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文题
-
题名须简明确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用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
4.2.
作者
-
作者应是参与研究工作并能解答文中问题,对全文的内容负责,是文稿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作者姓名顶格书写,姓名之间逗号隔开。并在文稿首页末尾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学历或学位、职称或职务、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或Email地址。首页末尾如需注明通信作者的,应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是否为硕士或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和Email地址等内容。作者名后的作者单位名称要写全名、所在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如多单位,则应在其名字的右上角注出阿拉伯字序号,并将单位名列在最后作者之后,用“;”号隔开。
4.3.
摘要及关键词
-
除个案报道栏目外,所有来稿均需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采用结构式(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第三人称撰写,不分段,不用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300字以内。综述性文稿摘要也可采用非结构式,但应条理清楚地阐明文稿的主要内容。选用关键词3~8个,并尽可能从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用规范词,使用分号间隔开。
4.4.
正文格式和层次结构
-
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一般分为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四个部分。各层次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同一层次的标题所用词组结构和语气应尽可能一致。应尽量减少层次,最多为3级。各层次标题采用1;1.1;1.1.1……等序号左起第1格,后空1格,再写标题。夹在段落内连排的序号用①②③……表示。
4.4.1.
前言(引言或序言)
-
一般勿超过250字。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并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
4.4.2.
材料和方法
-
药物、试剂、动物、植物、主要仪器应说明来源及规格。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中国药品通用名称》(药典委员会办公室编)和《化学名词》(科学出版社)等为准。国外新药名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药品写在剂量前面。不常见的药名或首次出现的药名,宜注上英文名。
凡文献已有报道的方法,一般引用文献即可。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系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
4.4.3.
结果
-
必须准确、真实地表达。所有数据必须经统计学方法正确地处理,完整地表达其内容,具体写出描述性统计量、检验统计量和P值;使用统计软件包者还应具体说明软件包名称、版本等。结果的表达形式可用文字、图或表,但三者不应重复。
4.4.4.
讨论
-
必须紧紧围绕本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本质。应讨论本研究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并交代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讨论中还应联系本研究目的与试验结论,联系本研究结果与前人有关文献进行比较论证。避免推想太远,避免不成熟的论断,避免资料不足而得出结论。
4.5.
计量单位及符号
-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量的名称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n(物质的量),只有pH例外用正体。某些常用量及其符号,如比重、原子量(AW)、分子量(MW)等,因其不符合有关规定或易与有关符号产生混淆或误解宜停用,应改用“相对密度”(d)、相对原子质量(Ar)、相对分子质量(Mr)等。
量的单位符号、词头符号及阿拉伯数字用正体;图、表中的量符号及量单位,应量名称符号在前,量单位符号在后,其间加斜线表示。如t/min,λ/nm,c/(mol/ml)等。单位符号前的数字最好为0.1~1 000间的整数或小数,避免使用分数。数字与单位符号间应留一个字符空隙。
药物、试剂浓度及各类生化指标使用法定单位的表示方法:凡Mr或Ar能准确测得的(如各类电解质、缓冲液等),均应采用“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以mol/L,mmol/L,μmol/L,nmol/L,pmol/L等法定单位表示。凡混合物(如总蛋白、总脂、各类免疫球蛋白等)或其Mr或Ar尚未准确测得时,可采用“质量浓度”,分别以g/L,mg/L,μg/L,ng/L等法定单位表示。
表示变动范围时,波浪号(~)前后两数值中的%、‰或10n,10−n均应同时写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写后者,如3%~5%(不能写成3~5%)、(4.5~5.5)×1012/L(不能写成4.5~5.5×1012/L)等。
组合单位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能多于一条,更不宜将斜线、负指数幂或汉字混用表示相除。如每天按体重计算的药物剂量,其常用法定单位为“mg·kg−1·d−1”或“mg/(kg·d)”,不能用“mg/kg/d”,“mg·kg−1/d”,“每日mg/kg”或“每千克mg/d”等表示。本刊用的是“mg/(kg·d)”。
年龄和体重均须用实际测得的平均数±标准差,及(${\overline x\pm s}$)表示。
4.6.
国际代号与缩写
-
文中尽可能采用国际代号与通用缩写,应特别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和正、斜体。例如1秒写为l s,2分钟为2 min,3小时为3 h,4天为4 d,雌性♀,雄性♂,用于表示酶活力的单位用U,国际单位用IU。紫外UV,红外IR,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用大写正体;统计学符号相对标准偏差RSD用大写正体,t检验、χ2(希腊文)检验、F检验、概率P、样本极差R、$\bar x $、标准差s、样本量n、自由度υ等用斜体。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总清除率(CL)、肾清除率(CLr)、一级吸收速率常数(Ka)等用大写正体。尽量把1×10−3 g与5×10−6 g指数形式改成1 mg与0.5 μg。国际代号不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例如,每天不写每d,但每3天可写成每3 d,但第3天不写成第3 d。静脉注射可用iv,肌内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脑室内注射icv,动脉注射ia,口服po,灌胃ig。GPT改用ALT,GOT改用AST等。
4.7.
数字
-
作为量词(包括比率、时间等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用汉字。数值的增加可用倍数表示;数值的减少只能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年份应写出全数不得省略,例如:“1998年”不写成“98”年。避免使用因时间推移而易被误解的词,例如:“今年”、“上月”等,而应采用具体日期(月、日宜采用两位数)。住院号、尸检号、门诊号可省略。药物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要写明药品生产厂名和批号。小数点前或后若超过4位数(含4位),应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右每3位空1/4格,而不用千分撇。如3528473应写成3 528 473而不写成3,528,473。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几位的“0”。
4.8.
有效数字
-
测量数据的读取不能超过其测量仪器精密度或超出度量衡器具的最小分度值。任何一个数字,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前面的位数不应有误差。修约遵循“四舍六入,五单双”的原则,即修约数小于5则舍弃,大于5则进位,等于5则前一位数逢奇数进,逢偶数舍。修约时,定位后只可1次完成。
4.9.
表和图
-
表和图的设计应正确、合理、易懂。具有自明性。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居中排在图的下方。请务必提供编辑可修改的图片格式,并保证清晰度。仪器描绘紫外、红外、色谱、质谱图和生理、药理、心、脑电图等图稿,请附原图;图题、图注文字打印在文中相应位置。照片标出尺寸或放大倍数。表的结构应简洁,采用三线表,两端开口,表的题目排在表格上方居中。表中参量应标注单位,表内数字应上下对齐,未作实验者,数据项内以“–”填充,实验结果为“0”者,应如实填写。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标注符号依次用“*、#、△、▲”表示P<0.05,用“**、##、△△、▲▲”表示P<0.01,用“***、###、△△△、▲▲▲”表示P<0.001,符号作为上角标,标在相应数据的右上方,然后在表注或图注中作说明。
4.10.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公开文献为限,勿引内部资料,尽量少引教科书。“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讯”不能列为参考文献。书面通讯和内部资料可用圆括号插入正文。已被采用而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列入参考文献,但在刊名或出版者后加圆括号注明“在排印中”。尚未被采用的稿件,可在文中用圆括号注明“待发表资料”,但不能列为参考文献。“在印刷中”和“待发表资料”等,作者在投稿时应附复印件以供审稿时核查。正文中引用中文作者姓名时,应写全名,勿写×氏。
参考文献的作者3人以下,请列全;3人以上作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中文)、他(日文)或et al(英文)。中、外作者均是姓前名后(同中文习惯);外文作者的名用缩写,不加缩略点。日文不可用中国简化字(包括日本的作者在内)。外文题名仅首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其余均小写。
参考文献在文中采用顺序编码制,其序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标注,用方括号括上,并置于右上角。文末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中引用顺序用阿拉伯文排列,序号亦加方括号,其后空一格,不加任何标点。每一则参考文献均请在其文题后用英文大写字母标注文献类型并用方括号括上,如:[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是由[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组成。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载体类型标识: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示例:[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本刊文献著录格式规定如下,投稿请以下列格式为准:
[期刊]作者. 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例1:缪震元,张万年,游亮,等. 7-芳杂环高喜树碱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8,18(2):105-108.
例2:DAVIES S L,BOLOS J,SERRADELL N,et al. Nilotinib[J]. Drugs Fur,2007,32(1):17-25.
[专著(书)]作者. 书名[M]. 版本(第1版可省略).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所在页)或作者. 题(篇)名[M]//主编者. 书名. 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1:曹雪涛. 白细胞介素2的基础与临床[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5-60.
例2:CRAWFPRD W,GORMAN M. Future libraries: dreams, madness, & reality [M].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5.
例3:陈英勇. 气胸[M]//戴自英. 实用内科学.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24-926.
[专利]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号[P]. 公开日期.
例: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剂的制备方法:88105607.3[P]. 1989-07-26.
[会议论文集]作者. 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或作者(主编或章节作者).题名[C]//主编者.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吴川灵. 论高校学报模式的改变[C]//邹宜昌,陈国治,钱俊龙,等. 上海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论文集.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16-19.
[学位论文] 作者. 题名[D]. 所在城市名:单位名称,出版年.
例:陈菡. 葛根素微乳的制备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D].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8.
[报纸]作者. 题(篇)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例: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国际、国家标准] 作者或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7.
[电子文献] 作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处地址:出版者,出版日期(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莫少强. 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格式的设计与研究[J/OL]. 情报学报,1999,18(4):1-6 [2001-07-08]. http://periodical.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gbxb/qbxb99/qbxb9904/990407.htm.
(2024年1月5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