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中医药疗法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凌忠毅 陈林林 郉信昊 王彦

叶财发, 蔡跃辉, 曾棋平, 曹毅祥, 陈锦珊. 复方首乌藤合剂的总多糖含量测定及单糖组分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2): 161-16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8021
引用本文: 凌忠毅, 陈林林, 郉信昊, 王彦. 中医药疗法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2): 70-7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63
YE Caifa, CAI Yuehui, ZENG Qiping, CAO Yixiang, CHEN Jinshan. Determination of total polysaccharide content and analysis of monosaccharide components in the 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 mixtur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2): 161-16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8021
Citation: LING Zhongyi, CHEN Linlin, XING Xinhao, WANG Yan.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sepsis treatment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2): 70-7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63

中医药疗法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6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2124);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20S1190290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凌忠毅,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Email:766818985@qq.com

    通讯作者: 王 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抗感染与抗炎药物药理学,Email:wangyansmmu@126.com
  • 中图分类号: R285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sepsis treatment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摘要: 脓毒症病机复杂,危及生命,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临床上多以抗生素、激素、机械通气等治疗为主,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策略,重点阐释了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扶正固本四种疗法,探讨了中医药疗法治疗脓毒症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临床脓毒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 密闭环境中人体可能产生诸多心理、生理上改变,如电梯故障被困、地震后掩埋、空间站、载人飞船、潜艇作业等。这主要与密闭特殊环境有关,如通风较差使空气质量下降,缺少正常光照或仅有人工光照导致节律紊乱,活动量大大减少引起机体功能下降等。同时密闭环境作为特异性应激源会对心理造成极大影响,如感觉剥夺、睡眠障碍、情绪功能失调、认知功能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失调等[1],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密闭环境影响脑功能的机制、模型建立、评价指标及治疗的潜在药物,以期为密闭环境中脑功能维持提供有效干预措施。

    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作业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也更容易感到疲惫,影响正常认知和工作效率。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对防止关键任务中失误的发生至关重要[2]。认知从广义上讲包含人的所有意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学习、理解等。从狭义上讲,认知等同于记忆或思维。认知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具体可分为刺激的接收、编码、存储、提取和利用等不同阶段。密闭环境可通过不同机制诱发负面情绪而影响认知。

    神经可塑性是大脑对环境变化灵活调整和重组的能力,是适应性功能的基础[3]。额叶皮层被认为是人类大脑进行认知和情绪处理的主要实体。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中会产生神经可塑性损伤,如内侧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的神经元萎缩、突触丢失进而导致慢性应激和抑郁样行为出现[4]图1)。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等神经成像方法研究发现,神经可塑性(如突触连接障碍)与大脑“输出”(即心理和认知过程)的下游变化密切相关。

    图  1  神经可塑性示意图
    绿色.具有神经可塑性缺陷区域;蓝色.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皮质-中脑边缘回路区域

    隔离密闭环境会造成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元和杏仁核体积减少[5],还会影响额叶皮层与控制人类情感与情绪的海马体、杏仁核之间的联系,进而影响额叶皮层与大脑其他区域间的整体性。对191名患者和282名健康对照者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早期(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海马区左侧平均体积减少4%,右侧平均体积减少4.5%[6]。因此,神经可塑性受损也被认为是抑郁症的前提。且抑郁状态对海马体等的影响与发作时间呈正相关。

    总之,密闭环境对认知结构和神经回路的可塑性改变可能首先导致认知障碍,继而降低了人在复杂环境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策略规划和组织方面存在中度损伤,注意力和集中力也普遍受损。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是广泛分布于脑中的重要单胺类神经递质[7] 。长期密闭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可能导致这些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减少,继而引起中枢和外周疾病,如抑郁、焦虑、强迫症、饮食和睡眠障碍、高血糖、免疫反应降低等,而上述疾病则会直接影响情绪和认知。

    与久坐不动的人相比,坚持锻炼人群患焦虑症的风险大大降低,足够的体育锻炼可对焦虑等负面情绪起到积极改善作用[8]。习惯性体育活动的减少会增加年轻成年人的抑郁症状[9]。长期处于密闭太空舱中的宇航员必须借助相应器械设备进行足够的体育锻炼来对抗长期密闭环境下监禁导致的情绪和心理障碍[10]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已知原因的主要精神障碍,即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威胁并引起强烈恐惧、无助而造成的心理障碍[11]。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中的人会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而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出现会伴随着海马体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升高、腹内侧前额叶谷氨酸水平和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水平异常、5-羟色胺受体基因的表达异常等[12]。而这些因子水平异常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常会导致不良情绪消退受损或恐惧等不稳定情绪的加强。

    3.1.1   草原田鼠

    草原田鼠是研究社会应激反应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常用动物模型[13]。将实验所用草原田鼠在21日龄时从繁殖对中移除,雌性与雄性分别饲养,直到实验开始。取一定数量的雄性草原田鼠(60~90天),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田鼠在正常环境中饲养;实验组田鼠放置于自动进行12 h∶12 h明暗循环的密闭不透光笼子内,保持20~21°C室温和40%~50%相对湿度,允许动物自由接触食物和水,在此条件下隔离四周。注意保证对照组和实验组除密闭生存环境外其他实验条件(食物、水等)完全一致[14]

    3.1.2   大鼠

    大鼠是常用动物模型,可用于建立应激模型。首先对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养两周,设置12 h光照/黑暗周期,8:00~20:00开灯;温度为(22±2)˚C;湿度为50%±10%,可自由获取食物和水,有充足空间进行活动,饲养环境为可视状态。在正式实验之前,挑选出80只在野外水平测试得分在30到120之间的大鼠。将合格的8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继续被饲养在适应性饲养相同的条件下,且大鼠彼此之间不相互隔离;实验组(n=40)每只大鼠被单独关在独立的笼子里,笼子仅有有限的通道与外界进行空气流通,笼子为不透光的密闭环境,除此之外其他条件与对照组相同[15]。两组大鼠在实验条件下饲养两周后进行行为学测试。

    药物干预后是否能有效改善脑功能可采用相关行为学方法进行评价,如Morris水迷宫、Barnes迷宫、八臂电迷宫等。常用啮齿类动物研究学习和记忆功能,因为它们在新环境中可有效定位,并以与人类相似的方式学习复杂的空间关系。评价量表仅限于人类认知功能评估。

    3.2.1   Morris水迷宫

    Morris水迷宫有助于阐明啮齿类动物空间学习和记忆的基本过程,评价认知能力[16]。Morris水迷宫基本操作过程是将模型动物放在一个圆形游泳池中,大鼠用泳池直径为210厘米,小鼠用泳池直径为122厘米[17](图2A)。首先训练其记忆水中平台位置并顺利登上平台,在此过程中,动物通过记忆在脑中形成位置导航会很快发现平台。记录动物从入水到登上平台的时间即为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试验是在定位航行试验后去除平台,然后任选一个入水点将动物放入水池中,记录其在一定时间内的游泳轨迹,记录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考察动物对原平台的记忆。

    图  2  迷宫示意图
    A. Morris水迷宫;B. Barnes迷宫;C. 八臂电迷宫
    3.2.2   Barnes迷宫

    Barnes迷宫基本操作是将模型动物安置在一个明亮的圆形平台中心,平台上有洞,只有一个洞口下面连有一个黑色逃生箱(图2B)。为了学习和记住黑暗目标洞的位置,啮齿动物必须根据视觉远端线索形成空间地图。评价指标如下[18]:(1)到达目标箱的逃逸潜伏期:首次找到目标洞之前的时间。(2)到达目标箱的错误次数:首次找到目标洞之前探究其他洞的次数。一次错误定义为动物把头伸向或探究任何一个非目标洞,包括专注于探究同一个非目标洞。(3)搜索策略:动物使用三种不同的策略来探索迷宫,即随机的、连续的、空间的。随机策略,动物随机无序搜索穿行迷宫;连续策略,动物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式连续搜索相邻的孔;空间策略,动物在搜索目标孔之前会直接移动到目标孔或目标孔相邻1~2个孔,这通常在非认知障碍动物中几次连续训练后即出现。

    3.2.3   八臂电迷宫法

    八臂电迷宫是一种研究动物空间记忆的迷宫模型,主要用于评估空间记忆和长期记忆。八臂电迷宫装置有辐射状均匀分布的八个通道,分为放置食物的食饵臂和给予电刺激的空食饵臂(图2C)。大鼠进入迷宫中央后需要通过寻找进入食饵臂获取食物,若进入空食饵臂则会被电击,通过多次训练形成空间记忆,避免电击,快速获取食物[19]。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进行7天的八电臂迷宫训练实验后分别测试2组大鼠移动距离、移动速度、总体耗时、参考记忆错误以及工作记忆错误等实验指标,以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探索能力[20]

    3.2.4   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只能用于评估人类认知功能。触摸面板型痴呆评估量表是阿尔茨海默氏病评估量表-认知亚量表的改进版本。在该量表中,受试者根据指令直接将答案输入触控面板式计算机。9项测试项目包括“单词识别” “服从命令” “视觉空间感知” “过程顺序的准确性” “命名手指” “方向” “金钱计算” “物体识别”和“时间识别”。分数从0分(全部正确)到101分(全部错误)不等[21]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认知功能定量评估工具之一,只需要5~10 min完成测试。它能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者智力状态及认知功能缺损程度。量表由11个评估不同认知功能的问题组成,包括2个方向问题,1个注册问题,1个记忆问题,5个语言问题,1个注意和计算问题,1个视觉建构问题。其他量表也可酌情使用。

    对密闭环境引起的脑功能下降,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包括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和改善认知能力药物(表1)。除了常见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用作抗抑郁、抗焦虑外,天然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改善认知方面也显示出广阔前景[22] ,如肉苁蓉、薰衣草、西番莲、藏红花、黑升麻、洋甘菊和荆芥等[23],赖氨酸和镁离子、维生素也具有镇静、保持清醒、治疗焦虑等疗效[24]

    表  1  已上市的改善认知障碍药物
    种类名称
    胆碱酯酶抑制剂加兰他敏、多奈哌齐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
    麦角碱类药物二氢麦角碱、尼麦角林
    神经营养剂叶酸、维生素B12、B1
    抗氧化剂银杏叶片、维生素E、C
    中药制剂苁蓉总苷胶囊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除用药物改善脑功能增强认知外,还可通过调节合理的饮食结构来增强认知能力,如控制好脂肪和糖的摄入,对增强认知能力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4.1.1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脑中5-HT的水平是决定抑郁情绪的关键因素,当5-HT水平较低时会导致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出现。几十年来,SSRIs一直作为抑郁、焦虑治疗的一线用药,常见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通过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以及缓解焦虑情绪的作用[25]。服用SSRIs后,缺乏5-HT自身受体的小鼠腹侧海马体中5-HT水平增加,焦虑样行为减少。SSRIs的出现是精神类疾病治疗的一大突破,相比于其他药物它的副作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虽然SSRIs对抑郁症状有改善,但治愈率较低,复发风险较高。此外,大多数抗抑郁药物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抗胆碱能作用、直立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和性功能障碍等[26];同时还可能存在起效延迟、耐受性、滥用(如苯二氮䓬类、普瑞巴林)等问题。密闭空间所致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多数程度较轻,治疗药物选择原则为有效、毒性小、不良反应少、尽量减少药物戒断反应。

    4.1.2   哌醋甲酯及其类似物

    哌醋甲酯是一种拟交感神经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与儿茶酚胺竞争大脑前额叶皮层的结合位点,阻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导致突触细胞外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而发挥改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的作用[27]。哌醋甲酯用于治疗注意缺陷障碍和发作性睡病已有数十年,近年也被用于增强认知和作为兴奋剂,但不规范使用会引起急性中毒和死亡[28]。所以应密切监控哌醋甲酯及其类似物用于治疗认知障碍。

    4.1.3   吡拉西坦及其类似物

    吡拉西坦及其类似物是大脑功能调节剂,可用于治疗认知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9],如认知/记忆下降、癫痫和癫痫发作、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风、脑缺血、压力过大和焦虑[30]等。它与脑中目标受体结合后,可调节神经递质、神经激素和/或突触后信号的兴奋和/或抑制过程,影响信号传输,最终改善认知。吡拉西坦能增加大脑中氧气利用率,并增加细胞和线粒体膜对三羧酸循环中间物的通透性[31]。俄罗斯已批准苯吡拉西坦作为治疗脑血管病、抑郁症、冷漠、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的处方药,建议宇航员在太空中可用于提升生理和认知能力。

    4.1.4   镁

    镁对人的情绪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改善躁狂症、快速循环型双相情感障碍、慢性疲劳综合征等[32]。低镁血症会增加啮齿类动物抑郁行为,提升小鼠焦虑状态;而适量补充镁可降低焦虑相关行为[33]。镁与维生素B6联用可提高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治疗效果[34]。镁对情绪调节作用可能基于镁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继而调节应激反应而改善焦虑状态。

    4.2.1   藏红花

    藏红花中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番红花醛、番红花苷和苦红花苷[35],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记忆增强、神经保护、心脏保护、抗焦虑和抑郁、调节情绪等药理作用[36]。其抗抑郁作用与氟西汀、丙咪嗪和西酞普兰等相当,主要来源于藏红花柱头中的抗氧化成分藏红花苷[37]。藏红花是治疗轻度焦虑和抑郁的有效药物。

    4.2.2   薰衣草

    薰衣草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疗法和芳香疗法,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焦虑,压力和睡眠障碍。薰衣草精油的抗躁动和抗抑郁作用可能部分归因于两种主要萜类成分——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醇。这两种萜类成分可通过抑制电压门控钙通道、降低5-羟色胺受体活性、增加副交感神经张力、对NMDA受体的调节作用以及对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抑制而产生抗焦虑作用[38],薰衣草精油还能保护SH-SY5Y细胞免受过氧化氢引起的神经毒性[39]。吸入给药的薰衣草精油通过嗅球途径调节杏仁核和海马中与情绪和记忆相关的边缘输入。

    4.2.3   西番莲

    西番莲曾被用作抗焦虑剂、抗躁动药物等。西番莲提取物中含有神经保护次生代谢物,可减轻癫痫小鼠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和抗氧化应激,改善脑功能,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40]。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比较了奥沙西泮和西番莲在符合一般焦虑症标准的患者中的疗效差异[41]。结果显示两种抗焦虑药在治疗一般焦虑症方面没有差异。西番莲组受试者认知损伤表现低于阳性药组,但阳性药受试者症状缓解更快。西番莲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轻度焦虑和抑郁。

    4.2.4   贯叶连翘

    贯叶连翘又名圣约翰草,主要成分为金丝桃素和贯叶金丝桃素,它能以非竞争性协同方式影响多种神经递质,具有促智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抗抑郁和抗焦虑剂。与其他抗抑郁药类似,贯叶连翘可抑制再摄取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增加海马、下丘脑、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等脑区细胞外空间中5-羟色胺和其他单胺类物质的浓度[31]。上述区域中5-羟色胺上调可减少影响记忆的负面因素。贯叶连翘对健康啮齿动物的认知能力有积极影响,对应激受损啮齿动物的影响更大。因此,贯叶连翘除用于治疗抑郁症外,也可用于改善认知障碍[27]

    4.2.5   丹参

    丹参中主要含有姜黄素、咖啡酸、丹酚酸、香豆素、紫草酸、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芹菜素、槲皮素)熊果酸等大量活性成分,对记忆、注意力和学习在内的认知能力有明显提升,可用于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42]。丹参精油提取物和丹参叶提取物对空间记忆的改善有显著作用。两种提取物的组合使用可以提高长期记忆。丹参的慢性作用机制可能与蛋白激酶的调节有关,蛋白激酶参与记忆和学习过程,它涉及到许多神经元功能的形成,尤其是神经递质代谢、神经元信号转导(离子和通道活性)、突触可塑性等。为了确定丹参在神经元功能中的作用,具体的通路还有待阐明,丹参改善认知等的相关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调查。研究发现,使用丹参提取物后小鼠在Morris水迷宫中实现任务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得到提升[43],事实表明丹参是一种潜在的避免记忆丧失或提高认知能力的药物。

    此外,我们要重点关注饮食对认知能力的影响。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能提高注意力、记忆和认知能力,而摄入大量富含单糖的食物则易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44]。大脑需要连续不断的氨基酸来合成神经递质,特别是血清素和儿茶酚胺。低水平血清素与学习、推理、记忆能力下降有关。膳食脂肪含量和类型也会影响智力。高饱和脂肪的摄入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摄入能预防认知能力下降。补充Omega-3和姜黄素已被证明对健康老年人和疾病状态认知功能下降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可提高记忆能力并降低认知功能退化。维生素B1、B6、B9、B12和D,叶酸、胆碱、铁、碘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脑功能。与此同时,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E、A、锌、硒、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在防治与氧化应激有关的精神退化和提高认知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充分的营养是优化大脑功能和防止认知衰退的必要条件[45]

    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中会出现睡眠障碍、情绪功能失调、认知功能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失调等异常心理和生理反应。人在密闭环境中感受到的心理压力会造成海马神经元减少、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障碍等问题,最终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工作状态和身体健康。

    当前关于密闭环境对人的身体机能等各方面影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但是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会给身体健康带来许多潜在或慢性的危害是已知的,这些危害往往不易被察觉但会影响长期处于密闭空间中作业人员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因此深入研究密闭环境对人尤其是脑的影响及有效干预方法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焦虑、抗抑郁小分子,其化学药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多,不适于密闭环境所致负面情绪的治疗。建议应以预防为主,以天然产物搭配合理饮食、适当体育锻炼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同时,除了口服给药之外,拓展经皮、鼻腔等其他给药途径将会大大提高顺应性。未来应更加深入探讨密闭环境对认知的影响机制,寻找新的作用靶点,拓展防治药物种类,为地震掩埋、长航长潜等特殊环境下人群身心健康提供更优选择。

  • [1] SINGER M, DEUTSCHMAN C S, SEYMOUR C W, et al.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Sepsis-3)[J]. JAMA,2016,315(8):801-810. doi:  10.1001/jama.2016.0287
    [2] GIBSON B, TERBLANCHE C. Anaesthetic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J]. Br J Anaesth, 2011, 106(3): 416-417;authorreply417.
    [3] VINCENT J L, MARSHALL J C, NAMENDYS-SILVA S A,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worldwide burden of critical illness: the intensive care over nations (ICON) audit[J]. Lancet Respir Med,2014,2(5):380-386. doi:  10.1016/S2213-2600(14)70061-X
    [4] BURTON J, SINGER M. Sepsis and septic shock[M]//Perioperative Medicine. Amsterdam: Elsevier, 2022: 564-575.
    [5] LEWIS J M, ABOUYANNIS M, KATHA G, et al. Population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Sepsis in an urban African setting, 2013-2016[J]. Clin Infect Dis,2020,71(10):2547-2552. doi:  10.1093/cid/ciz1119
    [6] LI H, LIU L, ZHANG D Y, et al. SARS-CoV-2 and viral Sepsis: observations and hypotheses[J]. Lancet,2020,395(10235):1517-1520. doi:  10.1016/S0140-6736(20)30920-X
    [7] 智屹惠, 王坤根, 王灵聪.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中医药部分解读[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6):429-434.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5.06.003
    [8] 赵红芳, 江其敏. 刘清泉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经验[J]. 中国中医急症, 2017, 26(9):1563-1565. doi: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9.018
    [9] 崔应珉 王淼注译. 黄帝内经素问[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
    [10] 王旨引, 刘俊杰, 杨双杰, 等. 探析“毒”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J]. 中医学报, 2021, 36(6):1143-1146.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1.06.241
    [11] 刘清泉. 对脓毒症中医病机特点及治法的认识[J]. 北京中医, 2007, 26(4):198-200. doi:  10.3969/j.issn.1674-1307.2007.04.003
    [12] 李志军, 李银平. 从“卫气营血”辨证到“三证三法”看脓毒症的诊治思辨[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31(2):135-138.
    [13] 金芳芳, 蔡永敏. 热邪、温邪考辨[J]. 中医学报, 2021, 36(9):1838-1841.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1.09.385
    [14] 杨李旺, 杨蓉, 赵焕新, 等. 黄连解毒汤通过诱导自噬减轻脓毒症小鼠肝损伤[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5):71-76.
    [15] 张仕娜, 郑爱华, 刘红梅. 大柴胡汤对热毒内结型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 16(7):150-152.
    [16] 李明雁, 沈云霞, 万青, 等. 子午流注择时应用清瘟败毒饮合凉膈散加减通腑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20, 29(8):1407-1410. doi:  10.3969/j.issn.1004-745X.2020.08.025
    [17] 梁志奇, 吴晖, 叶妍婕, 等. 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指标和临床疗效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21, 27(25):136-137. doi:  10.3969/j.issn.1009-4393.2021.25.057
    [18] 王慧慧.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用药规律探讨[D].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
    [19] FAY K T, FORD M L, COOPERSMITH C M. The intestinal microenvironment in Sepsis[J]. 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Basis Dis, 2017, 1863(10 Pt B): 2574-2583.
    [20] 夏露露, 吴晋兰. “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 27(10):34-35.
    [21] 周雯, 万建国, 邬叔兵, 等. 大黄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研究[J]. 江西医药, 2021, 56(2):156-158. doi:  10.3969/j.issn.1006-2238.2021.02.010
    [22] SHANG L R, LIU Y H, LI J X, et al. Emodin protects Sepsis associated damage to 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through the VDR/Nrf2/HO-1 pathway[J]. Front Pharmacol,2021,12:724511. doi:  10.3389/fphar.2021.724511
    [23] 贾合磊, 卢长青, 袁彬, 等. 大黄提取物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Keap1/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J]. 药物分析杂志, 2021, 41(6):979-985. doi:  10.16155/j.0254-1793.2021.06.06
    [24] 陈敏, 王倩. 大承气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脓毒症伴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36(S1):20-22,102.
    [25] 谭鑫, 吴康.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监护室脓毒症伴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 28(14):76-78.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0.1437
    [26] 徐洁如, 来志超. 大黄附子汤治疗脓毒症伴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21, 53(4):29-32. doi:  10.13457/j.cnki.jncm.2021.04.007
    [27] 杨洁, 胡云霞, 白宇. 脓毒症中“瘀热”病机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 2016, 25(5):939-940. doi: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5.062
    [28] 阮怀文, 郭氏清水, 孟静岩. 浅议《沈菊人医案》“气为血帅”理论的运用[J]. 天津中医药, 2019, 36(6):615-616.
    [29] 任超, 姚人骐, 王丽雪, 等. 血必净注射液及其组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和生存率影响的比较研究[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10):1198-1202. doi:  10.3760/cma.j.cn121430-20210225-00291
    [30] WANG Y P, GUO Y, WEN P S, et al. Three ingredients of safflower alleviate acute lung injury and inhibit NET release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J]. Mediators Inflamm,2020,2020:2720369.
    [31] WANG X T, PENG Z, AN Y Y, et al. Paeoniflorin and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in xuebijing injection attenuate Sepsis-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 and inhibit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production[J]. Front Pharmacol,2020,11:614024.
    [32] 李兵, 段宝民, 乔永红, 等. 丹参多酚酸盐对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凝血功能的影响[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33(3):201-203. doi:  10.15991/j.cnki.41-1361/r.2014.03.023
    [33] MEI L Y, HE M H, ZHANG C Y, et al. Paeonol attenuates inflammation by targeting HMGB1 through upregulating miR-339-5p[J]. Sci Rep,2019,9(1):19370. doi:  10.1038/s41598-019-55980-4
    [34] 宋立人. 现代中药学大辞典[Z].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5] 吴峥嵘, 李渊, 郝素英. 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模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J]. 中医学报, 2021, 36(12):2648-2653.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1.12.547
    [36] 刘子璇, 刘文丽, 郝浩, 等. 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医急症, 2022, 31(2):218-221,232. doi:  10.3969/j.issn.1004-745X.2022.02.007
    [37] 何涛涛, 曹樟全, 张洪波. 生脉注射液联合超声指导下液体复苏治疗脓毒性休克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21, 53(20):74-78. doi:  10.13457/j.cnki.jncm.2021.20.019
    [38] 张振波, 徐秋萍. 人参皂苷Rg1联合抗生素治疗小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1(3):371-375.
    [39] 黄敏, 陶星宇, 贾宝辉, 等. 人参皂苷Rb1调控内质网应激对脓毒症小鼠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30):17-20,25.
  • [1] 邵尉, 袁妮, 刘叶, 于飞, 柳莹, 王峰.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8046
    [2] 张强, 李静, 刘越, 储晓琴.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制痂酊治疗Ⅱ度烧伤的作用机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7014
    [3] 段禹, 刘爱军.  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51-155, 17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8045
    [4] 陈莹, 许子华, 胡北, 崔亚玲, 高欢, 吴琼.  通便灵胶囊治疗便秘的药效与机制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1): 10-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08
    [5] 游飘雪, 陈兰, 施艺玮, 王辉, 晁亮, 洪战英.  脑胶质瘤微流控芯片模型的构建及中药半枝莲药效评价应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59-6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34
    [6] 向兴, 张慧卿, 张琪金, 刘银沁, 黄宝康.  飞机草中医药文献研究及其中药性能探讨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10019
    [7] 张紫璇, 高苑, 张利, 李佳莉, 徐希科, 祖先鹏.  中药防治急性肺损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79
    [8] 刘梦肖, 陈林林, 王彦, 张俊平.  中药苦参的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56-16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6053
    [9] 吴海韵, 杨甜, 张弛, 梁文仪, 苏娟.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7
    [10] 陈春娟, 郑志新, 李骊.  平喘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24-527, 53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5035
    [11] 唐淑慧, 凤美娟, 薛智霞, 鲁桂华.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所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5): 217-22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1029
    [12] 景凯, 杨慈荣, 张圳, 臧艺蓓, 刘霞.  黄芪甲苷衍生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小鼠的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5): 190-19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04
    [13] 孙丹倪, 黄勇, 张嘉宝, 王培.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无创诊断与药物治疗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0): 411-418.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49
    [14] 张晶晶, 索丽娜, 郑兆红.  89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抗感染治疗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6): 267-27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2039
    [15] 石晓萍, 吕迁洲, 李晓宇, 许青.  泊沙康唑对比伏立康唑经验治疗或诊断驱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霉菌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12-51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1050
    [16] 马兹芬, 许维恒, 金煜翔, 薛磊.  食管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6): 231-23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6008
    [17] 杨念, 张博乐, 张俊霞, 张振强.  一种中药组合物对ANIT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08-511, 51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5008
    [18] 夏哲炜, 曾垣烨, 朱海菲, 李育, 陈啸飞.  核磁共振磷谱法测定磷酸氢钙咀嚼片中药物含量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9): 399-401, 40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63
    [19] 赖立勇, 夏天爽, 徐圣焱, 蒋益萍, 岳小强, 辛海量.  中药青蒿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5): 203-210, 2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12
    [20] 宋泽成, 陈林林, 鲁仁义, 刘梦肖, 王彦.  脓毒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1): 457-460, 50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505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759
  • HTML全文浏览量:  4710
  • PDF下载量:  4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4-13
  • 修回日期:  2022-11-0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7-14
  • 刊出日期:  2023-02-25

中医药疗法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6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2124);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20S11902900)
    作者简介:

    凌忠毅,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Email:766818985@qq.com

    通讯作者: 王 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抗感染与抗炎药物药理学,Email:wangyansmmu@126.com
  • 中图分类号: R285

摘要: 脓毒症病机复杂,危及生命,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临床上多以抗生素、激素、机械通气等治疗为主,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策略,重点阐释了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扶正固本四种疗法,探讨了中医药疗法治疗脓毒症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临床脓毒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English Abstract

叶财发, 蔡跃辉, 曾棋平, 曹毅祥, 陈锦珊. 复方首乌藤合剂的总多糖含量测定及单糖组分分析[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0, 38(2): 161-16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8021
引用本文: 凌忠毅, 陈林林, 郉信昊, 王彦. 中医药疗法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2): 70-7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63
YE Caifa, CAI Yuehui, ZENG Qiping, CAO Yixiang, CHEN Jinshan. Determination of total polysaccharide content and analysis of monosaccharide components in the 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 mixtur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0, 38(2): 161-16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908021
Citation: LING Zhongyi, CHEN Linlin, XING Xinhao, WANG Yan.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sepsis treatment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2): 70-7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63
  •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机体反应失衡,继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1]。脓毒症是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是全球范围内感染致死的主要原因[2]。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多重耐药菌不断出现,脓毒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3-4],并以每年1.5%~13%的速率增长[5]。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肆虐,研究发现病毒性脓毒症是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6],这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脓毒症的认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们对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优势和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7]。中医没有对应脓毒症的概念,因此,根据不同的症状将脓毒症归为中医的温病、温毒和伤寒证型。本文针对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两大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学者对脓毒症的病机有不同的看法。刘清泉教授[8]认为脓毒症是因正气虚于一时,邪气暴盛而突发,这与《黄帝内经》[9]所记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思想不谋而合,当正气充盈的存在于体内时,病邪就难以侵袭机体,这也体现了正气对于机体的重要性。脓毒症病因分为外来之毒和内生之毒[10]。外来之毒包括外感六淫之邪;内生之毒指痰、热、瘀、毒等病理产物。外邪入侵加上内生毒邪积滞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致使络脉瘀滞,气血无法滋养脏腑则引起脏腑虚损、阳脱阴竭[11]。另一种被大多数学者认可的理论是王今达教授的三证三法理论[12],即毒热证与清热解毒法;瘀血证与活血化瘀法;急性虚证与扶正固本法。可以简单概述为毒邪入侵致使正邪争锋、正气亏损、毒邪阻塞于内、络脉受损、瘀血阻滞,最终致使正气亏虚不足以战胜邪气。临床上因正气是否充盈可以形成不同的转归,即正气尤盛者,见正邪交锋致使热毒炽盛;正气虚损至极,可见阴阳逆乱、厥脱之证。

    • 脓毒症在中医又称作热病、温病,由于热邪、温邪、火邪三者性质类似但又有所差异,可以概括为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温为热之微。热邪的产生大致可以分为阳气过度亢盛致使与阴精失衡转为热邪,痰浊、瘀血等久郁化火,或为情志所伤过极化火,或阴虚阳亢致虚热内生[13]。不管是何原因产生的热邪,最终为了维持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都应选择合适的清热药物。黄连解毒汤主要治疗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包括大热烦躁、热病吐血、神昏错语等症状。杨李旺等[14]发现黄连解毒汤可以有效降低脓毒症小鼠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并显著降低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从而减轻肝脏损伤、提升脓毒症小鼠存活率。有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经大柴胡汤治疗后,机体外周血中炎症因子含量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大幅下降,机体加速恢复[15]。清瘟败毒饮主要治疗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证,临床上常表现为身大热、口渴欲饮、性情狂躁、头痛等症状。而凉膈散主要治疗上中二焦积热,临床上常表现为面热头昏、谵语狂妄症状。清瘟败毒饮合凉膈散加减通腑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从而增强临床疗效[16]。犀角地黄汤也是清热解毒的方剂,适用于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病证。病人热扰心神,身热谵语,热伤血络则致出血,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治以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梁志奇等[17]发现脓毒症患者经犀角地黄汤治疗后,凝血功能障碍得到改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降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因此,在脓毒症的过度炎症反应期,合理应用清热解毒中药可以抑制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释放,降低炎症反应,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 腑气不通时脏腑应以通为顺,而造成腑气不通的因素包括燥屎、瘀血等有形之邪,还包括气滞、湿热等无形之邪阻塞肠道脏腑[18],从而出现发热、多汗、咳嗽痰黄、气促气喘、脘腹灼热疼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当出现上述症状时,脾胃已经受到了损伤。脾胃是保障机体能抵御外邪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当脾胃功能受损时肠道蠕动减缓,肠道内的细菌随着肠道的微环境改变传至其他脏器[19],引发机体的过度炎症最终导致脓毒症,这也与中医理论有胃气生,无胃气死相印证[20]。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的功效,是泻下药的代表类药物。有研究发现大黄能够有效调节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促使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提高临床疗效[21]。而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可以通过抗氧化VDR/Nrf2/HO-1途径改善肠道黏膜屏障损伤[22]。研究发现大黄提取物干预后的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释放和肾组织细胞凋亡减少,急性肾损伤得到改善[23]。大承气汤为寒下的重要方剂,方中大黄作为君药具有泄热通便,荡涤胃肠的功效,主治阳明腑实之证。陈敏等人[24]发现大承气汤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损伤,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此外谭鑫等人[25]发现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可显著改善患者肠道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徐洁如等[26]发现运用大黄附子汤,可以有效改善脓毒症伴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症状,且效果显著。因此,通里攻下法可以在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时发挥较好的效果,达到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功能障碍、改善病情的目的。

    • 有学者认为脓毒症的发生始终与瘀血有密切关系[27]。中医认为血为气之帅,气为血之母,这句话可以概括气与血的关系,一是指气存在于血液之中而行血,二是指气的化生以血为物质基础,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气存在于血液之中[28]。正气不足导致运行血液无力,血行不畅最终导致瘀血。另一方面外来毒邪侵袭机体时,会阻滞气机,气机阻滞血流不畅则形成瘀血。现代中医治疗脓毒症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是血必净注射液,在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将其列为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推荐治疗药物。血必净注射液在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研制而成,包括五种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溃散毒邪等功效。既往研究发现血必净注射液及其组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有效改善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障碍,提高生存率[29]。Wang等 [30]发现血必净注射液中的红花黄色素A、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无水黄色素B均可以抑制内毒素诱导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的水平,并抑制佛波酯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释放,从而对内毒素血症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Wang等[31]发现血必净注射液中的芍药苷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以通过抑制IL-6及IL-1β的产生来调节脓毒症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改善脓毒性休克。研究显示超过50%的脓毒症患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其预后与血小板的减少程度密切相关。李兵等[32]发现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缓解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出现。牡丹皮是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Mei等[33]发现牡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丹皮酚可以通过上调miR-339-5p表达来减轻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IKK-β介导的炎症,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脓毒症小鼠肾脏并提高存活率。因此,活血化瘀法不仅可以改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脓毒症病死率。根据脓毒症不同时期的辩证分型,笔者认为在脓毒症早期毒热内盛阶段可以加入凉血化瘀的中药,瘀象明显时,加入强效的赤芍、桃仁等化瘀解毒,出现正气亏虚致瘀时加入当归、生地等养血活血[34]

    • 传统医学视正气为机体的防护壁垒,正气的充盈水平直接决定了机体在感受外邪时是否会发病。正气强盛时,即使感受了外邪,机体中的正气也能驱邪外出,这正是《黄帝内经》[10]中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然而,当正气虚损恰逢感染邪气,机体会变得无力抗邪,毒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阻塞气机,致使气机逆乱,机体气血脏腑功能失常最终发展为脓毒症。脓毒症本质上属于本虚标实证,运用扶正固本的方法有助于抵御外邪,预防病情发展,调和阴阳。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是扶正固本的代表方剂。有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能够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缓解脓毒症小鼠的脾脏功能损伤和免疫抑制[35]。另一项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还可以抑制炎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过量表达,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氧合,减轻脓毒症大鼠肺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36]。此外有研究发现生脉注射液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高重症脓毒症患者的存活率[37]。作为名贵补气药材的人参,其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可以降低脓毒症小鼠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38-39]。脓毒症属于本虚标实证,正气虚于一时而无力抗击外邪,因此,在脓毒症各阶段适时的使用扶正固本药物有助于恢复机体的正气,调和阴阳,改善机体状态,利于康复。

    •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涵盖了全身过度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组织损伤、免疫抑制等多方面,最终导致机体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与此相符,中医药研究发现,脓毒症的病因病机与毒、热、瘀、虚等多个方面息息相关。根据脓毒症证型的不同,病机的着眼点也有所差别。临床上中医药疗法治疗脓毒症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扶正固本四种策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脓毒症患者个体差异大、证型复杂,不同专家对脓毒症的认识尚存在分歧,脓毒症的中医诊治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与此同时,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药物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样、有效成分含量存在不确定性,中药治疗脓毒症难以实现标准化。我们有必要对脓毒症的辨证论治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形成统一治疗标准,利用现代技术明确中药抗脓毒症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为中医药疗法广泛用于抗脓毒症奠定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3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