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来,肺癌发病率高,且病死率快速增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国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82.8万人,死亡病例65.7万人[1]。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主要的肺癌类型,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5%以上,病理分型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最常见[2]。由于持久的临床反应和生存益处,目前,针对PD-1/PD-L1抗体的免疫治疗是NSCLC患者一线或后续治疗的优先选择[3]。但免疫治疗根据其作用机制,其产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也不可避免。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4]中,任何级别、1~2级、3~5级的发生率分别为43.3%、40%、3%。其中,需要药物干预的严重的irAEs的比例在0.5%~13%[5]。在NSCLC免疫治疗患者中,发生irAE的个体差异较大,这可能与患者的中医体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鲜有这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横断面方法,旨在探索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的NSCLC患者中医体质与irAEs的相关性,以期为后期精准预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依据。
-
本研究共选取了138例患者,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NSCLC患者。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其病理学及影像学诊断为NSCLC;②治疗中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静滴前后无其他辅助治疗;③治疗前血检验(血常规、肝肾功能、内分泌相关指标)及心电图均正常,无重要器官的严重器质性疾病;④听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均正常;⑤研究对象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无法配合者;②精神障碍性疾病无法配合者;②患有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③伴随严重心、脑等器质性疾病;④未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或治疗期间还接受其他治疗方法者。
-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①一般资料调查表:采用的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身份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过敏史、家族史、婚姻状况等)及疾病相关信息(疾病治疗情况、基因检测情况、组织类型、疾病分期等)。②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6]判定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该量表由王琦等[7]编制。判断患者属于9种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具体亚型。③《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随访记录册》:该调查表为自行设计,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4.03版制定[8],重点判断主要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皮疹、瘙痒、疲乏、腹泻的发生及分级情况,观察时间为治疗后1~21 d。④自我感受日记:患者通过每天写日记的形式记录自我感受,时间为治疗后1~21 d,具体记录不良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9]。研究者结合随访记录册及患者记录的日记,综合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bar x $ ±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采用K-W检验分析irAEs在中医体质中的差异,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非参数检验的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本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38例,随访中,放疗2例,靶向治疗3例,中药治疗5例,通信失访5例,未按时进行常规检查者10例,随访期间增加化疗治疗的3例,最终纳入110例患者,失访率20.28%。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以平和质48例(43.64%)为主,偏颇体质中,阳虚质30例(27.27%)、气虚质20例(18.18%)、阴虚质12例(10.91%),见表1。中医体质判定为唯一性,每位患者仅判断主要的一种中医体质。本研究中,对于患者存在兼有其他体质或其他体质倾向的现象,以中医体质转化分得分最高的类型判定为相应的中医体质类型,不考虑兼有其他中医体质类型。第一个治疗周期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以疲乏和腹泻最常见,疲乏的发生率最高(90.0%),其严重程度最低,均为 1~2级,皮疹、瘙痒、腹泻偶有较严重情况发生,严重程度3级。疲乏发生的高峰期为4~8 d,持续时间为5~8 d。皮疹发生的高峰期为 4~14 d,持续时间为 5~10 d。瘙痒症发生的高峰期为 4~11 d,持续时间为 6~9 d。腹泻发生的高峰期 2~7 d,持续时间为 5~7 d。结果显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无规律,可能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停止后的任何时间发生。
表 1 NSCLC免疫治疗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项目 例数 百分比(%) 项目 例数 百分比(%) 项目 例数 百分比(%) 性别 家庭年收入(万元) 饮酒史 男 86 78.18 <6 17 15.45 无 24 21.82 女 24 21.82 6~10 13 11.82 有 86 78.18 年龄 10~20 22 20.00 家族肿瘤史 ≤60 68 61.82 >20 58 52.73 无 98 89.09 >60 42 38.18 吸烟史 有 12 10.91 文化程度 无 17 15.45 肿瘤组织类型 小学 23 20.91 有 93 84.55 腺癌 16 14.55 初中 24 21.82 吸烟指数* 鳞癌 80 72.73 高中 41 37.27 ≤400 10 9.09 其他 14 12.73 大专及以上 22 20.00 400~1 000 76 69.09 基因检测结果 职业 >1 000 24 21.82 PD-L1≥50% 14 12.73 自由职业 4 3.64 过敏史 1%≤PD-L1≤49% 84 76.36 农民 22 20.00 无 98 89.09 PD-L1<1%或未知 12 10.91 工人 26 23.64 有 12 10.91 手术治疗史 事业单位 12 10.91 肿瘤分期TNM 有 12 10.91 退休 46 41.82 Ⅰ期 29 26.36 无 98 89.09 婚姻状况 Ⅱ期 71 64.55 化疗史 已婚 102 92.73 Ⅲ期 10 9.09 有 72 65.45 其他 8 7.27 Ⅳ期 0 0.00 无 28 25.45 注:*吸烟指数计算公式: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年数。 -
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在免疫治疗第一个周期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疲乏的发生情况在各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气虚质的中医体质与平和质、阴虚质两种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体质的疲乏情况两两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疲乏症状在平和质体质中发生率相对较低,在气虚质中发生率最高,见表2、表3。
表 2 NSCLC患者疲乏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
不良反应类型 中医体质类型 统计量 矫正后P值 疲乏 平和质-阴虚质 −4.490 1.000 平和质-阳虚质 −16.598 0.119 平和质-气虚质 −30.490 <0.001 阴虚质-阳虚质 12.108 1.000 阴虚质-气虚质 26.000 0.027 阳虚质-气虚质 −13.892 0.433 皮疹 平和质-阴虚质 −4.792 1.000 平和质-气虚质 −5.325 1.000 平和质-阳虚质 −36.575 <0.001 阴虚质-气虚质 0.533 1.000 阴虚质-阳虚质 31.783 0.005 阳虚质-气虚质 31.250 <0.001 瘙痒 平和质-气虚质 −0.650 1.000 平和质-阳虚质 −18.117 0.009 平和质-阴虚质 −49.917 <0.001 气虚质-阳虚质 17.467 0.028 气虚质-阴虚质 −49.267 <0.001 阳虚质-阴虚质 −31.800 <0.001 腹泻 平和质-气虚质 −7.762 1.000 平和质-阴虚质 −17.062 0.423 平和质-阳虚质 −35.296 <0.001 气虚质-阴虚质 −9.300 1.000 气虚质-阳虚质 27.533 0.007 阴虚质-阳虚质 18.233 0.526 表 3 疲乏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间的Krruskai-Wallis H 秩和检验
类别 例数 疲乏发生情况及分级 H P值 疲乏例数(%) 1级 2级 平和质 48 40(83.33) 37 3 25.50 <0.001 阳虚质 20 19(95.00) 13 6 气虚质 30 29(96.67) 12 17 阴虚质 12 11(91.67) 10 1 -
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免疫治疗第一个周期内,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症状皮疹的发生情况在各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体质的皮疹情况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阳虚质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体质的皮疹情况结果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体质中平和质多不发生皮疹不适,阳虚质更易发生皮疹症状,详见表2、表4。
表 4 皮疹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间的Krruskai-Wallis H 秩和检验
类别 例数 皮疹发生情况及分级 H P值 皮疹例数(%) 1级 2级 3级 平和质 48 8(16.67) 6 2 0 28.77 <0.001 阳虚质 20 16(80.00) 9 6 1 气虚质 30 8(26.66) 6 2 0 阴虚质 12 2(16.67) 1 1 0 -
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在免疫治疗第一个周期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瘙痒的发生情况在各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分布存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平和质和气虚质两种中医体质比较外,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质多不发生瘙痒,气虚质和阴虚质更易发生瘙痒,详见表2、表5。
表 5 瘙痒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间的Krruskai-Wallis H 秩和检验
类别 例数 瘙痒发生情况及分级 H P值 瘙痒例数(%) 1级 2级 平和质 48 1(2.08) 1 0 60.55 <0.001 阳虚质 20 7(35.00) 5 2 气虚质 30 18(60.00) 1 17 阴虚质 12 8(66.67) 7 1 -
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在免疫治疗第一个周期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腹泻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分布存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阳虚质与平和质以及气虚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阴虚质中医体质多不发生腹泻,阳虚质更容易发生腹泻不适,详见表2、表6。
表 6 腹泻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间的Krruskai-Wallis H 秩和检验
类别 例数 腹泻发生情况及分级 H P值 腹泻例数(%) 1级 2级 3级 平和质 48 18(37.5) 16 2 0 21.44 <0.001 阳虚质 20 18(90.00) 10 6 2 气虚质 30 14(46.67) 9 5 0 阴虚质 12 8(66.67) 6 2 0 -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多器官,本研究聚焦最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疲乏、皮疹、瘙痒及腹泻)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
本研究结果显示,疲乏在平和质患者中发生比例相对不高,在气虚质体质患者中多发生,其严重程度较轻。气虚质易发生疲乏,与高小月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有研究显示,疲乏在平和质、气虚质患者更常见,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疾病种类、治疗方法等存在差异有关。中医认为,气虚质本身主要表现为疲乏、精神不振,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疲乏症状一致[10]。阳虚质,津液气血运行、温化皆不畅,脏腑功能减弱,气血生化不足,一则肌肤失养,二则血虚生风;且阳气虚则卫气必受影响 [11]。血虚后容易出现疲乏症状。免疫治疗后,激活免疫机制,机体消耗增大,所以气虚质和阳虚质患者更容易出现疲乏。因此,气虚质和阳虚质的NSCLC患者可通过中医调节改善体虚、气虚,同时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给予针对性的认知干预、运动干预、睡眠干预及饮食干预,从而降低免疫治疗后的疲乏。
-
平和质多不发生皮疹,阳虚质更易发生皮疹,多为1级严重程度。阳虚质人群较虚弱,容易感受风、寒,且易受湿邪,邪气内郁于营,气血运行不畅,滞于肌表[12]。这种体质的患者下有寒而虚阳上浮,且气血不通,运行不畅,在体能、代谢上与其他体质比较处于偏低状态,可能会影响皮肤水分的丢失,水分经表皮失水率较高[13],因此更易发生皮疹。因此,阳虚质的患者要早期做好宣教,加强认知干预,嘱其密切关注皮肤变化,早发现早干预。比如做好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干燥;禁止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护用品及热水;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选择棉质的衣服和用品;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适当运动;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遵医嘱用药等[14]。
-
平和质多不发生瘙痒,气虚质和阴虚质更易发生瘙痒,多为2级严重程度。气虚质患者脾肾阳虚症状较多,元气不足,肌肉松软不实,不耐受风、寒、暑、湿邪。如《外经微言》中云:“阳气出于卫气,阴气出于营气。卫气不足,则卫外不行,邪气易侵,尤以风邪为主,风入腠理,则见瘙痒”[11]。而阴虚质患者体内津液及精血缺少,皮肤易感性增加,瘙痒更易发生。因此,气虚质和阴虚质患者更需做好干预措施,可早期适当使用清热止痒的天然或中草药制剂,以降低瘙痒对舒适度的影响,同时做好患者指导,密切观察,及早干预。
-
阴虚质多不发生腹泻,阳虚质更易发生腹泻,多为1级严重程度,偶见3级严重程度。阳虚质体内寒冷,不能保障体内肠胃的温暖,也不能御外部风寒[15],且免疫治疗药物系凉性,则极易发生腹泻。因此,阳虚质患者在用药后要注意腹部保暖,减少食用寒性食物[16],密切观察粪便性、质、量,必要时早期干预,及时补充食物及电解质,避免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14]。
-
疲乏、皮疹、瘙痒、腹泻的发生与中医体质有关,气虚质和阳虚质更易发生疲乏;阳虚质更易发生皮疹;气虚质和阴虚质更易发生瘙痒;阳虚质更易发生腹泻。平和质的NSCLC患者不易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笔者此次未进行多中心研究,后期将扩大范围进行深入研究,持续追踪不同严重程度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纳入更多免疫治疗药物,并对照研究与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比较,为肺癌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及早干预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
Correlation between immune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pembrolizumab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
摘要:
目的 探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初次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110例,在首次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随访记录册》和患者记录的《自我感受日记》,对患者的中医证候和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4种中医体质较多:平和质48例(43.64%),偏颇体质中,阳虚质30例(27.27%)、气虚质20例(18.18%)、阴虚质12例(10.91%)。气虚质和阳虚质更容易发生疲乏,阳虚质更易发生皮疹;气虚质和阴虚质更易发生瘙痒;阳虚质更易发生腹泻;平和质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易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结论 中医体质与irAEs相关,可从中医体质方面预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早期干预不良反应。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mmune related adverse (irAEs) reaction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pembrolizumab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nstitu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for the first time were selected. When receiving pembrolizumab immunotherapy for the first time, a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 TCM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and judgment scale, an immune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 follow-up record book, and a patient's self-perception diar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TCM syndrom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Amo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here were more than four TCM constitutions, with 48 cases (43.64%) having a calm constitution, 20 cases (18.18%) having a biased constitution, 30 cases (27.27%) having a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and 12 cases (10.91%) having a yin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Qi deficiency and Yang deficiency were more prone to fatigue, while Yang deficiency was more prone to rash; Qi deficiency and Yin deficiency were more prone to itching; Yang deficiency was more prone to diarrhe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mild constitution were less prone to immune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TCM constitution is related to irAEs, which could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immune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CM constitution and intervene in adverse reactions early. -
药物利用研究(DUR)是促进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的重要手段[1]。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作为评价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金标准,在外推至日常诊疗环境时往往面临挑战。作为RCT的重要补充,真实世界研究(RWS)考察日常诊疗环境中产生的真实世界数据(RWD),注重评价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药物利用研究的热点[2]。RWS着眼于应用到医疗实践环境中,大大缩短了试验周期、降低了成本,真实世界实效性临床研究更加易于获取全面的病例数据,使其结果更具有可靠性及可行性[3]。应当正确认识两者关系,将两者作为互补且相辅相成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为药物利用评价和监管评价等方面提供循证支持[4-7]。
随着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高速发展以及高新传感器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探索运用,使得逐步精准化、数字化患者的各项检查及健康诊疗数据成为现实,并进一步完善患者诊疗、实验室检查以及用药信息等全生命周期的医疗记录,且便于追溯及交互关联[2]。尽管数据库技术及大数据挖掘服务于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研究成为现实,但应用于DUR尚缺乏具体的技术指导方案、自然流程等。本研究借鉴国内外RWS在药品器械上市后适应证开发及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做法,梳理DUR中RWS有效技术手段和方法路径,为RWS更好的服务于DUR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相关概念
DUR是按照预定的标准,评价、分析和解释一个给定的医疗卫生制度下药物利用的模式、质量、影响因素和结果,着重于药物的市场销售、分配、处方和使用情况,强调由此产生的医疗、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结果。广泛应用于药物流行病学、抗菌药物管理、药物监测、药物警戒等方面的研究。2020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指导原则(试行)》[8],对RWD、真实世界证据(RWE)以及RWS等概念做了相关阐述[8-9]。RWS作为实现从RWD到RWE的有效手段,是连接两者的桥梁[10]。然而,大规模的数据并不一定就能产生有价值的证据,只有通过适用性评估的RWD、分析得出医疗产品的使用和潜在收益或风险的临床证据时才有可能使数据转变为证据[11-12]。数据适用性即从数据使用者角度出发,评价数据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程度[13],强调数据质量在开展相应RWS方面的可应用程度[14]。
2. 真实世界药物利用研究现状
2.1 真实世界研究与药物利用研究结合现状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14年起就陆续出台多项措施,支持RWS用于医疗器械评价、药物审评、研发及监管决策,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制度,并联合高校、医联体推进多项试点工作的开展,出台了《真实世界研究支持儿童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技术指导原则(试行)》[15]等法规文件以推进RWS。目前RWS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①药物治疗效果[16-17],RWS在药物疗效、不良事件、安全可靠方面的结果研究,以满足药物对人类临床应答的解释以及推广方面应用;②指南或临床实践[18-20],国内外权威的指南是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依据,RWS也可用于协助制定和修订患者治疗方案,而RWE有利于指南更加科学性和具有实践性。此外,RWS还可以用于协助政府部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的制定;③经济效益[21-23],RWS应用于卫生经济学中筛选研究和治疗选择等方面,帮助医师制定最优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提供合理的经济成本。此外,RWS在帮助制定个性化医疗政策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2.2 真实世界研究体系现状
国际上,随着药品审评和监管标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视RWS,目前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研究体系,比如美国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结局研究所(PCORI)和欧盟临床试验公共注册和结果数据库(EUPAS)。RWS主要集中于:①在研究用药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②在疾病的发病风险评估、医疗健康保险的应用。目前国内的RWS主要涉及:①在中医方面的应用研究[24-26],包括中药的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研究;②基于医院信息数据库疾病及其合并疾病的用药特征的分析;③在医疗大数据及循证医学方面的应用[27-29]。
RWS的研究设计和方法学也不断完善,近年来不少国家或国际组织都陆续出台关于RWS的指南以及指导原则,提高了RWS的质量和可靠性,比如美国 FDA[30-31]、欧洲EMA[32],英国NICE[33]。
3. 真实世界研究在药物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3.1 真实世界药物利用研究的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研究问题
RWS收集真实诊疗数据或者基于已经存在的研究型数据库或数据研究平台,建立登记数据库,针对具体研究问题,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开展数据分析,从而回答验证假设[34-36]。RWD通常来自于以上一个或多个数据库,包含需要主动收集的数据以及常规诊疗行为产生的临床数据。随着医学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一些研究型数据库或数据研究平台也逐步拓展,目前,国内外利用公共数据库如SEER、MIMIC等进行相关研究已成为RWS的重要发展方向。
RWS通常基于研究目的建立研究数据库或数据集,研究要素一般包含目标患者人口学特征、用药信息、门诊、住院信息、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与结局,以及其他研究目的所涉及到的临床治疗、护理、手术处置等信息。如果数据来自多个不同数据库,还必须通过如患者身份证号码、住院号/检查号、姓名等患者唯一标识码进行辨识和数据关联。如果研究的资料内容涉及到患者的个人信息等情况,还要注意取得伦理学审核以及保护患者隐私[37-41]。真实世界DUR的药品数据通常通过ATC编码来规范,采用用药依从性,限定日剂量(DDD)、平均治疗天数(ATD)、总DDD数、处方年费用等DUR指标[42]。基于药物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经济学和药物政策、多个疾病和多个治疗方案的复杂病情分析是当前真实世界药物利用研究的一个热点。
RWS作为一项非随机、开放性、不使用安慰剂的研究。为了挖掘真实的临床医疗环境产生的诊疗数据,应把质量控制作为全局指标来进行把握,并从研究伊始就建立起全面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并严格遵守。同时,在研究中详细记录异常情况[43],还要注意数据清洗以及混杂因素的控制,如此才能保证研究证据的质量及等级[44]。
3.1.2 研究人群及纳排标准
RWS人群纳入条件较为宽松,但仍在研究中需要明确与研究目的相关或可能影响研究的因素,以及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研究时间段和制定日期。研究通常通过WHO国际疾病分类(ICD-9/10)筛选研究人群。研究人群通常为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药物使用者(罕见病、孕妇、儿童等)以及患有多种疾病的复杂病例或有多种伴随症状的人群。有时候为解决研究对象以往接受过某种治疗措施可能导致的选择偏倚,还需要考虑遵照首次用药人群的设计[45]。最后,研究者需谨慎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免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外推。
研究者应当严格参照PICOTS原则明确的6个关键点(总体、干预、比较对象、结果、时间和场所),同利益相关者一同提出针对研究问题可利用的科学方法[46]。
3.1.3 真实世界药物利用研究设计
观察性研究设计是RWS中广泛使用的设计类型之一[44],常见的有前瞻性观察研究[47]、回顾性队列研究[18,48]、Meta分析[49]等。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可以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和样本来源,通常需要开展大规模、跨学科的合作,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RWS设计时要结合研究目的来具体确定研究要素,综合考虑年龄、混杂偏倚和特殊人群、药品ATC编码,以及病历等非结构化数据。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定义问题:在研究开始之前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变量和数据采集方式。需要考虑研究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意义。②研究设计:根据定义的问题,制定设计方案。明确设计类型、样本容量、数据采集方式、结局指标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等。③招募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并依照这些标准进行样本招募。④数据收集和管理:采集所需的研究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规范化、清洗、质量控制和审查等处理。⑤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生存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⑥结果解释和推广:将研究结果进行整合、解释和推广,发表研究报告和文章,向目标受众,如医师、政策制定者、患者和公众等,传达研究结论和建议。
3.1.4 特征变量及评价指标
RWS设计阶段应该充分了解现有数据的优缺点,并恰当合理的定义并描述暴露因素,尽可能的收集与暴露相关的特征指标。RWS结局指标是评估一种治疗或干预措施在真实医疗实践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相关临床和经济结果的指标。
通常有以下几种结局指标:①主要疗效结局:主要的成果、结果或效果指标。例如,治疗效果、复发率、临床终点事件;②次要疗效结局:主要疗效结局之外的其他疗效结果或事件。如总体存活率(OS)、无进展生存期(PFS)、无病生存期(DFS)、疾病进展时间(TTP)、治疗失败时间(TTF)、死亡率,住院时间等[50];③安全性结局[12,51]:一般采用药物不良反应(ADR)、不良反应发生率(IRs,通常以1000人/年表示)[12]、危险性信号、药物相互作用等;④经济学结局[52-53]:包括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用评估、日均费用、医疗保险、社会资源利用及患者的自付费用等。
选取结局指标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进行目标导向和可行性评估。常规首选应该是临床意义明确和易于全面评估的主要疗效结局,同时可以考虑次要疗效结局和安全性结局作为辅助评估。为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和成本并获得系统的经济评估结果,相关经济学方面的评价指标也应该考虑进来。
3.2 统计及敏感性分析
通常对目标患者群体和治疗模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各分类变量的频率、百分比,以及在连续区间尺度上测量的变量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及范围,有学者应用Kaplan-Meier(KM)生存函数进行相关生存分析[54]。针对研究目标确定分析要素,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等,对治疗结局、暴露因素、协变量数据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校正分析。由于所有研究结果基于假设提出,而这些假设往往是推论真实性的依据。研究者需对数据的局限性和问题本质有清晰认识,研究过程中对假设进行调整,评价观察结果对特定假设的敏感度或方向大小上的一致性。
3.3 混杂因素及偏倚控制
3.3.1 混杂因素
RWD来源包含电子病历、医保数据库、生命体征记录、医学图像等,存在许多复杂的混杂因素。混杂因素可能的类型包括个体基线特征、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医疗诊断和治疗、环境因素。常见的混杂控制策略包括随机对照、匹配分析、协变量校正、倾向值和剂量反应模型等。除此之外,在实施RWS时,还要注意有代表性的样本选择,对数据质量和分析偏倚进行评估和控制,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论。
3.3.2 偏倚控制
RWS是在真实临床环境下进行的研究,目标人群的治疗措施因非随机分配影响内部真实性,虚弱个体治疗措施与结局之间的关联性等,使得其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这些偏倚可能影响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常见的偏倚类型包括选择性偏倚、信息偏倚[55]、报告偏倚、记忆偏倚等,常见的偏倚控制方法有模拟试验、设计分层、倾向值匹配、重复量表、级联分析等。
4. 展望
真实世界DUR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物评价方法,可将从真实世界环境下收集和分析的大量数据利用起来,通过实效性、回顾性研究使得过往产生的既有诊疗数据进一步提炼成RWE而二次利用。通过研究分析获得的循证医学证据,可以为DUR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帮助优化药物使用、个体化医疗、提高患者结局、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学的健康发展;也可采用前瞻性研究大样本或特殊人群,为其更好、更安全有效用药提供证据。
同时,RWS也是评价药物滥用的有效手段。随着大数据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RWS将会成为药物治疗效果、患者治疗策略和临床实践方面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将不断地推动医药的创新、优化和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RWS是一项复杂的研究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统计、数据挖掘和医学知识背景,同时也面临着数据质量、缺失值、样本匹配和结果影响因素多等问题。因此,在实施RWS时,需要有效的科学设计、广泛报告,同时进行敏感度分析和可能存在的偏差分析,为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支持。
-
表 1 NSCLC免疫治疗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项目 例数 百分比(%) 项目 例数 百分比(%) 项目 例数 百分比(%) 性别 家庭年收入(万元) 饮酒史 男 86 78.18 <6 17 15.45 无 24 21.82 女 24 21.82 6~10 13 11.82 有 86 78.18 年龄 10~20 22 20.00 家族肿瘤史 ≤60 68 61.82 >20 58 52.73 无 98 89.09 >60 42 38.18 吸烟史 有 12 10.91 文化程度 无 17 15.45 肿瘤组织类型 小学 23 20.91 有 93 84.55 腺癌 16 14.55 初中 24 21.82 吸烟指数* 鳞癌 80 72.73 高中 41 37.27 ≤400 10 9.09 其他 14 12.73 大专及以上 22 20.00 400~1 000 76 69.09 基因检测结果 职业 >1 000 24 21.82 PD-L1≥50% 14 12.73 自由职业 4 3.64 过敏史 1%≤PD-L1≤49% 84 76.36 农民 22 20.00 无 98 89.09 PD-L1<1%或未知 12 10.91 工人 26 23.64 有 12 10.91 手术治疗史 事业单位 12 10.91 肿瘤分期TNM 有 12 10.91 退休 46 41.82 Ⅰ期 29 26.36 无 98 89.09 婚姻状况 Ⅱ期 71 64.55 化疗史 已婚 102 92.73 Ⅲ期 10 9.09 有 72 65.45 其他 8 7.27 Ⅳ期 0 0.00 无 28 25.45 注:*吸烟指数计算公式: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年数。 表 2 NSCLC患者疲乏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
不良反应类型 中医体质类型 统计量 矫正后P值 疲乏 平和质-阴虚质 −4.490 1.000 平和质-阳虚质 −16.598 0.119 平和质-气虚质 −30.490 <0.001 阴虚质-阳虚质 12.108 1.000 阴虚质-气虚质 26.000 0.027 阳虚质-气虚质 −13.892 0.433 皮疹 平和质-阴虚质 −4.792 1.000 平和质-气虚质 −5.325 1.000 平和质-阳虚质 −36.575 <0.001 阴虚质-气虚质 0.533 1.000 阴虚质-阳虚质 31.783 0.005 阳虚质-气虚质 31.250 <0.001 瘙痒 平和质-气虚质 −0.650 1.000 平和质-阳虚质 −18.117 0.009 平和质-阴虚质 −49.917 <0.001 气虚质-阳虚质 17.467 0.028 气虚质-阴虚质 −49.267 <0.001 阳虚质-阴虚质 −31.800 <0.001 腹泻 平和质-气虚质 −7.762 1.000 平和质-阴虚质 −17.062 0.423 平和质-阳虚质 −35.296 <0.001 气虚质-阴虚质 −9.300 1.000 气虚质-阳虚质 27.533 0.007 阴虚质-阳虚质 18.233 0.526 表 3 疲乏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间的Krruskai-Wallis H 秩和检验
类别 例数 疲乏发生情况及分级 H P值 疲乏例数(%) 1级 2级 平和质 48 40(83.33) 37 3 25.50 <0.001 阳虚质 20 19(95.00) 13 6 气虚质 30 29(96.67) 12 17 阴虚质 12 11(91.67) 10 1 表 4 皮疹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间的Krruskai-Wallis H 秩和检验
类别 例数 皮疹发生情况及分级 H P值 皮疹例数(%) 1级 2级 3级 平和质 48 8(16.67) 6 2 0 28.77 <0.001 阳虚质 20 16(80.00) 9 6 1 气虚质 30 8(26.66) 6 2 0 阴虚质 12 2(16.67) 1 1 0 表 5 瘙痒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间的Krruskai-Wallis H 秩和检验
类别 例数 瘙痒发生情况及分级 H P值 瘙痒例数(%) 1级 2级 平和质 48 1(2.08) 1 0 60.55 <0.001 阳虚质 20 7(35.00) 5 2 气虚质 30 18(60.00) 1 17 阴虚质 12 8(66.67) 7 1 表 6 腹泻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间的Krruskai-Wallis H 秩和检验
类别 例数 腹泻发生情况及分级 H P值 腹泻例数(%) 1级 2级 3级 平和质 48 18(37.5) 16 2 0 21.44 <0.001 阳虚质 20 18(90.00) 10 6 2 气虚质 30 14(46.67) 9 5 0 阴虚质 12 8(66.67) 6 2 0 -
[1] ZHENG R S, ZHANG S W, ZENG H M,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J]. J Natl Cancer Cent, 2022, 2(1):1-9. doi: 10.1016/j.jncc.2022.02.002 [2] WILLIAMS T J, BENAVIDES D R, PATRICE K A, et al. Association of autoimmune encephalitis with combine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cancer[J]. JAMA Neurol, 2016, 73(8):928-933. doi: 10.1001/jamaneurol.2016.1399 [3] HUANG M Y, JIANG X M, WANG B L, et al.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PD-1/PD-L1 blockad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trategies and mechanisms[J]. Pharmacol Ther, 2021, 219:107694. doi: 10.1016/j.pharmthera.2020.107694 [4] 高小月, 侯黎莉, 顾芬, 等.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J]. 中医杂志, 2018, 59(18):1583-1587. [5] 徐晓婉, 唐淑慧, 张锚, 等.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常见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 47(8):1096-1101. [6] 王琦. 中医体质学: 2008[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7] 王琦, 朱燕波, 薛禾生, 等. 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3):12-14. [8]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 CTCAE) v4.03[S/OL]. (2010-06-14). [2018-01-10]. https://ctep.cancer.gov/protocolDevelopment/electronic_applications/ctc.htm#ctc 40. [9] 高小月.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 上海: 同济大学, 2018. [10] THOMPSON JA, SCHNEIDER BJ, BRAHMER J, et al. Management of Immunotherapy-Related Toxicities, Version 1[J].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9, 17(3):255-289. doi: 10.6004/jnccn.2019.0013 [11] 李佳凝, 高云逸, 尹秀平, 等. 从阳虚论治老年皮肤瘙痒症[J]. 北京中医药, 2019, 38(3):256-258. [12] SUZMAN D L, PELOSOF L, ROSENBERG A, et al. Hepatotoxicity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n evolving picture of risk associated with a vital class of immunotherapy agents[J]. Liver Int, 2018, 38(6):976-987. doi: 10.1111/liv.13746 [13] SZNOL M, POSTOW M A, DAVIES M J, et al. Endocri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and expert insights on their management[J]. Cancer Treat Rev, 2017, 58:70-76. doi: 10.1016/j.ctrv.2017.06.002 [14] 唐淑慧, 李丽, 侯黎莉. PD-1抑制剂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1, 41(3):720-725. [15] CHIEN P L, LIU C F, HUANG H T, et al.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ssociation model between metabolic syndrome, TCM constitution, and the guidance of medicated diet care[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21, 2021:5530717. [16] 罗辉, 李玲孺, 王琦. 气虚质与疾病的相关性: 基于332项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天津中医药, 2019, 36(7):625-630.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