朴花[10](P263)增加草酸钙簇晶 草酸钙柱晶 黑芝麻(P359) 增加草酸钙柱晶 星状细胞 木鳖子(P66) 增加星状细胞 表 4 横切面显微收载遇热不稳定显微特征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及药典页码 建议 菊糖 土木香(P17)、川木香(P37)、木香(P63)、白术(P107)、半边莲(P122)、苍术(P168)、南沙参(P256)、桔梗(P289)、党参(P294)、紫菀(P357) 删除 橙皮苷结晶 土木香(P17)、川木香(P37) 删除 淀粉粒 刀豆(P12)、三棱(P14)、大黄(P24)、山豆根(P28)、山慈菇(P34)、川乌(P41)、川芎(P42)、五加皮(P67)、五味子(P68)、太子参(P118)、片姜黄(P76)、 石菖蒲(P94)、石斛(P95)、石榴皮(P97)、北沙参(P103)、生姜(P104)、仙茅(P105)、白附子(P110)、白扁豆(P114)、白薇(P115)、地枫皮(P128)、地骨皮(P128)、地榆(P131)、当归(P139)、肉豆蔻(P141)、肉桂(P142)、朱砂根(P144)、竹节参(P144)、华山参(146)、防己(P155)、红豆蔻(P160)、赤小豆(P165)、两头尖(P175)、两面针(P176)、何首乌(P183)、皂角刺(P185)、青风藤(P204)、板蓝根(P214)、郁金(P217)、明党参(P219)、岩白菜(P220)、金钱草(P229)、狗脊(P235)、细辛(P241)、草乌(P247)、草豆蔻(P249)、草果(P250)、威灵仙(P262)、阳春砂(P264)、独活(P275)、姜黄(P276)、前胡(P277)、珠子参(P283)、莪术(P287)、夏天无(P292)、射干(P297)、狼毒(P299)、高良姜(P300)、粉萆薢(P301)、粉葛(P302)、益智(P303)、桑白皮(P311)、黄芪(P315)、常山(P326)、猫爪草(P333)、商陆(P338)、绵马贯众(P344)、紫花前胡(P352)、紫萁贯众(P356)、矮地茶(P376)、藏菖蒲(P396) 删除 表 5 收载显微特征不具有专属性品种
品种 药典收载/描述 常见混伪品 显微描述问题 建议 降香 粉末显微 酸枝木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三切面显微 海风藤 粉末显微 山蒟、毛蒟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白头翁 粉末显微 大火草、北白头翁、毛大丁草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土茯苓 粉末显微 白土茯苓、云南土茯苓 粉末显微无法区分 补充收载横切面显微 表 6 显微特征描述的不统一品种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描述 建议 厚壁细胞 瓜蒌子 P117 星状细胞淡棕色、 淡绿色或几无色 统一描述为“厚壁细胞” 瓜蒌 P116 厚壁细胞较大,多单个散在,棕色,形状多样 稃片外表皮细胞 麦芽 P163 稃片外表皮.....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 统一描述为“紧密深波状弯曲” 谷芽 P187 稃片表皮细胞淡黄色,回行弯曲 糊化淀粉粒团块 制天南星 P59 糊化淀粉粒众多,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统一描述为“糊化淀粉粒团块” 天麻 P59 含糊化多糖类物的薄壁细胞无色 白及 P107 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表 7 显微特征描述不清
显微特征 品种 页码 相关描述 建议 纤维 地榆 P131 地榆:“纤维较少,单个散在或成束细长”;绵地榆:“纤维非木化” 区分木纤维及韧皮纤维 纤维 白芍 P109 纤维长梭形 统一描述为木纤维 纤维 川牛膝 P40 纤维长条形 纤维 苍术 P168 纤维大多成束,长梭形 纤维 拳参 P301 纤维长梭形 表 8 多来源品种显微特征描述不明确品种
品种 页码 来源 显微描述问题 建议 苍术 P168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
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韧皮纤维是茅苍术与北苍术鉴别点,未列出。 将两种来源的显微应分别列出 黄连 P316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云连Coptis teeta Wall.石细胞只存在于雅连中,而味连中描述无石细胞 对味连髓部石细胞标准重新制定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监局关于实施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关事宜的公告(2020年第80号)[EB/OL]. (2020-07-03)[2021-03-01]http://www.nmpa.gov.cn/WS04/CL2138/378562.html [3] 王雨青, 刘金凤, 于佳禾, 等.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多基原中药材鉴别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J]. 华西药学杂志, 2021, 36(2):214-222. [4] 孟虎彪. 药材“性状—显微—生态—遗传”特征知识库构建与知识发现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5] 康廷国主编. 中药鉴定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39. [6]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显微鉴别彩色图鉴[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16. [7] 王琦. 郁金的品种品质研究[D]. 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 [8] 徐国钧主编. 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108. [9] 赵中振, 陈虎彪主编. 中药显微鉴定图典[M]. 福州: 福建科技出版社, 2016: 14. [10] 周光春, 贾敏如. 滇产厚朴花的生药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1990(10):7-11. doi: 10.3321/j.issn:1001-5302.1990.10.010 [11] 肖培根主编. 新编中药志: 第一卷[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61-65. [12] 朱建华, 肖英华, 熊丽. 土茯苓及其混伪品的生药鉴别[J]. 中药材, 1995(5):236-239. [13] 徐国钧, 徐珞珊, 王铮涛主编.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10-717. [14] 贾敏如, 吕长宝. 味连根茎髓部石细胞的确认[J]. 中国中药杂志, 1990(0):9-10. [15] 杨靖雯, 崔旭盛, 陈静, 等. 区分味连和雅连的显微鉴别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20, 31(2):356-357. [16] 黄天山, 欧阳志, 侯惠婵. 2020年版《中国药典》天南星等多基原药材显微特征的商榷[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 37(2):47-51. 期刊类型引用(1)
1. 费丽萍,陈志冬,陈金锦,朱冰楠,唐坎凯.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调控线粒体自噬在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现代实用医学. 2023(04): 453-455+56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