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8种常用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

龚亚 李敏 曹健 樊莉

陈清, 陈罡, 于晓佳, 宋洪涛, 黄爱文. 1例急性肾前性肾衰竭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思考[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2): 178-181, 19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12020
引用本文: 龚亚, 李敏, 曹健, 樊莉.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8种常用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5): 426-43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5
CHEN Qing, CHEN Gang, YU Xiaojia, SONG Hongtao, HUANG Aiwen. Nutritional support therapy for patient with acute prerenal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1, 39(2): 178-181, 19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12020
Citation: GONG Ya, LI Min, CAO Jian, FAN Li.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8 commonly used reference solutions by HPLC[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1, 39(5): 426-43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5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8种常用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5
基金项目: 军队医疗机构制剂标准提高科研专项课题(13ZJZ05-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龚 亚,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品检验,Email:gongya0220@163.com

    通讯作者: 樊 莉,博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fanli1977411@126.com
  • 中图分类号: R917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8 commonly used reference solutions by HPLC

  • 摘要:   目的  考察8种常用对照品溶液稳定性,以此确定内控效期。  方法  配制对照品储存溶液,密封保存于2~10 ℃冰箱中,于0、1、4、7、10、14、21、28、35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对照品储存溶液与新配制的对照品溶液含量,计算含量变化值。  结果  各对照品溶液在考察期内,外观与新配制对照品溶液一致;色谱中均未出现显著的杂质峰。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混合对照品储存7 d,维生素E对照品、替硝唑和醋酸氯己定混合对照品、磺胺嘧啶对照品、地塞米松磷酸酯对照品储存35 d,含量均符合要求。  结论  在2~10 ℃冰箱中,维生素E对照品、替硝唑和醋酸氯己定混合对照品、磺胺嘧啶对照品、地塞米松磷酸酯对照品溶液的效期可定为35 d,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混合对照品溶液定为7 d。
  • 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代谢和营养状态因致病原因、并发症、尿毒症轻重,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急性肾衰竭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使其在急性肾衰竭的情况下避免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保证机体重要脏器功能。目前虽已有关于急性肾衰营养指南推荐营养治疗方案,但未见有关急性肾前性肾衰营养支持治疗的具体治疗方案报道。另一方面,营养支持药师具备良好的医学和营养学基础,熟悉营养药品的特性和应用,可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为危重患者的综合营养治疗管理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和全程的药学监护[1]。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也曾正式发布,营养支持药师在患者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的选择、调整及监测等方面的作用[2]。本研究就以作者参与1例严重低蛋白血症合并尿路感染伴急性肾前性肾衰患者的营养治疗为例,探讨营养支持药师对急性肾前性肾衰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营养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调整,并试图探索出一个适合该类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案。

    患者,男,55岁,身高178 cm,体重78 kg,BMI 24.62 kg/m2。因“间断发热15 d,尿少3 d”入院。2019-06-10,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尿少,外院CT示:双侧集合系统及膀胱扩张积液;予放置导尿管后尿量每日可达2 000 ml,好转后带尿管出院。2019-06-18,患者出现间断发热,最高体温达39 ℃;4 d后出现少尿,平均每日200 ml左右;2019-06-25,我院急诊科以“间断发热,尿少”收入院。患者既往2016年诊断2型糖尿病、脑梗死(遗留精神异常)、痴呆、言语困难;无肢体活动障碍,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和奥氮平,可自行饮食,但常有呛咳症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3.89×109/L、中性粒细胞 92.7%、淋巴细胞 5.7%、血红蛋白103 g/L。血生化:白蛋白(ALB)24.1 g/L、前白蛋白0.05 g/L、血糖(GLU)32.73 mmol/L、肌酐(CREA)661.1 μmol/L、钙1.40 μmol/L、磷3.66 mmol/L、钠154.3 mmol/L、钾5.2 mmol/L。尿常规: 尿白细胞100(++)/μl、尿蛋白500(++++) mg/dl。颅脑MRI:桥脑腔隙性脑梗塞(近期)、双侧额顶叶皮层下多发慢性缺血灶。腹部+盆腔CT: 骶前渗出及积液、双肾周炎性渗出、膀胱壁炎性改变。

    入院诊断:急性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低蛋白血症、脑血管病:脑梗死后遗症、2型糖尿病。

    患者因住院期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暂停肠内营养喂养,且低蛋白血症,全身浮肿明显。D7 营养支持药师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建议启用肠外营养。D11 上消化道出血好转,在肠外营养液的基础上,联合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500 ml(750 kcal),80 ml/h泵入。D18 患者ALB 27.9 g/L,肠内营养喂养顺利,改为全肠内营养经鼻胃管喂养,予1000 ml肠内营养混悬液TPF,考虑患者低蛋白血症明显,额外摄入20 g乳清蛋白粉(此时蛋白总摄入80 g/d)。D28 患者近期血糖偏高(15.21 mmol/L),将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1 000 ml(1 500 kcal,蛋白质60 g)换成肠内营养乳剂TPF-D 1500 ml(1350 kcal,蛋白质51 g),并继续静脉注射胰岛素,但患者出现胃肠不耐受,仅能摄入1 000 ml(900 kcal,蛋白质34 g),继续增加蛋白粉量至40 g(蛋白总摄入74 g/d)。D31 患者ALB 35.3 g/L,继续增加蛋白粉至60 g(蛋白总摄入94 g/d),D46治愈出院。

    患者入院时,T 38.5 ℃,痴呆状态,留置导尿管,考虑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D11患者WBC 7.67×109/L,感染控制可,降阶梯治疗,将抗感染药物调整为头孢唑肟2g bid。D28间断发热,WBC 12.72×109/L,降钙素原(PCT)0.18 ng/ml,褥疮分泌物培养出铜绿假单孢菌,药敏示左氧氟沙星敏感,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500 mg,qd,ivgtt)。D35准备安排患者出院之际,患者T 38.5 ℃,WBC 13.37×109/L,尿培养提示粪肠球菌感染,药敏提示万古霉素敏感,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1g,q12h,ivgtt)。D46患者未再发热,WBC 9.02×109/L,PCT<0.05 ng/ml,考虑治疗有效,一般状况良好,治愈出院。

    患者具体用药及监测情况见图1,营养治疗过程及相关指标变化见表1

    图  1  患者重要临床信息时间轴
    注:TPF.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D. 肠内营养乳剂
    表  1  营养治疗过程及相关指标变化
    日期(2019年)入院天数/d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监测指标
    营养调整提供能量
    (kcal)
    蛋白质摄入量
    (g)
    ALB/
    g/L
    CREA/
    μmol/L
    GLU/
    mmol/L
    WBC/×
    109/L
    PCT/
    ng/ml
    6月25日 1 TPF-D 450 17 24.1 661.1↑ 32.73↑ 13.89↑ /
    6月27日 3 人血白蛋白 0 10 23.9 694.3↑ 18.9↑ 11.52↑ /
    7月1日 7 SPN 650 21.25 24.6 662.9↑ / 6.92 /
    7月5日 11 SPN+TPF 1400 51.25 26.1 689.6↑ 7.67 7.67 /
    7月12日 18 TPF×2+20g蛋白粉 1500 80 27.9 659.8↑ / / /
    7月17日 23 TPF×2+20g蛋白粉 1500 80 30.4 273.3↑ 8.69 5.15 0.14↑
    7月22日 28 TPF-D×2+40g蛋白粉 900 74 32.8 141.2↑ 15.21↑ 12.72↑ 0.18↑
    7月25日 31 TPF-D×2+60g蛋白粉 900 94 35.3 108.6↑ / 11.89↑ 0.06↑
    7月29日 35 TPF-D×2+60g蛋白粉 900 94 35.7 75.3 7.24 13.37↑ <0.05
    8月9日 46 TPF-D×2+60g蛋白粉 900 94 35.5 57.2 7.48 9.02 <0.05
    注 SPN. 补充性肠外营养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D7 患者ALB 24.6 g/L,肌酐662.9 μmol/L,营养支持药师参与后考虑:①患者持续1周3次的血液透析。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能量消耗是血液透析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3-4]。此外,2018年,Kistler等[5]就提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对蛋白质和能量摄入的要求更高。②根据目前国际公认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对该急性肾前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评价,其营养状况受损评分为3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2分,年龄评分0分,总评分为5分,提示存在高营养风险,应尽快给予营养支持。危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评为II级,洼田饮水试验评为5级。③患者处于急性肾前性肾衰竭的血液透析期间,三大营养物质处于中高代谢速率、低蛋白血症(白蛋白23.9 g/L)、电解质紊乱(钙1.40 μmol/L,磷3.66 mmol/L,钠154.3 mmol/L,钾5.2 mmol/L)、水溶性维生素(Vc、VB1、叶酸、VB12)的缺乏和代谢紊乱、微量元素(锌、铁、硒)缺乏。④2009年ESPEN指南[6]提示:当下一阶梯不能满足60%目标能量需求达3~5d时,应该选择上一阶梯。2017年补充性肠外营养专家共识建议:NRS2002≥5分的高营养风险患者,如果肠内营养在48~72 h内无法达到60%的目标量及蛋白质需要量时,推荐早期实施补充性肠外营养[7]。因此,结合患者病情,营养支持药师提醒启用肠外营养。

    只要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允许且可安全利用,应优先考虑为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8]。患者粪便潜血转阴,上消化道出血已好转,考虑肠内营养可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防止肠道细菌易位,以促进内脏(尤其是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调节,并且肠内营养与肠外相比更符合生理。因此,降阶梯治疗,即在肠外营养液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1.5),密切关注肠内营养使用过程中的耐受性、并发症及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用药宣教。

    患者肠内营养喂养顺利,D18 再次降阶梯治疗,将“部分肠外营养(PPN)联合部分肠内营养(PEN)”过渡至“全肠内营养(TEN)”,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1 000 ml(1 500 kcal,蛋白质60 g)。

    严重的蛋白质分解导致的负氮平衡是急性肾前性肾衰竭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纠正负氮平衡应调整患者病情不同阶段的蛋白质及能量需要量:

    (1)肾前性肾衰竭透析时:D18 患者白蛋白27.9 g/L,根据2009年ESPEN肾病指南[9]推荐血透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1.4 g/(kg·d),2016年ESPEN肾病指南[10]推荐血透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为1.2 g/(kg·d)。综上,对于肾前性肾衰竭的患者提倡给予高蛋白营养支持策略。该患者体重78 kg,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93.6 g,而1 000 ml TPF1.5含有蛋白质60 g,因此,建议加用蛋白粉,并且首次给予20 g,同时,根据患者的耐受状态以93.6 g作为总的蛋白摄入目标量逐渐增加;能量:按照35 kcal/(kg·d),此时患者摄入的能量占血透患者目标量的50%,也根据耐受性以2 730 kcal为能量目标增加。

    (2)肾前性肾衰竭停止透析后:D28 患者血糖偏高,医嘱将肠内营养1000 ml的 TPF1.5换成1500 ml的 TPF-D,并继续静脉注射胰岛素,但患者仅能耐受1000 ml喂养量,其仅能提供900 kcal能量、34 g蛋白。但综合考虑,此时,①患者反复发烧,感染未得到控制,仍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②患者拒绝放置鼻空肠管,而通过鼻胃管不能耐受超过1000 ml肠内营养喂养量,液体喂养量不能过多;③已停止透析,但肌酐141.2仍异常,摄入过多蛋白质是否会增加肾脏负担,致肌酐出现回升,这是接下来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制定的一个难点。此外,下空肠管需要较多的技术支持,且患者拒绝下空肠管。营养支持药师经查阅众多文献,找到2015年Doig报道的一项RCT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肾衰竭病人经静脉额外补充氨基酸2.0 g/(kg·d),能使得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功能得到改善,并提出急性肾衰竭病人不应为避免或延迟透析治疗而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11]。因此,临床药师建议增加蛋白粉喂给量至40 g(蛋白总摄入74 g),呈现低热卡高蛋白营养支持模式。

    (3)肾前性肾衰竭病情缓解期:在Wischmeyer的文章中[12]提及对于危重症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目标,提倡早期及全程高蛋白摄入,因此临床药师建议在病情缓解期能量无法达标的情况下继续高蛋白摄入。建议蛋白粉喂给至60 g(蛋白总摄入94 g),疗效见好,可见高蛋白摄入喂养方式并未加重患者肾脏负担,反而对肾功能的恢复有利。

    过去认为供能不足时,机体将外源性氨基酸经糖异生途径转化为糖和酮体供能,从而导致机体无法有效合成蛋白质,强调了充足的非蛋白热量对蛋白质有效利用的重要性。此外,按过去的观点也认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降低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免增加患者的肾脏负担。该例患者因液体摄入量受限,且患者拒绝放置鼻空肠管,故建议高蛋白摄入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在此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蛋白质水平逐渐升高,且高蛋白摄入喂养方式并未加重患者肾脏负担,反而对肾功能的恢复有利。因此,建议在临床中对于老年以及中老年危重症急性肾前性肾衰竭患者避免刻意一味地追求高热卡,却忽略了高蛋白摄入的重要性;建议对于没有条件放置鼻空肠管的医疗机构或者拒绝放置鼻空肠管的患者,营养支持方案为:液体量≤1000 ml,热卡摄入量可约为1 000 kcal(目标量的50%左右),蛋白质全程维持在1.2 g/(kg·d),这样的小体积低热卡高蛋白或许更能够维持临床可操作性,也避免了大容量液体增加了老年人的心脏负担,同时,高蛋白摄入喂养过程中不但未对肾功能造成影响,而且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及患者预后。当然,该营养支持方案仍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研究证明,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 图  1  系统适用性高效液相色谱图

    A.维生素E对照品;B.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混合对照品;C.替硝唑和醋酸氯己定混合对照品;D.磺胺嘧啶对照品;E.地塞米松磷酸酯对照品;1.维生素E;2.甲硝唑;3.氯霉素;4.水杨酸;5.替硝唑;6.醋酸氯己定;7.磺胺嘧啶;8.地塞米松磷酸酯

    图  2  5种制剂中8种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

    A.维生素E对照品;B.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混合对照品;C.替硝唑和醋酸氯己定混合对照品;D.磺胺嘧啶对照品;E.地塞米松磷酸酯对照品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34-35.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药品GMP指南—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系统[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87-98.
    [3] 何国强. 制药工艺验证实施手册[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230-256.
    [4] 肖丽华, 马玲云, 马双成, 等.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稳定性核查探讨[J]. 中国药师, 2012, 15(4):553-554. doi:  10.3969/j.issn.1008-049X.2012.04.044
    [5]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SO guide 31: 2015 reference materials-contents of certificates, labels and accompanying documentation[S]. 2015.
    [6]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 USP reference standards catalog[EB/OL].[2020-09-05]. https://www.usp.org/reference-standards/reference-standards-catalog.
    [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943 annex 3 general guidelin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mainten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chemical reference substances[S]. 2007.
    [8] 蔡素芬, 黄久遂, 徐晓. HPLC法测定维生素E乳中维生素E的含量[J]. 今日药学, 2014, 24(10):729-731.
    [9] 何玉川, 张亚茹.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乳中维生素E的含量[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21):64-65. doi:  10.3969/j.issn.1674-4721.2013.21.030
    [10] 刘徽, 蔡琳, 廖海燕. HPLC法测定新面醑中甲硝唑、氯霉素、水杨酸含量[J]. 西南国防医药, 2018, 28(3):222-224. doi:  10.3969/j.issn.1004-0188.2018.03.008
    [11] 杜建红, 钟元高, 何德云,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新面醑中甲硝唑、氯霉素、水杨酸三组分含量[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72):270-271, 275.
    [12] 高磊, 贾燕花, 王晓青, 等. RP-HPLC同时测定复方替硝唑溶液中替硝唑和醋酸氯己定的含量[J]. 河北医药, 2015, 37(2):290-291.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磺胺嘧啶鱼肝油滴鼻剂(总JBF705013-2018)[S].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地塞米松磷酸钠滴鼻液(总JBF705001-2016)[S].
    [15] 陈亚飞, 肖新月, 何平, 等. 标准物质稳定性考察规范解读和有效期管理方式的研究[J]. 中国药事, 2018, 32(3):317-322.
    [16] 金建平. 药品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使用和期间核查[J]. 海峡药学, 2013, 25(2):270-272. doi:  10.3969/j.issn.1006-3765.2013.02.156
    [17] 杨文慧, 路盛. 实验室质量控制中标准物质管理及期间核查方法探讨[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 22(8):1990-1991.
    [18] 高艾英, 韩德娟. 实验室常用标准溶液稳定性的因素评定[J]. 现代食品, 2019(3):153-154, 158.
    [19] 解联合, 刘敏红, 刘平, 等. 标准溶液的校正[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3, 13(1):116-117. doi:  10.3969/j.issn.1004-8685.2003.01.071
    [20] 杨金颖, 纪京辉.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五种常用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7):814-815. 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18.07.033
    [21] 聂黎行, 张烨, 戴忠, 等. 桂皮醛在常用溶剂中稳定性考察—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桂皮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 药物分析杂志, 2016, 36(9):1679-1683.
    [22] 邓凯, 梁雅甜. 水杨酸对照品溶液稳定性研究[J]. 轻工科技, 2015, 31(10):30-31.
    [23] 常艳, 马双成, 胡昌勤. 美洛西林标准物质短期稳定性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13, 33(4):684-688.
    [24] 陈永艳, 吕佳, 邢方潇, 等. 饮用水检测中抗生素类标准物质稳定性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 44(6):758-763. doi:  10.3969/j.issn.1001-8689.2019.06.019
    [2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使用说明书[EB/OL].[2020-09-05]. http://aoc.nifdc.org.cn/sell/uploadft/154684100582878288779436885788.
  • [1] 郭灵怡, 刘艳超, 高路, 刘瑞瑶, 吕权真, 俞媛.  醋酸卡泊芬净单硬脂酸甘油酯纳米粒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增效作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3): 136-142, 15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43
    [2] 崔亚玲, 吴琼, 马良煜, 胡北, 姚东, 许子华.  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中肌醇烟酸酯皮肤药动学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1): 6-9, 2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06
    [3] 乔方良, 蒋益萍, 夏天爽, 刘爱军, 赵凯, 辛海量.  对萼猕猴桃苷E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7001
    [4] 舒飞, 孙蕊, 宋凯, 张元林, 闫家铭, 舒丽芯.  粉-液双室袋产品的综合评价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92-9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2009
    [5] 何静, 安晔, 张朝绅.  复方黑参滴丸与复方黑参丸药效学实验比较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1): 17-2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09
    [6] 吴海韵, 杨甜, 张弛, 梁文仪, 苏娟.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7
    [7] 陈炳辰, 佟达丰, 万苗, 闫飞虎, 姚建忠.  UPLC-MS/MS法测定小鼠血浆中紫杉醇脂肪酸酯前药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8): 341-34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82
    [8] 陈炳辰, 王思真, 郭贝贝, 杨峰.  紫杉醇棕榈酸酯的合成及其脂质体的制备与处方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9): 379-384, 41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62
    [9] 夏哲炜, 曾垣烨, 朱海菲, 李育, 陈啸飞.  核磁共振磷谱法测定磷酸氢钙咀嚼片中药物含量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9): 399-401, 40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63
    [10] 张广雨, 杜晶, 刘梦珍, 朱丹妮, 闫慧, 刘冲.  新斯的明与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对肺型氧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0): 433-438, 44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49
    [11] 凯丽比努尔·奥布力艾散, 李倩, 谢志, 贾文彦, 尹东锋.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仑伐替尼混合胶束的制备工艺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1): 495-50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19
    [12] 杨媛媛, 安晓强, 许佳捷, 江键, 梁媛媛.  正极性驻极体联合5-氟尿嘧啶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的协同作用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6): 244-24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27
  • 期刊类型引用(3)

    1. 蒋港,周怡芝,李国栋,王薇,黄青山. 一种新型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生物护理液的研究.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4(01): 5-7 . 百度学术
    2. 马丽霞,李文明,朱爱臣,朱肖杰,朱小敏,刘阳.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可降解聚酯中聚乙烯醇残留量. 化学分析计量. 2024(02): 7-10 . 百度学术
    3. 郑荣蕾,杨放,刘睿鹏,张梅,田佩灵,刘涛. 喷膜剂成型过程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探讨.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3): 225-22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图(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857
  • HTML全文浏览量:  3068
  • PDF下载量:  51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1-10
  • 修回日期:  2021-05-1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9-28
  • 刊出日期:  2021-09-25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8种常用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5
    基金项目:  军队医疗机构制剂标准提高科研专项课题(13ZJZ05-2)
    作者简介:

    龚 亚,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品检验,Email:gongya0220@163.com

    通讯作者: 樊 莉,博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fanli1977411@126.com
  • 中图分类号: R917

摘要:   目的  考察8种常用对照品溶液稳定性,以此确定内控效期。  方法  配制对照品储存溶液,密封保存于2~10 ℃冰箱中,于0、1、4、7、10、14、21、28、35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对照品储存溶液与新配制的对照品溶液含量,计算含量变化值。  结果  各对照品溶液在考察期内,外观与新配制对照品溶液一致;色谱中均未出现显著的杂质峰。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混合对照品储存7 d,维生素E对照品、替硝唑和醋酸氯己定混合对照品、磺胺嘧啶对照品、地塞米松磷酸酯对照品储存35 d,含量均符合要求。  结论  在2~10 ℃冰箱中,维生素E对照品、替硝唑和醋酸氯己定混合对照品、磺胺嘧啶对照品、地塞米松磷酸酯对照品溶液的效期可定为35 d,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混合对照品溶液定为7 d。

English Abstract

陈清, 陈罡, 于晓佳, 宋洪涛, 黄爱文. 1例急性肾前性肾衰竭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思考[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2): 178-181, 19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12020
引用本文: 龚亚, 李敏, 曹健, 樊莉.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8种常用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1, 39(5): 426-43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5
CHEN Qing, CHEN Gang, YU Xiaojia, SONG Hongtao, HUANG Aiwen. Nutritional support therapy for patient with acute prerenal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1, 39(2): 178-181, 19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12020
Citation: GONG Ya, LI Min, CAO Jian, FAN Li.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8 commonly used reference solutions by HPLC[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1, 39(5): 426-430.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5
  • 对照品系指国家药品标准中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杂质和有关物质检查等的标准物质[1]。《中国药典》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对照品溶液的存放有效期,但《中国药典》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均要求使用单位应对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期进行验证,通过研究结果来确定内控效期[1-7]。本实验结合日常检验工作的使用率、制剂中间品和成品抽检的周期,挑选5种制剂(维生素E珍珠乳膏、新面醑、复方替硝唑溶液、磺胺嘧啶鱼肝油滴鼻剂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滴鼻液),涉及8种常用的对照品(维生素E、甲硝唑、氯霉素、水杨酸、替硝唑、醋酸氯己定、磺胺嘧啶和地塞米松磷酸酯),按照相应的质量标准方法进行测定[8-14],考察各对照品储备液在2~10 ℃冰箱中的稳定性,为存放效期提供必要依据,从而规定对照品储存的内控时间[15-18]

    • Agilent 126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脱气机、四元泵、自动进样系统、G7114A紫外检测器、Chemstation工作站,美国Agilent公司);Agilent 12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脱气机、四元泵、自动进样系统、G1314B紫外检测器、Chemstation工作站,美国Agilent公司);PHS-3C型精密 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ME235S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EX225DZH电子天平(美国奥豪斯)。

    • 对照品维生素E(批号10062-0007,纯度99.2%)、甲硝唑(批号100191-201808,纯度100.0%)、氯霉素(批号130555-201203,纯度99.8%)、水杨酸(批号100106-201104,纯度99.9%)、替硝唑(批号100336-201704,纯度100.0%)、醋酸氯己定(批号100183-201003,纯度96.2%)、磺胺嘧啶(批号100026-201404,纯度99.7%)、地塞米松磷酸酯(批号101116-201102,纯度98.6%)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甲醇、乙腈为色谱纯(霍尼韦尔,美国);磷酸、磷酸二氢钾、盐酸、醋酸铵、三乙胺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 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84 nm,进样量为10 μl。

    • 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4%磷酸溶液(VV=47∶53),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 nm,进样量为10 μl。

    • 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3.5)(VV=20∶8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8 min,0%~55% A;8~15 min,55% A;15~15. 1 min,55%~0% A;15. 1~20 min,0% A),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10 μl。

    • 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3%醋酸铵溶液(VV=20∶8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进样量为10 μl。

    • 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75%三乙胺溶液(磷酸调pH 至3.0)-甲醇-乙腈(VVV = 55∶40∶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2 nm,进样量为10 μl。

    • 精密称取维生素E对照品约10 m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 ml中约含维生素E 0.2 mg的对照品溶液。

    • 精密称取甲硝唑、氯霉素对照品各约10 mg,分别置1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另精密称取水杨酸对照品约12.5 mg,置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甲硝唑、氯霉素对照品稀释液各5 ml、水杨酸对照品稀释液10 ml,置于同一25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 ml中约含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分别为0.2 mg、0.2 mg和0.05 m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 精密称取替硝唑对照品约10 mg、醋酸氯己定对照品约10 mg置于同一5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成每1 ml中约含替硝唑、醋酸氯己定各0.2 m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 精密称取磺胺嘧啶对照品约12.5 mg,置25 ml量瓶中,加稀盐酸1 ml溶解后,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 ml,置1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 ml中约含磺胺嘧啶0.1 mg的对照品溶液。

    • 精密称取地塞米松磷酸酯对照品约15 mg,置5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稀释液3 ml,置25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 ml 约含地塞米松磷酸酯0.036 mg的溶液。

      上述对照品溶液均置于具塞的量瓶中,且用封口膜封口,取用后立即冷藏(2~10 ℃)保存,分析前需放至室温。

    • 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详见图1。各色谱条件下,各主成分峰分离度均大于1.5,理论板数满足相应制剂标准要求,且各出峰情况与文献一致[8-14]

      图  1  系统适用性高效液相色谱图

    • 将上述3种对照品溶液在保存0、1、4、7、10、14、21、28、35 d时,与当天新鲜配制的相应对照品溶液按照相应色谱条件分别进样,分别计算平均峰面积,以当天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计算对照品储存溶液的含量值。

    • 每个测试时间点的结果都是用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响应值,来重新计算用于研究效期的对照品溶液的标示量,基于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 \mathrm{X}\mathrm{\%}=\frac{{\mathrm{A}}_{\mathrm{T}}\times {\mathrm{C}}_{\mathrm{N}}}{{\mathrm{A}}_{\mathrm{N}}\times {\mathrm{C}}_{\mathrm{T}}}\times 100\mathrm{\%} $$

      式中,AN和CN表示新鲜配制对照品的峰面积和浓度;AT和CT表示对照品储存溶液的峰面积和浓度。

    • 各对照品溶液均未出现浑浊、沉淀等异常现象;测试用对照品溶液与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外观一致;色谱图中均未出现显著的杂质峰;每个分析测试点,要求对照品储存溶液的标示量与零点的差异不得超过2.0%。

    • 上述各类对照品溶液在2~10 ℃冰箱内密封储存35 d,测试用对照品溶液外观与新配制对照品溶液一致,未出现浑浊、沉淀等现象;色谱中均未出现显著的杂质峰,每个分析测试点,对照品溶液的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维生素E储存35 d、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混合对照品储存7 d、替硝唑和醋酸氯己定混合对照品储存35 d、磺胺嘧啶储存35 d、地塞米松磷酸酯储存35 d,含量符合要求。结合含量标准要求,在2~10 ℃冰箱中,维生素E对照品、替硝唑和醋酸氯己定混合对照品、磺胺嘧啶对照品、地塞米松磷酸酯对照品溶液的效期可定为35 d,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混合对照品溶液定为7 d。

      图  2  5种制剂中8种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

    • 对照品溶液是药品检验的重要部分,对照品储存在冰箱中需要以封口膜封口,减少溶剂的挥发;从冰箱中取出时,需超声半分钟或放至室温,摇匀后再取下封口膜取样,避免直接打开引起瓶内挥发的溶剂流失,影响测定结果。

      考察结果中发现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混合对照品溶液稳定性较差,各组分储存期分别为35、21和7 d。采用三组分单独配制储存进行考察,结果发现甲硝唑、氯霉素、水杨酸溶液的储存时间分别为35、35和10 d,同比混合对照品溶液中,氯霉素稳定性增加,但对水杨酸稳定性改善不明显,因此推测氯霉素的不稳定性是受其他成分的影响,水杨酸的不稳定性是其固有属性。

      通过对照品储存溶液稳定性的考察,可为实验室对照品溶液内控管理提供数据参考,有助于减少对照品的损耗,节约药品检验成本[2,19]。对于某些说明书中附有“本品具有引湿性,建议打开包装后一次使用完毕”的对照品,可于首次打开后精密称定多份置于适宜的容量瓶内备用,从而降低检验成本,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在售对照品地塞米松磷酸酯[25]为200 mg/支(单价为390元),即可采用首次开封后,按需求单剂量分装的方式储存。

      实际生产过程中,环节多而繁琐,常常中间品和成品抽检时间跨度长,增加了对照品的消耗。《中国药典》四部[1]规定,标准物质溶液应临用前配制,否则应证明其适用性。各类制剂质量标准建立的过程中,一般考察为对照品室温和4 ℃条件下24 h内的稳定性,这个时间远远不能满足中间品和成品的时间跨度。文中对5种制剂涉及的8种对照品储存液适用性进行考察,验证其稳定性,为内控效期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基本能够保证对照品储备液的效期能够涵盖中间品和成品检验时间的跨度,完成一批检品的检验。

参考文献 (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