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3卷 第2期
2015, 33(2): 97-101,130.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01
摘要:
综述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结已报道的各种类型的二氢黄酮合成方法, 为二氢黄酮类新药研发提供方法学支持。合成方法包括:查尔酮环合、Friedel-Crafts反应、Knoevenagel缩合和Hoesch单酰基化反应, 以及二氢黄酮的不对称合成, 并简要介绍无溶剂合成二氢黄酮等"绿色"化学方法。
综述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结已报道的各种类型的二氢黄酮合成方法, 为二氢黄酮类新药研发提供方法学支持。合成方法包括:查尔酮环合、Friedel-Crafts反应、Knoevenagel缩合和Hoesch单酰基化反应, 以及二氢黄酮的不对称合成, 并简要介绍无溶剂合成二氢黄酮等"绿色"化学方法。
2015, 33(2): 102-105,137.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02
摘要:
明党参是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 有滋补强壮、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及平肝解毒之功效, 常作药膳及滋补强壮剂用, 是我国外贸出口药材的重要品种之一。明党参的滋补强壮作用与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疲劳和提高机体适应能力有关, 多糖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对近年来明党参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为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明党参提供依据。
明党参是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 有滋补强壮、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及平肝解毒之功效, 常作药膳及滋补强壮剂用, 是我国外贸出口药材的重要品种之一。明党参的滋补强壮作用与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疲劳和提高机体适应能力有关, 多糖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对近年来明党参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为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明党参提供依据。
2015, 33(2): 106-109,170.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03
摘要:
目的 探究目前肿瘤靶向纳米递释系统存在的问题。 方法 在全面搜集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对肿瘤靶向纳米递释系统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 结果 从3个方面对肿瘤靶向纳米递释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与对策。 结论 要在研究中取得突破, 需要对人体生理学及肿瘤生物学进行深入研究, 并在现有的给药策略和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
目的 探究目前肿瘤靶向纳米递释系统存在的问题。 方法 在全面搜集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对肿瘤靶向纳米递释系统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 结果 从3个方面对肿瘤靶向纳米递释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与对策。 结论 要在研究中取得突破, 需要对人体生理学及肿瘤生物学进行深入研究, 并在现有的给药策略和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
2015, 33(2): 110-113.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04
摘要:
雷公藤临床用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效显著。雷公藤主要对肝、肾和血液系统等引起毒副作用,成为影响其推广使用的主要障碍。对近年来有关雷公藤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雷公藤临床用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效显著。雷公藤主要对肝、肾和血液系统等引起毒副作用,成为影响其推广使用的主要障碍。对近年来有关雷公藤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2015, 33(2): 114-11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05
摘要:
目的 制备氧化介孔碳球纳米粒(oMCN), 考察其理化性质以及作为抗肿瘤药物紫杉醇递送载体的研究。 方法 采用低浓度水热法合成介孔碳球纳米粒, 观察其形貌特征, 测定其介孔性质参数、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大小, 利用透析法研究体外释药行为, 用CCK-8法考察体外抗肿瘤活性。 结果 oMCN的比表面积为704.63m2/g、孔容积为0.57cm3/g、孔径分布约为3.23nm、平均粒径为140nm、Zeta电位为-36mV、载药量高达45.6%, 72h体外累积释药量为57.6%, 具有良好的药物负载与缓释性能, 对小鼠肺癌LLC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结论 oMCN作为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载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目的 制备氧化介孔碳球纳米粒(oMCN), 考察其理化性质以及作为抗肿瘤药物紫杉醇递送载体的研究。 方法 采用低浓度水热法合成介孔碳球纳米粒, 观察其形貌特征, 测定其介孔性质参数、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大小, 利用透析法研究体外释药行为, 用CCK-8法考察体外抗肿瘤活性。 结果 oMCN的比表面积为704.63m2/g、孔容积为0.57cm3/g、孔径分布约为3.23nm、平均粒径为140nm、Zeta电位为-36mV、载药量高达45.6%, 72h体外累积释药量为57.6%, 具有良好的药物负载与缓释性能, 对小鼠肺癌LLC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结论 oMCN作为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载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5, 33(2): 119-121,17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06
摘要:
目的 建立多西他赛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自制的聚乙二醇(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与市售的多西他赛注射液稀释液的稳定性。 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在室温条件下采用膜过滤法, 以过滤液的含量、pH值以及过滤前的粒径为指标, 考察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与市售的多西他赛注射液的稀释液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 结果 多西他赛在1~256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Y=21.199X+20.488, r=0.9999;自制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分散液, 室温下24h内过滤液的含量、pH值以及过滤前的粒径均未见明显变化。观察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的生理盐水稀释液, 2h发现有药物析出, 过滤液含量明显下降。 结论 自制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的分散稳定性远优于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的生理盐水稀释液, 大大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目的 建立多西他赛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自制的聚乙二醇(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与市售的多西他赛注射液稀释液的稳定性。 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在室温条件下采用膜过滤法, 以过滤液的含量、pH值以及过滤前的粒径为指标, 考察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与市售的多西他赛注射液的稀释液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 结果 多西他赛在1~256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Y=21.199X+20.488, r=0.9999;自制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分散液, 室温下24h内过滤液的含量、pH值以及过滤前的粒径均未见明显变化。观察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的生理盐水稀释液, 2h发现有药物析出, 过滤液含量明显下降。 结论 自制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的分散稳定性远优于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的生理盐水稀释液, 大大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2015, 33(2): 122-124.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07
摘要:
目的 优化光敏剂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 (1)的合成工艺。 方法 采用"一锅法", 以脱镁叶绿酸a 为原料, 通N2条件下经碱甲醇液作用下E环开裂后直接添加1/20体积量的水, 回流水解制得化合物1。选择影响其合成产率的开环反应时间(A)、回流水解反应时间(B)、氢氧化钾甲醇液浓度(C)、3与氢氧化钾的质量投料比(D)为主要考察因素, 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 采用L9(34) 正交试验法优化目标物1的最佳合成工艺。 结果 合成化合物1的最优反应条件为B1C2A2D1, 工艺收率从43.0%提高到56.5%。结论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收率高等优点, 适合工业化生产。
目的 优化光敏剂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 (1)的合成工艺。 方法 采用"一锅法", 以脱镁叶绿酸a 为原料, 通N2条件下经碱甲醇液作用下E环开裂后直接添加1/20体积量的水, 回流水解制得化合物1。选择影响其合成产率的开环反应时间(A)、回流水解反应时间(B)、氢氧化钾甲醇液浓度(C)、3与氢氧化钾的质量投料比(D)为主要考察因素, 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 采用L9(34) 正交试验法优化目标物1的最佳合成工艺。 结果 合成化合物1的最优反应条件为B1C2A2D1, 工艺收率从43.0%提高到56.5%。结论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收率高等优点, 适合工业化生产。
2015, 33(2): 125-126,17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08
摘要:
目的 研究羧甲基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钠/乙烯基吡咯烷酮络合碘材料的止血活性。 方法 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下,以丙烯酸钠、N-乙烯基吡咯烷酮、羧甲基壳聚糖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制备羧甲基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钠/乙烯基吡咯烷酮。然后与碘络合生成羧甲基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钠/乙烯基吡咯烷酮络合碘材料,同时进行止血活性测试。 结果 合成的材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平均吸水倍率为103 g/g,并且具有很好的耳静脉和股静脉止血效果。 结论 合成材料的止血效果优于止血海绵和Quikclot。
目的 研究羧甲基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钠/乙烯基吡咯烷酮络合碘材料的止血活性。 方法 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下,以丙烯酸钠、N-乙烯基吡咯烷酮、羧甲基壳聚糖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制备羧甲基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钠/乙烯基吡咯烷酮。然后与碘络合生成羧甲基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钠/乙烯基吡咯烷酮络合碘材料,同时进行止血活性测试。 结果 合成的材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平均吸水倍率为103 g/g,并且具有很好的耳静脉和股静脉止血效果。 结论 合成材料的止血效果优于止血海绵和Quikclot。
2015, 33(2): 127-130.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09
摘要:
目的 探索6-甲氧基靛红的合成工艺改进方法。 方法 以3-甲氧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Sandmeyer方法首先生成中间体1-肟基-N-(3-甲氧基苯基)乙酰胺,在甲磺酸催化下关环得到6-甲氧基靛红。 结果 在关环反应中,催化剂采用甲磺酸,替代文献中常用的浓硫酸,温度80℃,反应30 min,收率达81.24%。 结论 提出了一条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高的6-甲氧基靛红的合成工艺,适合大量制备。
目的 探索6-甲氧基靛红的合成工艺改进方法。 方法 以3-甲氧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Sandmeyer方法首先生成中间体1-肟基-N-(3-甲氧基苯基)乙酰胺,在甲磺酸催化下关环得到6-甲氧基靛红。 结果 在关环反应中,催化剂采用甲磺酸,替代文献中常用的浓硫酸,温度80℃,反应30 min,收率达81.24%。 结论 提出了一条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高的6-甲氧基靛红的合成工艺,适合大量制备。
2015, 33(2): 131-133,14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10
摘要:
目的 设计合成对微管蛋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激酶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3-取代吲哚-2-酮类化合物,考察其体外抑瘤活性。 方法 以取代的苯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环合、还原、取代等反应制得系列目标化合物,并考察该系列化合物对微管蛋白和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 结果 共合成了11个新的目标化合物。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j9对微管蛋白和VEGFR-2激酶具有双重抑制活性。所有目标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均有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 结论 该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靶点作用的抗肿瘤化合物。
目的 设计合成对微管蛋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激酶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3-取代吲哚-2-酮类化合物,考察其体外抑瘤活性。 方法 以取代的苯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环合、还原、取代等反应制得系列目标化合物,并考察该系列化合物对微管蛋白和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 结果 共合成了11个新的目标化合物。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j9对微管蛋白和VEGFR-2激酶具有双重抑制活性。所有目标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均有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 结论 该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靶点作用的抗肿瘤化合物。
2015, 33(2): 134-137.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11
摘要:
目的 优选元宝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元宝草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条件。 结果 影响元宝草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元宝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提取温度60 ℃,乙醇用量20倍,提取次数3次。该条件下元宝草中总黄酮平均得率为2.38%。 结论 本实验设计合理、测定方法可行、实验结果可靠,为大批量从元宝草中提取总黄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的 优选元宝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元宝草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条件。 结果 影响元宝草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元宝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提取温度60 ℃,乙醇用量20倍,提取次数3次。该条件下元宝草中总黄酮平均得率为2.38%。 结论 本实验设计合理、测定方法可行、实验结果可靠,为大批量从元宝草中提取总黄酮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5, 33(2): 138-14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12
摘要:
目的 探讨索拉菲尼(sorafenib,SO)联合异硫氰酸4-(甲基亚磺酰)丁酯(sulforaphane,SF)杀伤肝癌细胞HepG2的协同比例。 方法 采用CCK-8法探讨SO和SF对HepG2杀伤效果最强的协同比例,利用协同指数(CI)反映协同杀伤效应:CI>1.1为拮抗;0.9结果 CCK-8法显示:SO与SF在摩尔比为1:1、1:10、1:20时,为拮抗作用(CI>1.1);在10:1时,为相加作用(0.9P<0.01),早期和晚期凋亡率(21.71±6.06)%显著高于拮抗比例1:1的凋亡率(6.64±0.31)%(P<0.01)。 结论 SO和SF摩尔比为5:1时能达到协同杀伤HepG2肝癌细胞的效果。
目的 探讨索拉菲尼(sorafenib,SO)联合异硫氰酸4-(甲基亚磺酰)丁酯(sulforaphane,SF)杀伤肝癌细胞HepG2的协同比例。 方法 采用CCK-8法探讨SO和SF对HepG2杀伤效果最强的协同比例,利用协同指数(CI)反映协同杀伤效应:CI>1.1为拮抗;0.9
2015, 33(2): 143-146,15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13
摘要: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甲氨蝶呤浓度,用于临床治疗的监测,并通过质谱对甲氨蝶呤的人体代谢物进行定性分析。 方法 血浆样本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洗脱后直接进样,以Diamonsil C18分析柱(150 mm×4.6 mm, 5 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和0.5%乙酸溶液(含0.3%三乙胺),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06 nm。通过质谱全扫描(QLMS)和多反应监测-信息关联采集-增强子离子扫描(MRM-IDA-EPI)获得甲氨蝶呤代谢物的质谱信息。 结果 甲氨蝶呤在0.05~100 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提取回收率>95%,准确度在97%~105%之间,日内与日间精密度(RSD)均<5%。分析甲氨蝶呤代谢物的质谱信息,推断该代谢物为7-羟基甲氨蝶呤。 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甲氨蝶呤浓度,用于临床治疗的监测,并通过质谱对甲氨蝶呤的人体代谢物进行定性分析。 方法 血浆样本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洗脱后直接进样,以Diamonsil C18分析柱(150 mm×4.6 mm, 5 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和0.5%乙酸溶液(含0.3%三乙胺),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06 nm。通过质谱全扫描(QLMS)和多反应监测-信息关联采集-增强子离子扫描(MRM-IDA-EPI)获得甲氨蝶呤代谢物的质谱信息。 结果 甲氨蝶呤在0.05~100 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提取回收率>95%,准确度在97%~105%之间,日内与日间精密度(RSD)均<5%。分析甲氨蝶呤代谢物的质谱信息,推断该代谢物为7-羟基甲氨蝶呤。 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
2015, 33(2): 147-149,170.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14
摘要: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空肠弯曲杆菌的抑菌作用和强度。 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大蒜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对空肠弯曲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大蒜素、环丙沙星、红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及抑菌率。 结果 大蒜素(MIC为12.80 μg/ml,抑菌率90.40%)对空肠弯曲杆菌的抑菌作用较环丙沙星(MIC为20.48 μg/ml,抑菌率90.21%)和红霉素(MIC为35.84 μg/ml,抑菌率90.33%)更强。 结论 大蒜素对空肠弯曲杆菌具有抑菌作用。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空肠弯曲杆菌的抑菌作用和强度。 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大蒜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对空肠弯曲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大蒜素、环丙沙星、红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及抑菌率。 结果 大蒜素(MIC为12.80 μg/ml,抑菌率90.40%)对空肠弯曲杆菌的抑菌作用较环丙沙星(MIC为20.48 μg/ml,抑菌率90.21%)和红霉素(MIC为35.84 μg/ml,抑菌率90.33%)更强。 结论 大蒜素对空肠弯曲杆菌具有抑菌作用。
2015, 33(2): 150-152,15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15
摘要:
目的 采用细分岗位多因素评分法评价医院调剂部门工作量。 方法 设计细分岗位多因素评分法,对医院调剂部门工作量进行评分,获得各调剂部门工作量评分值。 结果 各调剂部门工作量评分有较明显差异,部门人均工作量均值是1 370.38±112.60,偏差率达8.22%。 结论 细分岗位多因素评分法能较为客观地统计调剂部门的工作量,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可作为评估该部门工作量的常用方法。
目的 采用细分岗位多因素评分法评价医院调剂部门工作量。 方法 设计细分岗位多因素评分法,对医院调剂部门工作量进行评分,获得各调剂部门工作量评分值。 结果 各调剂部门工作量评分有较明显差异,部门人均工作量均值是1 370.38±112.60,偏差率达8.22%。 结论 细分岗位多因素评分法能较为客观地统计调剂部门的工作量,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可作为评估该部门工作量的常用方法。
2015, 33(2): 153-15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16
摘要:
目的 建立桔梗流浸膏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以达到质量的均一和稳定。 方法 采用UPLC-ELSD法,乙腈-水梯度洗脱,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 (2.1 mm×100 mm,1.7 μm),柱温:30 ℃,流速:0.2 ml/min,在20 min内,得到11个分离度良好的色谱峰。 结果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计算,桔梗流浸膏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0,符合指纹图谱要求。 结论 该方法经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考察,是一种快速、准确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
目的 建立桔梗流浸膏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以达到质量的均一和稳定。 方法 采用UPLC-ELSD法,乙腈-水梯度洗脱,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 (2.1 mm×100 mm,1.7 μm),柱温:30 ℃,流速:0.2 ml/min,在20 min内,得到11个分离度良好的色谱峰。 结果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计算,桔梗流浸膏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0,符合指纹图谱要求。 结论 该方法经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考察,是一种快速、准确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
2015, 33(2): 156-15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17
摘要:
目的 建立了银翘散配方颗粒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XB-C18(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2%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20 ℃。 结果 连翘酯苷A进样量在0.080 3~3.21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加样回收率为103.78%,RSD为0.82%。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一性和重复性较好,可用于银翘散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目的 建立了银翘散配方颗粒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XB-C18(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2%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20 ℃。 结果 连翘酯苷A进样量在0.080 3~3.21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加样回收率为103.78%,RSD为0.82%。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一性和重复性较好,可用于银翘散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2015, 33(2): 159-162,19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18
摘要: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35例肝细胞癌患者,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法富集CTC, 然后利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进行CTC鉴定并计数, 同时记录临床相关特征,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检出CTC, 阳性率为100%, CTC个数均值为(4.1±2.5) 个。对患者进行分组, Ⅰ组的CTC个数<5, Ⅱ组的CTC数量≥5。Ⅰ组、Ⅱ组的CTC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患者的性别、年龄与肿瘤转移无关(P=0.581、0.531), CTC的数量与转移及预后有关(P=0.024、0.01),Ⅰ组、Ⅱ组的转移和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HCC患者外周血CTC的数量与肿瘤转移及预后有关,CTC的数量≥5时,可能肿瘤更具转移倾向,预后更差,患者生存期更短。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35例肝细胞癌患者,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法富集CTC, 然后利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进行CTC鉴定并计数, 同时记录临床相关特征,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检出CTC, 阳性率为100%, CTC个数均值为(4.1±2.5) 个。对患者进行分组, Ⅰ组的CTC个数<5, Ⅱ组的CTC数量≥5。Ⅰ组、Ⅱ组的CTC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患者的性别、年龄与肿瘤转移无关(P=0.581、0.531), CTC的数量与转移及预后有关(P=0.024、0.01),Ⅰ组、Ⅱ组的转移和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HCC患者外周血CTC的数量与肿瘤转移及预后有关,CTC的数量≥5时,可能肿瘤更具转移倾向,预后更差,患者生存期更短。
2015, 33(2): 163-166,18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19
摘要:
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常伴有这些细胞的异常聚集。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和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是免疫抑制性细胞网络的主要成分,它们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负向调节其他免疫细胞,抑制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最新研究显示,有些常规化疗药物除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外,还可降低Treg和MDSC的数量,抑制其功能,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功能。因此,将化疗药物作为预处理方案,凭借其免疫调节作用联合后续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可有效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化学免疫治疗策略将改变人们对传统化疗抗肿瘤地位的认识,继而更加合理地应用化疗药物。
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常伴有这些细胞的异常聚集。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和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是免疫抑制性细胞网络的主要成分,它们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负向调节其他免疫细胞,抑制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最新研究显示,有些常规化疗药物除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外,还可降低Treg和MDSC的数量,抑制其功能,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功能。因此,将化疗药物作为预处理方案,凭借其免疫调节作用联合后续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可有效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化学免疫治疗策略将改变人们对传统化疗抗肿瘤地位的认识,继而更加合理地应用化疗药物。
2015, 33(2): 167-170.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20
摘要:
目的 探讨内分泌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工作模式。 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糖尿病合并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治疗,分析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及高催乳素血症的原因,提出治疗方案。 结果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是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之一。高催乳素血症可能与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帕潘立酮缓释片有关,建议患者转诊精神科,选用无升高催乳素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依从性。
目的 探讨内分泌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工作模式。 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糖尿病合并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治疗,分析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及高催乳素血症的原因,提出治疗方案。 结果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是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之一。高催乳素血症可能与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帕潘立酮缓释片有关,建议患者转诊精神科,选用无升高催乳素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依从性。
2015, 33(2): 171-17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21
摘要: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预防奥沙利铂致肝损伤的疗效。 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治疗组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同时使用异甘草酸镁,以28 d为1个疗程,治疗周期为2~4个疗程,观察患者发生肝损伤的比例。 结果 对照组肝损伤发生率为44.4%,治疗组肝损伤发生率为19.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异甘草酸镁可有效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的肝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预防奥沙利铂致肝损伤的疗效。 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治疗组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同时使用异甘草酸镁,以28 d为1个疗程,治疗周期为2~4个疗程,观察患者发生肝损伤的比例。 结果 对照组肝损伤发生率为44.4%,治疗组肝损伤发生率为19.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异甘草酸镁可有效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的肝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 33(2): 173-175.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22
摘要: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与西肽普兰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胶囊(n=30)和西酞普兰片组(n=30),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stem scale,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拉法辛组在2周末时HAMD评分较西肽普兰组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组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均相近,文拉法辛起效较西酞普兰快。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与西肽普兰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胶囊(n=30)和西酞普兰片组(n=30),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stem scale,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拉法辛组在2周末时HAMD评分较西肽普兰组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组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均相近,文拉法辛起效较西酞普兰快。
2015, 33(2): 176-178.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23
摘要:
目的 应用处方审核系统实现药师在门诊处方收费和调剂之前对处方适宜性进行审核,优化调剂流程,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处方合格率。 方法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现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基础上开发处方审核系统,实现门诊处方审核后交费调剂。 结果 应用处方审核系统实现门诊处方收费前审核,优化调剂流程,确保药师在处方审核环节发挥作用。 结论 实行门诊处方收费前审核有效降低了不合格处方的比例,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及合理用药水平。药师应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做到处方审核专业、准确、高效。
目的 应用处方审核系统实现药师在门诊处方收费和调剂之前对处方适宜性进行审核,优化调剂流程,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处方合格率。 方法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现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基础上开发处方审核系统,实现门诊处方审核后交费调剂。 结果 应用处方审核系统实现门诊处方收费前审核,优化调剂流程,确保药师在处方审核环节发挥作用。 结论 实行门诊处方收费前审核有效降低了不合格处方的比例,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及合理用药水平。药师应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做到处方审核专业、准确、高效。
2015, 33(2): 179-182.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24
摘要:
目的 分析医疗机构药品短缺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药品供应。 方法 对2012年药品出库单进行回顾性分析,追溯短缺药品采购计划时间、供应商交货时间,并结合供应商无法供货的情况说明,利用Excel对短缺药品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的外因与内因。 结果 2012年调剂部门请领计划共46 862条,短缺药品1 423条,药品短缺率为3.0%,外因导致的药品短缺共计643次,占45.2%;内因导致的药品短缺780次,占54.8%。在导致药品短缺的外因中,价格倒挂占40.7%,居药品短缺外因之首,低价小品种及普药占外因导致的药品短缺的71.2%;药品短缺的内因中,控制库存占45.0%,排首位。 结论 如果药品定价合理,完善招标政策及药品供应链,加强短缺药品的预警与管理,可减少药品短缺状况。
目的 分析医疗机构药品短缺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药品供应。 方法 对2012年药品出库单进行回顾性分析,追溯短缺药品采购计划时间、供应商交货时间,并结合供应商无法供货的情况说明,利用Excel对短缺药品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的外因与内因。 结果 2012年调剂部门请领计划共46 862条,短缺药品1 423条,药品短缺率为3.0%,外因导致的药品短缺共计643次,占45.2%;内因导致的药品短缺780次,占54.8%。在导致药品短缺的外因中,价格倒挂占40.7%,居药品短缺外因之首,低价小品种及普药占外因导致的药品短缺的71.2%;药品短缺的内因中,控制库存占45.0%,排首位。 结论 如果药品定价合理,完善招标政策及药品供应链,加强短缺药品的预警与管理,可减少药品短缺状况。
2015, 33(2): 183-186.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25
摘要:
目的 为规范医院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提供对策参考。 方法 抽取合山市人民医院 2013年1-6月门、急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统计分析其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 结果 统计得出超说明书用药处方63张,该院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主要包括:超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改变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超适用人群用药等4类。 结论 门、急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患者用药存在安全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及早制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范,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目的 为规范医院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提供对策参考。 方法 抽取合山市人民医院 2013年1-6月门、急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统计分析其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 结果 统计得出超说明书用药处方63张,该院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主要包括:超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改变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超适用人群用药等4类。 结论 门、急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患者用药存在安全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及早制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范,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2015, 33(2): 187-189.
doi: 10.3969/j.issn.1006-0111.2015.02.026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门诊中药房调剂效率,缩短患者候药时间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分析造成门诊中药房患者候药时间延长的原因,制订并实施相应对策,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的候药时间,评估品管圈活动成效。 结果 活动开展后,患者平均候药时间14.47 min,比开展前缩短了2.45 min;开展后在15 min内完成取药的患者占总数的67.78%,较前上升了10.61%;圈员的品管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性等方面均有进步。 结论 在门诊中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调剂效率,有效缩短患者候药时间,提升中药房的核心竞争力。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门诊中药房调剂效率,缩短患者候药时间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分析造成门诊中药房患者候药时间延长的原因,制订并实施相应对策,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的候药时间,评估品管圈活动成效。 结果 活动开展后,患者平均候药时间14.47 min,比开展前缩短了2.45 min;开展后在15 min内完成取药的患者占总数的67.78%,较前上升了10.61%;圈员的品管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性等方面均有进步。 结论 在门诊中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调剂效率,有效缩短患者候药时间,提升中药房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