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抗妇炎胶囊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单海静 赵青 王璐

单海静, 赵青, 王璐. 抗妇炎胶囊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7): 396-399, 40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56
引用本文: 单海静, 赵青, 王璐. 抗妇炎胶囊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7): 396-399, 40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56
ZHANG Dongmei, GAO Yingchun, HE Lei, CHEN Keming, LI Wenbin, WANG Rong, MA Huiping. Establishment of SLC6A4 gene silencing stable cell line in PC12 cells and the effect of SLC6A4 gene silencing on apoptosis of hypoxia PC12 cell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2, 40(5): 389-394, 46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5093
Citation: SHAN Haijing, ZHAO Qing, WANG Lu. Research progress on Kangfuyan capsules in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inflammation diseas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7): 396-399, 40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56

抗妇炎胶囊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56
详细信息

Research progress on Kangfuyan capsules in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inflammation disease

  • 摘要: 妇科炎症性疾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疾病,对女性受孕及生殖健康有直接影响。抗妇炎胶囊为苗族治疗气阻瘀血症的经典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燥湿等功效,可显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修复组织损伤,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蕴结下焦所致的盆腔炎、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等症。对抗妇炎胶囊在妇科炎症疾病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术后基本药物治疗包括抗栓、抗心肌缺血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等,其中PCI术后抗栓方案的选择尤其重要[1-2]。对于心脏瓣膜病,特别是瓣膜修补术后的抗栓方案的选择,各国指南推荐不尽相同,国内该领域尚缺乏充足的临床证据[3-4]。对于急性心梗后PCI支架术后合并三尖瓣修补术(瓣环)抗栓方案的选择更是缺乏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以指导医师用药。本文就1例心梗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抗栓方案进行用药指导,旨在为该类患者抗栓方案的选择提供合适的用药依据。

    患者,女性,72岁,2019年9月13日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遂于次日入院就诊。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年,无其他慢性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急诊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嚼服+替格瑞洛片180 mg口服,行急诊PCI术。冠脉造影结果:LAD近段于第一间隔支发出前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植入1枚药物支架至LAD近段。术后收治心血管内科进一步诊治。入院诊断: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②室间隔穿孔;③心功能Ⅳ级(Killip分级);④心源性休克;⑤冠心病;⑥高脂血症。

    9月14日考虑患者室间隔穿孔,心梗后机械并发症,立即至导管室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深静脉置管术,后心超检查提示室间隔穿孔(0.75 cm、0.46 cm),左室心尖部附壁血栓形成待排。9月15日患者转入心胸外科监护室。9月17日行室间隔穿孔修补+室壁瘤切除+三尖瓣成形术(爱德华30 mm三尖瓣成形环),术后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患者恢复良好。9月23日抗栓药物调整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10月12日患者出现胸闷,伴大汗淋漓,再次收治心胸外科,胸部CT示右侧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常规给予强心、利尿、抗感染、抗栓(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华法林)等对症支持治疗。10月23日复查CT示积液减少,转老年科继续治疗,抗栓方案为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片+华法林,另进行调脂稳斑、控制心室率、强心、利尿等治疗。10月25日临床药师查房建议,抗栓药物调整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11月1日患者无不适主诉,遂带药出院。此后,临床医师和药师电话随访,该患者自诉无不适症状。

    该患者首次入院后行PCI术支架植入术,根据《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2],行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12~36个月。2017年ESCDAPT指南[5]推荐,对于行PCI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考虑了缺血风险和出血风险后,可考虑替格瑞洛替代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目前新版指南对于替格瑞洛已为ⅠA类推荐。心血管内科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同时给予依诺肝素钠抗凝,抗栓方案选择合理。

    9月17日转入心胸外科行室间隔穿孔修补+室壁瘤切除+三尖瓣成形术(爱德华30 mm三尖瓣成形环)。术后给予患者抗栓方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依诺肝素钠抗栓治疗。临床药师查阅指南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只有二尖瓣以及主动脉瓣修补术后抗栓方案的指南,且抗栓药物的推荐意见有很大差别,未明确三尖瓣修补术后抗栓药物选择方案[4-5]。临床药师结合国内用药情况,针对三尖瓣成形术给予华法林抗凝,但考虑患者72岁高龄,三尖瓣瓣膜修补术内膜化速度慢,因此建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1.6~2.0,使用6个月。9月23日,调整抗栓方案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

    10月23日,患者转老年科继续治疗,医师考虑患者目前PCI术后1月余,且是心脑血管疾病极高危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同时给予华法林抗凝。临床药师查房指出抗栓方案不合理,《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2]不推荐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组成三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极大。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强效P2Y12受体拮抗剂,Husted等[6]研究表明,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进一步改善ACS患者的预后,总出血、大出血、轻微出血事件发生风险相对较高[7-8]。临床医师采纳,及时停用替格瑞洛。10月25日,抗栓方案改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药师建议INR控制在1.6~2.0,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PT)和INR(表1)。住院期间,患者情况良好,无出血迹象。

    表  1  患者住院期间的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
    项目10月24日10月29日10月31日
    凝血酶原时间(t/s)16.515.117.5
    国际标准化比值1.471.341.56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患者出院需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考虑该患者出院后1~3个月患者栓塞风险大,临床药师建议3联抗栓,4~6个月为减低该高龄患者出血风险暂停氯吡格雷,6个月后暂停华法林使用,7~12个月继续双联抗血小板,1年后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临床医师采纳。具体方案见表2

    表  2  患者出院后抗栓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 1~3个月 4~6个月 7~12个月 1年后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qd
    华法林片1.5 mg,qod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首先,氯吡格雷为CYP2C19、CYP3A4、CYP3A5的代谢底物,需要避免与奥美拉唑等CYP2C19酶抑制剂合用,以防疗效降低;他汀类药物经CYP3A4途径代谢与氯吡格雷发生相互作用,患者高血脂,临床药师建议选择相互作用更小的瑞舒伐他汀(CYP3A4弱代谢)[9]。其次,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合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干扰正常凝血过程的发生,出血风险可能增加。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表现出比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更大的INR反应,因此老年人在任何有增加出血风险的情况或身体状况下,使用华法林需要进行更频繁的出血监测。阿司匹林还有可能从血浆结合处置换出华法林,两者合用出血风险增加,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出血最为常见。因此,临床药师告知患者服药期间需要定期复查PT和INR,监测有无出血,包括大小便颜色、皮肤浅表出血点、血肿及其他出血现象,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另外,劝告患者积极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患者出院后的1年内,临床药师每3个月随访一次,均未发现任何出血及栓塞风险,依从性良好,按原方案给药。

    该患者是1例PCI支架术后合并三尖瓣修补术患者,高龄,既往高血压病史,属于血栓高危人群,针对围手术期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十分重要。临床药师关注患者抗栓治疗的全过程用药情况,对于医师的不合理抗栓方案及时干预,结合临床指南与患者病情制定最优抗栓方案,确保患者最低栓塞风险和最小出血风险;对于心脏瓣膜病,特别是瓣膜修补术后的抗栓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该患者入院后,周转科室多且用药复杂,临床药师从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积极进行患者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药学监护,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

  • [1] 顾伟峰中年女性常见妇科炎症性疾病的临床分析及预防保健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12): 196, 198.
    [2] 陈利社区中老年女性妇科炎症性疾病临床分析及护理保健方法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59697.
    [3] 闫秀霞常见妇科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 218, 220.
    [4] 刘敏如, 谭万信. 中医妇产科学(2版)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722.
    [5] 赵能武, 丁永芳, 杨玉涛新疆、云南、贵州民族医药研究及中草药资源概况[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412101103.
    [6] 彭远雷贵州苗族药的发展研究[J]. 安徽医药2018221020152019.
    [7] 于荣抗妇炎胶囊与抗生素对门诊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2145.
    [8] 玉可娅甲哨唑联合抗妇炎胶囊治疗人工流产并发症的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6846847.
    [9] 姜莲, 王影超, 廖敏, 等抗妇炎胶囊中苦参的质量控制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112326.
    [10] 王影超, 姜莲, 廖敏抗妇炎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0119122.
    [11] 乔乐天, 刘源, 贾号, 等HPLC法测定抗妇炎胶囊中木兰花碱、黄柏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225022506.
    [12] 王铭菊, 黄家宇, 杜秋莹, 等抗妇炎胶囊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及含量测定[J]. 中国药房202233172108-2112, 2118.
    [13] 谷会云抗妇炎胶囊联合奥硝唑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症状改善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12388283.
    [14] 陈华国, 孙欣, 周欣苗族医气阻血瘀证现代科学内涵探索以及苗族药抗妇炎胶囊干预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250005006.
    [15] ZHOU W W, DAI Y F, MENG J, et alNetwork pharmacology integrated with molecular docking reveals the common experiment-validated antipyretic mechanism of bitter-cold herbs[J]. J Ethnopharmacol2021274114042.
    [16] CHEN Q Y, DUAN X Y, FAN H, et alOxymatrine protects against DSS-induced colitis via inhibiting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J]. Int Immunopharmacol201753149157.
    [17] LEE J H, SHIN H, KIM Y J, et al. Pseudomonas aeruginosa-induced IL-1β production is inhibited by Sophora flavescens via the NF-κB/inflammasome pathways[J]. J Microbiol2014521210441049.
    [18] CHEN M J, DING Y X, TONG Z Q.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ophora flavescens (Kushen) ba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clinical evidenc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J]. Front Pharmacol202011603476.
    [19] CHOI Y Y, KIM M H, HAN J M, et al. The anti-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Cortex Phellodendron in vivo and in vitro: down-regulation of NO and iNOS through suppression of NF-κB and MAPK activation[J]. Int Immunopharmacol2014192214220.
    [20] SUN Y, LENON G B, YANG A W HPhellodendri cortex: a phytochemical, pharmacolog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review[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920197621929.
    [21] 叶松笔抗妇炎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与祖国医学2023274111113.
    [22] GOLLER J L, DE LIVERA A M, GUY R J, et alRates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ectopic pregnancy in Australia, 2009-2014: ecological analysis of hospital data[J]. Sex Transm Infect2018947534541.
    [23] 王新会, 李盛, 陈欢欢奥硝唑联合盆腔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相关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8539542.
    [24] 阮越容, 范氏凤, 董莉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3293296.
    [25] 李晓玺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替硝唑与抗妇炎胶囊在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2): 66, 74.
    [26] 李莹, 刘改新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抗妇炎胶囊的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1274585-587, 595.
    [27] 孙焕梅, 李建军, 王志欣, 等抗妇炎胶囊配合大血藤汤灌肠及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4361015041505.
    [28] 张婉莉, 雷妩芳抗妇炎胶囊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4例[J]. 陕西中医2010317784785.
    [29] HESTER E E, MIDDLEMAN A BA clinical conundrum: chronic cervicitis[J]. 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2019323342344.
    [30] 陶玉玲, 刘小青, 李连明, 等安达酚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2005612116117.
    [31] 张明哲, 叶贵丹止带方加减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LEEP术后观察[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7211216.
    [32] 李智红中西医治疗慢性宫颈炎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6443444.
    [33] 陈碧川, 戴卫波, 王小云中医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066141144.
    [34] 钟雪慢性宫颈炎治疗新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4516518.
    [35] 张红莉, 王艺臻, 李春丽, 等. 抗妇炎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36): 100-101.
    [36] 早然·依玛. 抗妇炎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 7(4): 32-33.
    [37] 刘芳, 胡令军. 抗妇炎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 32(6): 1078-1080.
    [38] 张健民抗妇炎胶囊治疗慢性宫颈炎44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4131132.
    [39] 舒华芳抗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4469114115.
    [40] MATTSON S K, POLK J P, NYIRJESY PChronic cervicitis: presenting features and response to therapy[J]. J Low Genit Tract Dis2016203e30e33.
    [41] 于淼淼, 杨露抗妇炎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成药20204218993.
    [42] 赵万英, 骆世琼女性阴道炎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235623564.
    [43] 杨秀娟达克宁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630393040.
    [44] 吴慧忠, 齐雅文抗妇炎胶囊对苯酚胶浆所致大鼠阴道炎的治疗作用[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211722.
    [45] 刘振荣抗妇炎胶囊结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阴道炎临床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10152153.
    [46] 曹泽毅, 乔杰. 妇产科学. 2版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47] 冯月儿, 林惠萍, 梁中合人工流产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河北医学2008147854856.
    [48] 李长翠, 吕秀菊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调查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053112628.
  • [1] 陈方剑, 赵娟娟, 叶侃倜, 孙煜昕, 刘继勇, 杨骏.  血通胶囊提取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82-86, 9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3
    [2] 陈莹, 许子华, 胡北, 崔亚玲, 高欢, 吴琼.  通便灵胶囊治疗便秘的药效与机制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1): 10-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08
    [3] 关梦瑶, 夏天爽, 何旭辉, 史策, 蒋益萍, 辛海量.  黑蒜多糖抗便秘作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90-19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59
    [4] 续畅, 周心娜, 漆璐, 王瑜, 王兴河.  基于文献计量学对我国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研究现状的数据挖掘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4050
    [5] 游飘雪, 陈兰, 施艺玮, 王辉, 晁亮, 洪战英.  脑胶质瘤微流控芯片模型的构建及中药半枝莲药效评价应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2): 59-6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34
    [6] 吴海韵, 杨甜, 张弛, 梁文仪, 苏娟.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9007
    [7] 周文艳, 胡珊珊, 张万年, 庄春林.  Keap1-Nrf2通路在炎症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3): 97-108, 11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5013
    [8] 曹金发, 钟玲, 何苗, 田泾.  炎症性肠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用药分析与监护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 1-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3004
    [9] 陶宫佳, 陈林林, 宋泽成, 刘梦肖, 王彦.  苦参碱及衍生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 43(4): 163-168, 19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6035
    [10] 李清, 郭宜银, 陈颖, 瞿发林, 董文燊, 戈煜.  夜宁胶囊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8): 346-34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47
    [11] 张广雨, 杜晶, 刘梦珍, 朱丹妮, 闫慧, 刘冲.  新斯的明与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对肺型氧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0): 433-438, 44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49
    [12] 黄韵, 张正银, 金英, 郑怡菁, 李铁军, 孙莉莉.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0): 439-44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59
    [13] 何亚伦, 祁智, 常杰.  消胀通便膏在晚期肝癌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中的应用研究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20-52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09
    [14] 刘依秦, 王超群, 邱娇娜.  胆宁片预处理在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的应用效果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9): 407-41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7037
    [15] 王晓飞, 张颖, 顾佳钰, 胡馨儿, 张海, 曹岩.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识别元件在医药领域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 1-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14
    [16] 丁千雪, 尚圣兰, 余梦辰, 余爱荣.  机器学习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6): 227-230, 24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10007
    [17] 陈春娟, 郑志新, 李骊.  平喘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12): 524-527, 53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5035
    [18] 张晶晶, 索丽娜, 郑兆红.  89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抗感染治疗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6): 267-27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2039
    [19] 崔晓林, 付晓菲, 杜艳红, 刘娟, 朱茜, 刘子祺.  临床药师参与吉瑞替尼致QTc间期延长的病例分析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6): 263-26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309050
    [20] 杨凤艳, 张月, 陈恩贤, 缪雪蓉, 魏凯.  瑞马唑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4, 42(9): 365-37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40502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239
  • HTML全文浏览量:  2767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11-18
  • 修回日期:  2023-04-28
  • 刊出日期:  2023-07-25

抗妇炎胶囊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56
    作者简介:

    单海静,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shanhaijing_1982@126.com

摘要: 妇科炎症性疾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疾病,对女性受孕及生殖健康有直接影响。抗妇炎胶囊为苗族治疗气阻瘀血症的经典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燥湿等功效,可显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修复组织损伤,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蕴结下焦所致的盆腔炎、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等症。对抗妇炎胶囊在妇科炎症疾病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English Abstract

单海静, 赵青, 王璐. 抗妇炎胶囊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7): 396-399, 40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56
引用本文: 单海静, 赵青, 王璐. 抗妇炎胶囊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3, 41(7): 396-399, 40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56
ZHANG Dongmei, GAO Yingchun, HE Lei, CHEN Keming, LI Wenbin, WANG Rong, MA Huiping. Establishment of SLC6A4 gene silencing stable cell line in PC12 cells and the effect of SLC6A4 gene silencing on apoptosis of hypoxia PC12 cell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2, 40(5): 389-394, 46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5093
Citation: SHAN Haijing, ZHAO Qing, WANG Lu. Research progress on Kangfuyan capsules in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inflammation diseas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and Service, 2023, 41(7): 396-399, 407.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11056
  • 妇科炎症性疾病在妇科疾病中占比高达86.93%,常见的病种有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盆腔炎等[1]。妇科炎症性疾病好发于育龄及老年妇女,大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炎症性疾病的主要临床治疗手段以抗感染、抗炎和止痛等对症治疗为主,根据疾病病因,使用抗菌、抗病毒等药物控制感染,缓解炎症[2,3]。但单纯的对症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疾病效果甚微,且存在抗菌药物耐药等问题,所以西医临床对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仍存在局限。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妇科炎症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归属于“带下病”、“腹痛”等范畴,辨证多属“湿热下注,气滞血瘀”,治疗上以“清热、祛湿、破瘀”为主[4]。基于中医理论形成的中成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现已是妇科炎症性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

    苗族药是在其民族医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特色中医药,在对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5,6]

    抗妇炎胶囊是根据贵州苗族医药理论形成的临床妇科常用中成药,现已用于多种妇科炎症性疾病。抗妇炎胶囊由苦参、杠板归、黄柏、连翘、益母草、赤豆、艾叶、当归、乌药九味中药组成,其中苦参是中医治疗发热、痢疾、炎症、溃疡之要药,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效[6],杠板归用于治疗湿热泻痢、湿疹、疖肿等症,有清热解毒、消水利肿之功效,黄柏、连翘清热燥湿,益母草、赤豆、乌药、艾叶、当归活血调经,行气化瘀,以上诸药相合,共同发挥活血散瘀、清热化湿的功效[7]。药理研究表明抗妇炎胶囊具有抗炎、抗菌活性,同时有一定止血、镇痛与利尿作用,能够明显抑制或杀灭多种病原体[8]。抗妇炎胶囊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当前可检索到的有关抗妇炎胶囊的文献大多仅对单一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本文旨在对抗妇炎胶囊的基础研究和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抗妇炎胶囊的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抗妇炎胶囊的现行质量控制标准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WS-10498(ZD-0498)-2002-2012Z],即鉴别项下采用薄层色谱分析鉴别苦参碱、小檗碱和阿魏酸,含量测定项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为了较为全面有效地对抗妇炎胶囊所含主要药味进行鉴别和指标成分检测,有多个研究者开展了标准提升工作。例如,王影超等增加了苦参、黄柏的显微鉴别方法和连翘药材、黄柏药材、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薄层分析方法[9,10];乔乐天等基于HPLC方法检测了抗妇炎胶囊中10种活性成分如木兰花碱、黄柏碱等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方法[11]。王铭菊等建立了抗妇炎胶囊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为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抗妇炎胶囊治疗标准的提升。[12]上述研究为该制剂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 已有研究证实,抗妇炎胶囊具有抗炎、抗菌、抑制或杀灭多种病原体的作用[13]。陈华国通过构建表征苗医气阻血瘀证的实验动物模型,考察抗妇炎胶囊对动物一般体征、血脂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等的干预情况,结果表明,抗妇炎胶囊能改善气阻血瘀证表现,通过抑制子宫平滑肌痉挛改善大鼠扭体行为;通过促进磷酸肌酸激酶的表达修复肌肉组织损伤;通过降低肝细胞中直接胆红素水平,改善肝功能;通过改善酮体及潜血,改善肾功能[14]

      苦参和黄柏是抗妇炎胶囊组方中的君药,也是其发挥功效的主要贡献药味,二者均属于“苦寒”药物,被广泛用于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和抗肿瘤[15]。研究表明,苦参中富含的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苦参酚、异栗酮、槐花酮G等)和生物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等)能够通过核因子κ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PI3K/AKT/mTOR)等途径发挥抑制增殖、抗菌、抗炎、调节免疫、抗病毒、抗凋亡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16-18]。黄柏主要通过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并下调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从而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19,20]

    • 临床上采用抗生素及其他中药制剂联合抗妇炎胶囊治疗妇科炎症性疾病,常规治疗方法为患者口服抗妇炎胶囊,每次服用剂量为4粒(0.35 g×4粒),每天服用3次,1个疗程为7 d,连续治疗2个疗程。

    • 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妇科炎症性疾病,一定程度上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与生活质量,具有不易治愈、易复发等特点,严重者易引发不孕症、异位妊娠等相关疾病。慢性盆腔炎是女性阴道、子宫、卵巢等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腹下坠感、疼痛感、腰骶酸痛、白带增多等[21-23]。从中医角度看,慢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学“带下”、“癥瘕”、“痞块”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湿热内蕴、气血瘀滞,或久病致瘀血痰湿积聚日久而成包块[4]。因此,临床多采用中药与抗生素进行综合治疗,在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同时,还能活血祛瘀,消癥止痛,改善组织微循环,利于炎症消散[24]

      研究表明,抗妇炎胶囊联合奥硝唑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治疗慢性盆腔炎,联合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比单纯奥硝唑治疗组显著减少,显著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抑制机体炎性因子释放,减轻疾病症状[13]。其次,抗妇炎胶囊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临床研究证实[25],抗妇炎胶囊与左氧氟沙星、替硝唑联用,可促进局部血液微循环,加速炎症吸收,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腹疼痛、寒战、高热等症状,且能降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李莹[26]证实,在抗妇炎胶囊与甲硝唑联合使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中,患者的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盆腔修复时间明显短于甲硝唑对照组,两药合用能够加速患者盆腔修复,减少疼痛和不适感。有研究发现,抗妇炎胶囊联合大血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综合了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优势,发挥抗菌、抗炎和止痛作用,同时促进局部循环通畅及炎性渗出的吸收,加快炎性病灶的消退,从而减轻炎性反应,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情况[27,28]

    •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多发于育龄女性,其发病因素较复杂,主要诱因有微生物感染、宫颈损伤或因多种病原体感染诱发急性宫颈炎未能彻底治愈等[29,30]。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规的诊断治疗,慢性宫颈炎将会发展成为宫颈肥大、宫颈糜烂等,甚至发生宫颈癌[31],及时治疗慢性宫颈炎是防治病情恶化的关键[32]。中医认为慢性宫颈炎多与湿热郁毒、气血瘀滞有关,为湿邪下注之症[33]。目前临床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34]。其中,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但由于该疾病容易复发,因此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存在抗生素耐药和滥用的隐患。研究证实,抗妇炎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清热燥湿、止痛调经等多种作用,有学者[35,36]将抗妇炎胶囊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治疗慢性宫颈炎。结果表明,两者联合使用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明确。

      研究表明,抗妇炎胶囊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慢性宫颈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7]。张建民[38]对使用抗妇炎胶囊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慢性宫颈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使用抗妇炎胶囊治疗的观察组宫颈修复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舒华芳[39]将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1%新洁尔灭溶液、四环素、宫颈宁联合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妇炎胶囊,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宫颈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人类乳头瘤病毒 ( HPV) 长期感染可以导致宫颈表皮发生病变,是导致慢性宫颈炎的常见因素,人干扰素α2b是目前治疗宫颈HPV感染较普遍的药物,短期疗效尚可,但停药后复发风险较高[40]。于淼淼[41]采用抗妇炎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更低,联合治疗组临床体征评分及血清和阴道灌洗液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等炎性因子表达水平降低,白介素1(IL-1)表达水平升高,说明抗妇炎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从而改善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以上研究证实了抗妇炎胶囊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抑制全身和局部炎症,调节免疫紊乱,减少宫颈炎复发,同时降低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的作用。

    • 阴道炎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支原体、细菌等感染引起,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复发率,长期影响女性生活质量[42]。中医认为,阴道炎属于“阴氧”范畴[43],主要由于饮食失节导致脾虚湿盛,湿性趋下,或湿毒外倾,致病菌繁殖,发为阴道炎。目前临床上以应用抗生素治疗、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为主,并以预防阴道炎复发为治疗原则。

      吴慧忠等[44]采用苯酚胶浆复制大鼠阴道炎动物模型,证明抗妇炎胶囊治疗苯酚胶浆致大鼠阴道炎症疗效显著。抗妇炎胶囊治疗阴道炎大多数为联合用药,有学者对抗妇炎胶囊结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45],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8%,能够明显改善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 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是指用手术方法终止计划外或因病理性疾病、先天因素等需终止的妊娠的临床诊疗手段[46]。该手术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常导致宫腔粘连、盆腔炎、子宫内异症、月经失调、闭经和继发不孕等并发症的发生[47,48]

      有学者[8]应用口服甲硝唑与抗妇炎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并发症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两药联合治疗组显效、好转患者多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甲硝唑发挥广谱抗菌作用,抗妇炎胶囊抗炎镇痛效果明确,表明甲硝唑与抗妇炎胶囊联合应用能够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抗妇炎胶囊所含益母草、赤豆、艾叶、当归和乌药等多味药,具有活血调经、行气化瘀的功效,能有效缓解术后腹痛程度、促进术后子宫恢复。

    • 抗妇炎胶囊是源于苗族医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苗族药制剂,以理气、活血、化瘀疗法为治疗理念,综合9种中药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功效治疗作用。临床上抗妇炎胶囊常见于单独用药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和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整体上优于单独应用抗生素治疗,提高了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人工流产并发症等妇科疾病的治疗效果。然而,目前对抗妇炎胶囊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应用阶段,尚未对其药效、主要药效成分、作用靶点及药物协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未来可针对药效关键靶点、分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阐明抗妇炎胶囊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也可以针对妇科疾病的特点,进行栓剂的开发。在临床工作方面,通过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验证其疗效,从而更加客观评价抗妇炎胶囊在妇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发挥其最大的治疗功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规范其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4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