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32卷 第5期
2014, 32(5): 321-323.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01
摘要:
目的 Lox-1(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是ox-LDL的主要受体之一,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泡沫细胞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方法 为了探讨Lox-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笔者对有关Lox-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Lox-1作为ox-LDL新型清道夫受体,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 Lox-1可能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 Lox-1(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是ox-LDL的主要受体之一,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泡沫细胞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方法 为了探讨Lox-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笔者对有关Lox-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Lox-1作为ox-LDL新型清道夫受体,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 Lox-1可能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014, 32(5): 324-328,400.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02
摘要: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的一类重要蛋白分子,也是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TLRs是一类单次跨膜非催化性的蛋白,可以识别来源于微生物上具有保守结构的分子。当微生物突破机体的物理屏障,如皮肤、黏膜等时,TLRs可以通过识别这些微生物来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除此之外,机体还具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分子识别模式受体,包括C型凝集素样受体、NOD样受体、视黄酸诱导基因Ⅰ样受体。这些受体都参与了机体免疫调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使之形成一张极为复杂而精密的网络体系。该综述主要阐明TLRs在机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分子识别受体在对病原体识别过程中的交叉相互作用。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的一类重要蛋白分子,也是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TLRs是一类单次跨膜非催化性的蛋白,可以识别来源于微生物上具有保守结构的分子。当微生物突破机体的物理屏障,如皮肤、黏膜等时,TLRs可以通过识别这些微生物来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除此之外,机体还具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分子识别模式受体,包括C型凝集素样受体、NOD样受体、视黄酸诱导基因Ⅰ样受体。这些受体都参与了机体免疫调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使之形成一张极为复杂而精密的网络体系。该综述主要阐明TLRs在机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分子识别受体在对病原体识别过程中的交叉相互作用。
2014, 32(5): 329-331,39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03
摘要:
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除与骨软化相关外,还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相关。维生素D在体内经肝脏和肾脏两次羟基化后作用于其受体而发挥生理作用。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维生素D与疾病的关系及维生素 D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阐述检测维生素D常用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检测维生素D的最佳方法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检测的重要性,从而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除与骨软化相关外,还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相关。维生素D在体内经肝脏和肾脏两次羟基化后作用于其受体而发挥生理作用。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维生素D与疾病的关系及维生素 D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阐述检测维生素D常用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检测维生素D的最佳方法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检测的重要性,从而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2014, 32(5): 332-336,35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04
摘要:
PI3K脂激酶家族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炎症等疾病的重要靶标。近来出现了多种结构类型的该通路抑制剂,笔者总结了近年内进入临床研究的具有PI3K-mTOR双重抑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PI3K脂激酶家族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炎症等疾病的重要靶标。近来出现了多种结构类型的该通路抑制剂,笔者总结了近年内进入临床研究的具有PI3K-mTOR双重抑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2014, 32(5): 337-341,371.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05
摘要:
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因此发现新结构类型、新作用机制、更有效的抗肿瘤药成为当务之急。天然产物在抗肿瘤药物发现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综述几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重点阐述其作用机制、抗肿瘤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因此发现新结构类型、新作用机制、更有效的抗肿瘤药成为当务之急。天然产物在抗肿瘤药物发现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综述几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重点阐述其作用机制、抗肿瘤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4, 32(5): 342-343,37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06
摘要:
目的 以固相合成法合成抗真菌四肽D-Phe-Val-D-Val-Tyr-OH。 方法 采用固相合成法通过4步反应顺利获得目标四肽,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S、1H NMR等光谱确证。 结果 合成得到了抗真菌四肽D-Phe-Val-D-Val-Tyr-OH,总收率为47.0%。 结论 合成方法具有可行性,操作简便、总收率高,目标化合物可用于抗真菌药物研究。
目的 以固相合成法合成抗真菌四肽D-Phe-Val-D-Val-Tyr-OH。 方法 采用固相合成法通过4步反应顺利获得目标四肽,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S、1H NMR等光谱确证。 结果 合成得到了抗真菌四肽D-Phe-Val-D-Val-Tyr-OH,总收率为47.0%。 结论 合成方法具有可行性,操作简便、总收率高,目标化合物可用于抗真菌药物研究。
2014, 32(5): 344-347,351.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07
摘要:
目的 对麝香保心丸中单体入血促进血管新生活性成分进行筛选,以确定其中发挥促进血管新生作用的药效物质。 方法 采用实时细胞分析仪(xCELLigence系统)检测麝香保心丸及其单体入血成分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活性的影响,并建立细胞体外成管模型和大鼠主动脉环模型评价麝香保心丸及其入血单体成分的体外血管新生活性。 结果 细胞增殖、迁移及体外成管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麝香保心丸(10-4~10-2 μg/ml)、人参皂苷Rg3(1~10 μmol/L)和人参皂苷Rh2(1~10 μmol/L)能够明显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及管腔结构形成(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麝香保心丸(10-2 μg/ml)、Rg3(10 μmol/L)和Rh2(10 μmol/L)具有诱导主动脉环内皮细胞出芽的活性(P<0.05)。 结论 麝香保心丸及人参皂苷Rg3、Rh2均在体外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活性。
目的 对麝香保心丸中单体入血促进血管新生活性成分进行筛选,以确定其中发挥促进血管新生作用的药效物质。 方法 采用实时细胞分析仪(xCELLigence系统)检测麝香保心丸及其单体入血成分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活性的影响,并建立细胞体外成管模型和大鼠主动脉环模型评价麝香保心丸及其入血单体成分的体外血管新生活性。 结果 细胞增殖、迁移及体外成管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麝香保心丸(10-4~10-2 μg/ml)、人参皂苷Rg3(1~10 μmol/L)和人参皂苷Rh2(1~10 μmol/L)能够明显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及管腔结构形成(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麝香保心丸(10-2 μg/ml)、Rg3(10 μmol/L)和Rh2(10 μmol/L)具有诱导主动脉环内皮细胞出芽的活性(P<0.05)。 结论 麝香保心丸及人参皂苷Rg3、Rh2均在体外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活性。
2014, 32(5): 348-351.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08
摘要:
目的 考察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观察两药配伍后的外观及pH值变化,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的含量测定采用SinoChrom ODS-BP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 结果 配伍液中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的含量均大于98%,72 h内外观与pH值均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 在室温条件下,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72 h内保持稳定。
目的 考察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观察两药配伍后的外观及pH值变化,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的含量测定采用SinoChrom ODS-BP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 结果 配伍液中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的含量均大于98%,72 h内外观与pH值均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 在室温条件下,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72 h内保持稳定。
2014, 32(5): 352-353,356.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09
摘要:
目的 建立维地红涂剂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用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0.2%蒽酮-硫酸试液为染色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波长620 nm。 结果 多糖在1.9~34.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033X-0.006 7(r=0.999 9),回收率为98.6%,RSD=1.06%(n=6)。 结论 所建方法便捷、重现性好,适用于维地红涂剂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维地红涂剂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用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0.2%蒽酮-硫酸试液为染色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波长620 nm。 结果 多糖在1.9~34.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033X-0.006 7(r=0.999 9),回收率为98.6%,RSD=1.06%(n=6)。 结论 所建方法便捷、重现性好,适用于维地红涂剂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2014, 32(5): 354-356.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10
摘要:
目的 建立液质联用色谱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非布司他(febuxostate)浓度。 方法 空白血浆加非布司他,用乙腈作为沉淀剂,取上清液用于LC-MS-MS分析。分析柱为Thermo Biobasic-8柱(5 μm,50 mm×2.1 mm),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乙酸铵(含0.05% 甲酸)(70:30),流速为0.2 ml/min;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负离子检测,喷雾电压(SP)3 500 kV,鞘气(SGP)流速10 Arb,辅助气(AGP)流速45 Arb,毛细管温度(TEM)270℃;非布司他和内标苯扎贝特的碰撞能量分别为10 eV、18 eV;选择反应监测(SRM)分别测定非布司他和内标苯扎贝特负离子m/z 315→271和m/z 360→274。 结果 非布司他在10~8 000 μg/L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最低定量限(LLOQ)为10 μg/L,绝对回收率在85%以上,高中低3种浓度的日内和日间RSD<15%。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临床非布司他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药动学研究。
目的 建立液质联用色谱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非布司他(febuxostate)浓度。 方法 空白血浆加非布司他,用乙腈作为沉淀剂,取上清液用于LC-MS-MS分析。分析柱为Thermo Biobasic-8柱(5 μm,50 mm×2.1 mm),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乙酸铵(含0.05% 甲酸)(70:30),流速为0.2 ml/min;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负离子检测,喷雾电压(SP)3 500 kV,鞘气(SGP)流速10 Arb,辅助气(AGP)流速45 Arb,毛细管温度(TEM)270℃;非布司他和内标苯扎贝特的碰撞能量分别为10 eV、18 eV;选择反应监测(SRM)分别测定非布司他和内标苯扎贝特负离子m/z 315→271和m/z 360→274。 结果 非布司他在10~8 000 μg/L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最低定量限(LLOQ)为10 μg/L,绝对回收率在85%以上,高中低3种浓度的日内和日间RSD<15%。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临床非布司他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药动学研究。
2014, 32(5): 357-35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11
摘要:
目的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建立消旋山莨菪碱非铝塑包装片剂定性分析模型用于该品种的鉴别。 方法 以8个生产厂家的消旋山莨菪碱为分析对象,采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通过导数化和矢量归一化进行预处理,应用欧氏距离方法建立消旋山莨菪碱近红外鉴别数学模型。 结果 消旋山莨菪碱的定性分析模型的条件参数为:谱段为5 400~7 000 cm-1,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法+归一化",模型的阈值为0.603。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能满足应用的要求。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消旋山莨菪碱的定性分析模型是可行的,同时为模型更新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方法。
目的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建立消旋山莨菪碱非铝塑包装片剂定性分析模型用于该品种的鉴别。 方法 以8个生产厂家的消旋山莨菪碱为分析对象,采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通过导数化和矢量归一化进行预处理,应用欧氏距离方法建立消旋山莨菪碱近红外鉴别数学模型。 结果 消旋山莨菪碱的定性分析模型的条件参数为:谱段为5 400~7 000 cm-1,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法+归一化",模型的阈值为0.603。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能满足应用的要求。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消旋山莨菪碱的定性分析模型是可行的,同时为模型更新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方法。
2014, 32(5): 360-361,38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12
摘要:
目的 研究心脑宁片对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致大鼠血瘀模型症状积分、血液K值、变性指数、电泳指数的影响。 方法 取大鼠60只,随机均匀分为6组,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5组为大鼠造血瘀模型,分别为模型组、脑安片组、大、中、小剂量心脑宁片组。评价大鼠血瘀症状积分,测血液K值、变性指数、电泳指数。 结果 造模成功,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均出现显著血液症状(P<0.01);以大剂量心脑宁片组对血瘀症状的改善作用为好。大、中剂量心脑宁片组和脑安片组可显著降低K值(P<0.01);心脑宁片组可使变性指数显著变大(P<0.01);心脑宁片组可使电泳指数显著变大(P<0.01)。 结论 心脑宁片有很好的改善血瘀的作用。
目的 研究心脑宁片对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致大鼠血瘀模型症状积分、血液K值、变性指数、电泳指数的影响。 方法 取大鼠60只,随机均匀分为6组,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5组为大鼠造血瘀模型,分别为模型组、脑安片组、大、中、小剂量心脑宁片组。评价大鼠血瘀症状积分,测血液K值、变性指数、电泳指数。 结果 造模成功,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均出现显著血液症状(P<0.01);以大剂量心脑宁片组对血瘀症状的改善作用为好。大、中剂量心脑宁片组和脑安片组可显著降低K值(P<0.01);心脑宁片组可使变性指数显著变大(P<0.01);心脑宁片组可使电泳指数显著变大(P<0.01)。 结论 心脑宁片有很好的改善血瘀的作用。
2014, 32(5): 362-365,373.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13
摘要:
目的 制备微小RNA(miRNA)传递载体聚乙二醇-b-聚赖氨酸(PEG-b-PLL),并且选用模型细胞对其进行毒性考察。 方法 通过核磁谱测定聚赖氨酸的聚合度,用4%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聚复合物对miRNA的包封,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制备所得聚复合物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DI),Zeta电位,用荧光标记的FAM-hsa-miR-15a进行包封率的测定,采用CKK-8试剂盒测定K562细胞(人慢性淋巴白血病细胞)活力考察PEG-b-PLL的细胞毒性。 结果 用PEG-b-PLL制备的聚阳离子胶束/miRNA复合物特性符合应用要求,并且细胞毒性显著低于聚乙烯亚胺(PEI),lipo2000。 结论 离子聚合物载体PEG-b-PLL符合应用要求,同时毒性较低,有望成为基因转染的有效载体。
目的 制备微小RNA(miRNA)传递载体聚乙二醇-b-聚赖氨酸(PEG-b-PLL),并且选用模型细胞对其进行毒性考察。 方法 通过核磁谱测定聚赖氨酸的聚合度,用4%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聚复合物对miRNA的包封,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制备所得聚复合物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DI),Zeta电位,用荧光标记的FAM-hsa-miR-15a进行包封率的测定,采用CKK-8试剂盒测定K562细胞(人慢性淋巴白血病细胞)活力考察PEG-b-PLL的细胞毒性。 结果 用PEG-b-PLL制备的聚阳离子胶束/miRNA复合物特性符合应用要求,并且细胞毒性显著低于聚乙烯亚胺(PEI),lipo2000。 结论 离子聚合物载体PEG-b-PLL符合应用要求,同时毒性较低,有望成为基因转染的有效载体。
2014, 32(5): 366-367,38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14
摘要:
目的 建立快立洁手消毒凝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方法 采用薄膜过滤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有关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相关要求进行快立洁手消毒凝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法学验证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为试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控制菌。验证试验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结果 细菌、真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试验中,试验菌的回收率、控制菌检查结果均符合要求。 结论 薄膜过滤法有效可行,可用于快立洁手消毒凝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目的 建立快立洁手消毒凝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方法 采用薄膜过滤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有关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相关要求进行快立洁手消毒凝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法学验证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为试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控制菌。验证试验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结果 细菌、真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试验中,试验菌的回收率、控制菌检查结果均符合要求。 结论 薄膜过滤法有效可行,可用于快立洁手消毒凝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2014, 32(5): 368-371.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15
摘要:
目的 建立稀苯扎溴铵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确保方法的有效性。 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J方法验证试验的要求,对稀苯扎溴铵溶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学验证。 结果 对本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可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可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控制菌的检查。 结论 通过对溶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而建立的检查方法时,需先考虑消除其抑菌性后,再依法检查。
目的 建立稀苯扎溴铵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确保方法的有效性。 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J方法验证试验的要求,对稀苯扎溴铵溶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学验证。 结果 对本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可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可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控制菌的检查。 结论 通过对溶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而建立的检查方法时,需先考虑消除其抑菌性后,再依法检查。
2014, 32(5): 372-373.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16
摘要: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预防紫杉醇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作用。 方法 将 64例接受紫杉醇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性治疗组患者在应用紫杉醇化疗同时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化疗方案与前组相同但未接受左卡尼汀预防性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 结果 预防性治疗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紫杉醇联合化疗中预防性给予左卡尼汀,可减少化疗相关的周围神经毒性。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预防紫杉醇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作用。 方法 将 64例接受紫杉醇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性治疗组患者在应用紫杉醇化疗同时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化疗方案与前组相同但未接受左卡尼汀预防性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 结果 预防性治疗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紫杉醇联合化疗中预防性给予左卡尼汀,可减少化疗相关的周围神经毒性。
2014, 32(5): 374-375,39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17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全院外科病房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2年7月外科病房使用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患者127人的病历资料,统计其使用方法、使用疗程、使用时机、联合用药,以及各个科室之间的差别。 结果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外科病房使用存在的问题有:疗程过长(>14 d),比例占6.3%;外周途径给药,比例占62.2%;此外还有7.1%的患者是单独输注该药。 结论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在输注方式、疗程和联合使用其他肠外营养方面存在超说明书使用的现象,需要进一步规范,促进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氨基酸类营养药物。
目的 通过研究全院外科病房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2年7月外科病房使用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患者127人的病历资料,统计其使用方法、使用疗程、使用时机、联合用药,以及各个科室之间的差别。 结果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外科病房使用存在的问题有:疗程过长(>14 d),比例占6.3%;外周途径给药,比例占62.2%;此外还有7.1%的患者是单独输注该药。 结论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在输注方式、疗程和联合使用其他肠外营养方面存在超说明书使用的现象,需要进一步规范,促进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氨基酸类营养药物。
2014, 32(5): 376-37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18
摘要:
目的 比较电针疗法与帕罗西汀片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59例随机分为电针组(30例)和帕罗西汀组(29例),疗程为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疗效指数(CGI-EI)、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6.66%,帕罗西汀组为82.76%,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指数及起效时间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电针组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惊恐障碍疗效相当,但电针疗法起效时间短、疗效指数高、不良反应少。
目的 比较电针疗法与帕罗西汀片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59例随机分为电针组(30例)和帕罗西汀组(29例),疗程为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疗效指数(CGI-EI)、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6.66%,帕罗西汀组为82.76%,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指数及起效时间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电针组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惊恐障碍疗效相当,但电针疗法起效时间短、疗效指数高、不良反应少。
2014, 32(5): 379-38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19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5.12"抗震灾区官兵用药情况,为今后应急救治灾区人员提供用药参考。 方法 收集2008年5月18日至8月19日期间,成都军区总医院门诊救治抗震救灾官兵的161张处方进行分析。 结果 皮肤及附件疾病的处方最多,共47张处方(占29.19%),诊断为虫咬皮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的处方最多,分别为11张(6.83%)和9张(5.59%)。应急救援人员患病的第一因素是环境影响。 结论 在进行应急救灾过程中,救援人员有针对性的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通过分析"5.12"抗震灾区官兵用药情况,为今后应急救治灾区人员提供用药参考。 方法 收集2008年5月18日至8月19日期间,成都军区总医院门诊救治抗震救灾官兵的161张处方进行分析。 结果 皮肤及附件疾病的处方最多,共47张处方(占29.19%),诊断为虫咬皮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的处方最多,分别为11张(6.83%)和9张(5.59%)。应急救援人员患病的第一因素是环境影响。 结论 在进行应急救灾过程中,救援人员有针对性的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2014, 32(5): 383-38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20
摘要:
临床药学组8年来通过采用规范化会诊流程和会诊方法,对术后感染的患者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总结术后感染规范化药学会诊的经验与体会。术后感染尤其是严重的感染,只有通过规范化药学会诊(规范化的管理、规范的服务流程等),才能迅速抓住主要矛盾,制定可行的对策,及时控制感染,减少甚至杜绝用药的失误,更好地救治患者。
临床药学组8年来通过采用规范化会诊流程和会诊方法,对术后感染的患者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总结术后感染规范化药学会诊的经验与体会。术后感染尤其是严重的感染,只有通过规范化药学会诊(规范化的管理、规范的服务流程等),才能迅速抓住主要矛盾,制定可行的对策,及时控制感染,减少甚至杜绝用药的失误,更好地救治患者。
2014, 32(5): 386-38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21
摘要:
目的 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性,降低药疗差错风险。 方法 用Excel表统计和分析我院住院药房2012年7月-12月发生的单剂量口服缺陷医嘱1 696例次。 结果 缺陷医嘱影响摆药机效率(剂量/单位错误、规格/厂家错误、执行时间与频率次数错误)979例次(57.7%),影响用药安全(医嘱重复、用法用量不正确)717例次(42.3%)。 结论 采用医嘱单核对分包药品是发现药疗医嘱缺陷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增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审核能力、加强医药护沟通和强化电脑程序可减少缺陷医嘱和不合理用药医嘱数量,是预防药疗差错、提高单剂量口服用药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目的 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性,降低药疗差错风险。 方法 用Excel表统计和分析我院住院药房2012年7月-12月发生的单剂量口服缺陷医嘱1 696例次。 结果 缺陷医嘱影响摆药机效率(剂量/单位错误、规格/厂家错误、执行时间与频率次数错误)979例次(57.7%),影响用药安全(医嘱重复、用法用量不正确)717例次(42.3%)。 结论 采用医嘱单核对分包药品是发现药疗医嘱缺陷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增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审核能力、加强医药护沟通和强化电脑程序可减少缺陷医嘱和不合理用药医嘱数量,是预防药疗差错、提高单剂量口服用药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2014, 32(5): 389-39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22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为住院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内容,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1例老年男性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进行跟踪治疗,评估药物治疗方案,预防并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工作,实施药学监护,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提高患者用药疗效。 结论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治疗过程,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用药合理性与安全。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为住院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内容,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1例老年男性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进行跟踪治疗,评估药物治疗方案,预防并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工作,实施药学监护,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提高患者用药疗效。 结论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治疗过程,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用药合理性与安全。
2014, 32(5): 393-39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23
摘要:
目的 为培养药学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药事管理学课程教改实践。 方法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针对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评方式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与实践。 结果 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社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为基本核心的药学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 结论 该教学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创新。
目的 为培养药学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药事管理学课程教改实践。 方法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针对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评方式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与实践。 结果 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社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为基本核心的药学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 结论 该教学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创新。
2014, 32(5): 396-397.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24
摘要: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叶酸拮抗剂,为广谱抗肿瘤药,现亦被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MTX小剂量使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是目前治疗RA的首选药物。其常见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黏膜溃疡、皮疹、头痛及轻度转氨酶升高等,多数只需调整剂量,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对于短期小剂量即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如骨髓明显抑制,因难以预见,发生率低,病情进展较快,所以更应引起临床重视。笔者通过1例短期小剂量MTX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并最终导致临床死亡的案例,进行用药分析和讨论,以探讨其原因和对策.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叶酸拮抗剂,为广谱抗肿瘤药,现亦被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MTX小剂量使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是目前治疗RA的首选药物。其常见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黏膜溃疡、皮疹、头痛及轻度转氨酶升高等,多数只需调整剂量,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对于短期小剂量即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如骨髓明显抑制,因难以预见,发生率低,病情进展较快,所以更应引起临床重视。笔者通过1例短期小剂量MTX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并最终导致临床死亡的案例,进行用药分析和讨论,以探讨其原因和对策.
2014, 32(5): 398-39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25
摘要: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咳嗽于2012年7月27日就诊于外院,给予头孢曲松钠4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用药5 d后,于2012年7月31日下午14:00因无明显诱因突感小腹坠胀,尿频感,腰痛,但无尿,来我院就诊。急诊B超检查示双肾积水(双侧肾窦分离22 mm),双侧输尿管中下段显示不清,双肾内稍强回声,膀胱不充盈,无残余尿;初步诊断为"双肾积水"收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0/80 mmHg,双侧肾区、输尿管走行区叩痛,膀胱区无充盈,尿道外口无分泌物。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咳嗽于2012年7月27日就诊于外院,给予头孢曲松钠4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用药5 d后,于2012年7月31日下午14:00因无明显诱因突感小腹坠胀,尿频感,腰痛,但无尿,来我院就诊。急诊B超检查示双肾积水(双侧肾窦分离22 mm),双侧输尿管中下段显示不清,双肾内稍强回声,膀胱不充盈,无残余尿;初步诊断为"双肾积水"收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0/80 mmHg,双侧肾区、输尿管走行区叩痛,膀胱区无充盈,尿道外口无分泌物。
2014, 32(5): 400-400.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4.05.026
摘要:
患者,女,71岁,2013年2月25日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门诊查体,腹部B超检查示右肝内胆管可见5 mm×5 mm增强光团,肝内胆管结石待定而入院。放射科行肝脏MRI平扫加增强检查,查体:T 36.2℃,P 62次/min,BP 130/60 mmHg,HR16次/min。一般情况好,胆囊及左半肝切除术后4年多,高血压病3年,无过敏史及心脏病史。
患者,女,71岁,2013年2月25日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门诊查体,腹部B超检查示右肝内胆管可见5 mm×5 mm增强光团,肝内胆管结石待定而入院。放射科行肝脏MRI平扫加增强检查,查体:T 36.2℃,P 62次/min,BP 130/60 mmHg,HR16次/min。一般情况好,胆囊及左半肝切除术后4年多,高血压病3年,无过敏史及心脏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