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药学实践与服务》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等费用,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要求加作者微信的,请谨防财产损失!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yxsjzzs@163.com发送,标题是《药学实践与服务》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请区分开。

2022年  第40卷  第6期

封面 目录
综述
胆碱能抗炎通路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张慧敏, 向科发, 史小飞, 秦臻, 刘霞
2022, 40(6): 485-493.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37
摘要(17574) HTML (6876) PDF (1308KB)(183)
摘要:
α7nAChR(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属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是机体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关键受体,在免疫系统的神经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发现,α7nAChR还参与调节免疫以外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如非酒精性脂肪肝、血管新生、保护心脏等。此外,α7nAChR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与能量代谢紧密关联。本文综述α7nAChR在治疗炎症、改善能量代谢中发挥的作用,以及α7nAChR参与治疗的新方向。
论著
基于16S rDNA测序研究新西兰兔腹腔镜探查术后腹腔微生物群落多态性改变
张平平, 吴文斌, 曹奇, 曲卓, 王培
2022, 40(6): 494-498, 50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1016
摘要(4030) HTML (1558) PDF (1891KB)(14)
摘要:
目的  利用细菌16S核糖体DNA(16S rDNA)测序技术,研究使用便携式腹腔镜进行腹腔探查术后腹腔中微生物群落多态性的变化情况。  方法  将新西兰兔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模型组兔使用便携式腹腔镜进行探查手术,对照组兔不做任何处理。一周后,取模型组和对照组的腹腔积液,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态性,探究腹腔积液的微生物群落变化情况。  结果  针对测序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和组间差异分析,发现两组的微生物群落相似度良好。OTU分类学分析及物种组成成分分析(丰度-均匀度...
极地海绵共附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LHW11-07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卢静容, 刘雅葳, 代影, 林厚文, 杨帆
2022, 40(6): 499-50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6081
摘要(3293) HTML (1527) PDF (1003KB)(16)
摘要:
目的  对极地海绵共附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LHW11-07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以期得到结构新颖且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方法  综合运用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反相中压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Streptomyces sp. LHW11-07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质谱、一维、二维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调研鉴定它们的结构。  结果  从该菌的发酵产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cyclo-(L-Tyr-L-Trp) ...
雷公藤次碱通过调控TLR4/MyD88/TRAF6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汪滢, 张敏新, 林兵
2022, 40(6): 505-50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1068
摘要(11158) HTML (3565) PDF (1682KB)(130)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公藤次碱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用细胞计数盒-8 (CCK-8)法考察雷公藤次碱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 264.7 增殖活性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雷公藤次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法考察雷公藤次碱对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IRAK)、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RAF6)、核因子κB...
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及肠道影响的研究
任群利, 张信群, 王苗, 李小兰, 姚燕子, 冉应会, 王倩
2022, 40(6): 510-514.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6057
摘要(5577) HTML (2109) PDF (2046KB)(24)
摘要:
目的  研究黄精多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和小肠病理结构的影响。  方法  雄性小鼠50只,除10只正常饲养外,其余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黄精多糖高、中、低(500、250、125 mg/kg)组,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和血糖值变化。4周后,收集粪便,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结构变化。  结果  小鼠在糖尿病状态下体重下降,给予黄精多糖高、中、...
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阿哌沙班肾衰大鼠肠吸收特性
张欢, 汪丽, 张优, 谢沛, 李娜, 丁家荣, 王雷
2022, 40(6): 515-518, 53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12012
摘要(7343) HTML (2045) PDF (991KB)(35)
摘要:
目的   研究阿哌沙班在肾衰大鼠体内的肠吸收特性,并考察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对阿哌沙班吸收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肾衰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进行肠吸收实验,建立大鼠阿哌沙班肠灌流液HPLC分析方法,以考察大鼠在体肠吸收影响因素。  结果  阿哌沙班在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表观吸收系数(Papp)未见显差异(P>0.05);大鼠回肠段的Ka和Papp值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加入 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昆仙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袁梓珂, 刘明林, 杜娟, 姚茹冰
2022, 40(6): 519-525, 54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04112
摘要(5267) HTML (2338) PDF (1584KB)(59)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昆仙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分子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结合本草组鉴(HERB)检索昆仙胶囊所含中药的化学成分,并依据 TCMSP 数据库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指数(DL)筛选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并获取其对应的靶点。通过 Genecards数据库与OMIM数据库筛选出 RA 的靶点,利用 Venn图制作网站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使用...
辅酶Q10乳剂的处方工艺改进与质量评价
王宇, 邓意辉, 宋艳志, 刘广宣
2022, 40(6): 526-531.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06117
摘要(5233) HTML (1764) PDF (1465KB)(41)
摘要:
目的   对处方工艺改进的辅酶Q10乳剂进行质量评价,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制备高油量辅酶Q10乳剂,利用HPLC建立其含量测定与有关分析方法,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测定包封率,考察灭菌、冻融和稀释稳定性,进行强光降解试验以及影响因素、加速和长期试验。  结果  辅酶Q10乳剂粒径、Zeta电位、pH值、含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39.5±0.8)nm、(−32.28±2.04)mV、(5.86±0.02)、(100.59±1.24)%和(98.5±1.1)%,灭菌、冻融和稀释稳...
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冻融稳定性研究及质量控制图分析
朱滇黔, 李睿旻, 李玲
2022, 40(6): 532-53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05136
摘要(3667) HTML (1538) PDF (1097KB)(28)
摘要:
目的  考察极端严寒环境及不同冻融条件对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模拟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极端寒冷环境下的冻结过程,并给予适当的条件使其融化。采用HPLC法测定甲硝唑的含量,分别考察室温和60 ℃水浴解冻及冻融次数对甲硝唑含量的影响,并对变化情况作质控图分析。  结果  甲硝唑在0.01~1.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回收率101.38%(RSD=0.94%),符方法学要求。样品在−20 ℃冷冻,60 ℃水浴解冻18次,稳定性良好;室温...
研究报告
河豚毒素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王浩能, 张吉芊竹, 李劲锋, 贾睿, 朱玉平, 朱江波, 陈基快, 严朗
2022, 40(6): 536-53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2083
摘要(5400) HTML (2712) PDF (1513KB)(42)
摘要:
目的  研究河豚毒素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方法  在斑马鱼中用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和10%致死浓度(LC10)测定和评估河豚毒素的急性毒性。  结果  经Origin 8.0软件模拟,得出河豚毒素对斑马鱼急性毒性MNLC为8.62 μmol/L,LC10为15.2 μmol/L。在本实验条件下,16.0 μmol/L及以上浓度河豚毒素可诱发斑马鱼心包水肿和心律异常,终点时出现部分或全部死亡。河豚毒素的急性毒性靶器官是心脏和肝脏,主要表现为心包水肿、心律异常和卵黄囊吸收延迟,毒性...
糖尿病共病抑郁患者尿液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
郭芷君, 丁绪银, 李竺蔓, 马云鹏, 王燕, 于雪梅, 张闽, 徐峰
2022, 40(6): 540-54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6045
摘要(3602) HTML (1348) PDF (1977KB)(16)
摘要:
目的  比较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共病抑郁患者尿液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差别。  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住院治疗,并符合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PHQ9量表进行抑郁症筛查,根据评分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共病抑郁组。采集患者晨尿,利用微型气体测试装置检测尿液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结果  纳入研究患者合计161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141例,糖尿病共病抑郁组20例。微型气体测试装置灵...
肝苏颗粒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陶朝阳, 史鹏杰, 周鑫, 孙连娜
2022, 40(6): 546-54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7061
摘要(3993) HTML (1125) PDF (1656KB)(17)
摘要:
目的  建立肝苏颗粒质量标准,有效控制药品质量。  方法  以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为指标性成分,改进肝苏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以乙腈-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以280nm检测波长,建立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  结果  采用所建立的TLC方法鉴别肝苏颗粒时,特征斑点分离度良好、清晰;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的质量浓度在2....
UHPLC法测定辐射后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含量
于德勋, 黄心慧, 朱可涵, 黄婷, 周婷婷, 高建义
2022, 40(6): 550-552, 56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09100
摘要(7633) HTML (1854) PDF (957KB)(19)
摘要: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γ射线辐射的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进行含量测定。  方法  采用60Co对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进行辐射,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Shim-pack GISS C18(2.1 mm×50 mm,1.9 μm),以0.05%醋酸铵溶液-甲醇(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  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含量在浓度为20~1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4,重复性为0.9%,加样回收率97....
HPLC 法同时测定陈香露白露片中7个成分的含量
张璐, 戴群芳, 陈思思
2022, 40(6): 553-556, 57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2038
摘要(8243) HTML (1895) PDF (1036KB)(23)
摘要:
目的  构建同步测定陈香露白露片中甘草苷、甘草酸铵、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HPLC法。  方法  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237 nm(检测甘草苷、甘草酸铵、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283 nm(检测橙皮苷)、330 nm(检测川陈皮素、橘皮素),进样量10 μl,对采集的16批次样品进行7种...
纯阳正气胶囊挥发油的质量标准研究
韦飞雪, 李小菊, 熊斯斯, 廖云芳, 陈敏
2022, 40(6): 557-56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1042
摘要(6019) HTML (1619) PDF (2390KB)(17)
摘要:
目的  建立纯阳正气胶囊挥发油的质控方法。  方法  采用GC法建立挥发油的特征图谱,并测定桂皮醛与丁香酚的含量。  结果  15批样品中确定了19个共有峰,指认了峰的归属,选取了9个特征峰建立了特征图谱。桂皮醛与丁香酚分别在0.522~1.565 mg/ml(r=0.9994)和3.038~9.115 mg/ml(r=0.9997)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和97.3%,RSD分别为1.5%、1.4%。  结论  所建立的GC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可从定性和定量两...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舒肝宁注射液抗炎保肝作用的机制研究
辛宝, 解方园, 姚晨, 葛继芸, 刘静, 张菁, 缪宏, 黄婷婷, 黄玉凤
2022, 40(6): 563-570.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4049
摘要(6622) HTML (3070) PDF (1929KB)(52)
摘要:
目的  构建舒肝宁注射液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探讨舒肝宁注射液抗炎保肝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舒肝宁注射液中茵陈、栀子、黄芩、板蓝根和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GeneCard和OMIM数据库筛选舒肝宁注射液活性成分对应靶点中与肝炎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分析。  结果  筛选得到舒肝宁注射液活性成分...
肾衰竭对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暴露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周菊香, 王双英, 佘建涛, 曾贤良, 张继红
2022, 40(6): 571-575.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3068
摘要(4175) HTML (1352) PDF (870KB)(11)
摘要:
目的  探讨肾衰竭对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不良反应是否有影响,以便对此类患者的多西他赛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例已行乳腺癌根治术的使用AC-T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根据肾功能病例分为两组,肾衰竭组5例、肾功能正常组19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重、体表面积;多西他赛使用剂量、血药浓度、药时曲线下面积;化疗前患者肝肾功能、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多...
药物与临床
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PaO2/FiO2及预后的影响
王晓丹, 马骁龙, 董文星
2022, 40(6): 576-579.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206091
摘要(3107) HTML (1379) PDF (868KB)(20)
摘要: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数(PaO2/FiO2)及预后的影响  方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感染性休克患者127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73例以及常规组54例,两组均按相关指南给予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另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流动力学参数和PaO2/FiO2变化及恢复情况。  结果  治7 d时组IL-6、TNF-α以及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IL-6、TNF-α...
临床药师参与1例胃癌术后腹腔感染合并蜂窝组织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张芸婷, 付慧, 李冬洁, 黄芳, 沈甫明
2022, 40(6): 580-582.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107101
摘要(3837) HTML (1230) PDF (1443KB)(41)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胃癌术后腹腔感染合并蜂窝组织炎患者的治疗,探讨术后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及药学监护与对患者的用药教育。  方法  临床药师从药学角度结合临床实际去思考患者的药物选择,在治疗过程中,与医师沟通、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等方式,参与患者的药学监护过程。  结果  在临床药师的干预下,医师更改用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病情逐渐好转至出院。  结论  临床药师结合专业知识选择最优的抗菌药物方案治疗术后感染,给予患者全方位药学...
药事管理
2020年湖北省某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抗病毒药物使用分析
庞素秋
2022, 40(6): 583-586. doi: 10.12206/j.issn.2097-2024.202009044
摘要(3682) HTML (1652) PDF (858KB)(34)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湖北省某医院救治1765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经验和建议。  方法  依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对湖北省某医院在2020年2—4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期间的抗病毒用药进行分析。  结果  收治的1765名患者中,1114名患者使用了抗病毒药物,占63.11%;使用率排名前3位的抗病毒药物分别为阿比多尔981例(55.58%)、干扰素α-2b 340例(19.26%)和氯喹72例(4.08%),排名前3的药物占所有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