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40卷 第1期
2022, 40(1): 1-5, 37.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5035
摘要:
苦豆子是豆科槐属植物,为宁夏的道地药材之一。苦豆子有着丰富而复杂的活性成分,主要有生物碱、黄酮、挥发油、甾体、多糖、脂肪酸等。近年来,国内外对苦豆子生物碱开展了大量研究,该类生物碱具有抗肝炎、抗肝纤维化、抗肝硬化、抗肝衰竭、抗肝癌等药理作用,其中,苦参碱相关药物已经获批在临床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疾病。鉴于苦豆子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药用价值,对苦豆子主要活性成分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其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苦豆子是豆科槐属植物,为宁夏的道地药材之一。苦豆子有着丰富而复杂的活性成分,主要有生物碱、黄酮、挥发油、甾体、多糖、脂肪酸等。近年来,国内外对苦豆子生物碱开展了大量研究,该类生物碱具有抗肝炎、抗肝纤维化、抗肝硬化、抗肝衰竭、抗肝癌等药理作用,其中,苦参碱相关药物已经获批在临床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疾病。鉴于苦豆子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药用价值,对苦豆子主要活性成分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其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2, 40(1): 6-11.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5032
摘要:
代谢稳态是机体生存必需的基础性功能。α1-酸性糖蛋白(AG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糖基化程度高达45%,具有高亲和力、低容量的特性。虽然AGP的生物学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经证明它可以调节免疫和代谢,并在携带药物转运,维持毛细血管屏障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AGP的结构特征、生化特性,以及AGP的表达调控和代谢调节作用,提示其可能是代谢通路上的一个潜在关键因子,成为代谢性疾病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代谢稳态是机体生存必需的基础性功能。α1-酸性糖蛋白(AG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糖基化程度高达45%,具有高亲和力、低容量的特性。虽然AGP的生物学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经证明它可以调节免疫和代谢,并在携带药物转运,维持毛细血管屏障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AGP的结构特征、生化特性,以及AGP的表达调控和代谢调节作用,提示其可能是代谢通路上的一个潜在关键因子,成为代谢性疾病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022, 40(1): 12-19.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7068
摘要:
目的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新靶点。本研究旨在阐明肝脏来源的Nampt是否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 运用Cre /loxP系统制备肝脏特异性Nampt基因敲除小鼠。将NamptloxP/loxP小鼠与肝脏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小鼠(Alb-Cre)进行杂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鉴定子代基因型。测定基因敲除小鼠和同窝对照小鼠的体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肝脏和脑中Nam...
2022, 40(1): 20-27, 52.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5078
摘要:
目的 探究二陈汤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肥胖型不孕的潜在机制,为“异病同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TCM SP数据库获取二陈汤的活性成分与靶点,利用Genecard数据库获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肥胖型不孕的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获取蛋白互作网络与核心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与线上软件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 结果 获得二陈汤成分125个,靶基因 218个;肥胖型不孕靶基因2 783个,肥胖型多囊卵...
2022, 40(1): 28-33, 4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7081
摘要:
目的 制备盐酸小檗碱纳米乳,优选其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对其外观、粒径及体外释放行为等进行评价。 方法 采用水滴加 法制备盐酸小檗碱纳米乳,绘制纳米乳伪三元相图。选择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纳米乳处方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处方组成比例。对制备的盐酸小檗碱纳米乳的粒径、电位、外观形态、体外释药行为等进行表征。 结果 确定了盐酸小檗碱纳米乳的最优处 方为油相Capryol 90占体系的32.84 %,表面活性剂吐温-80占体系的33.90 %,助表面活性剂1,2-丙二醇占体系16.95 %,...
2022, 40(1): 34-37.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9070
摘要: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方法(HPLC-ELSD)建立同时测定知母药材中新芒果苷、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宝藿苷Ⅰ及知母皂苷AⅢ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Agi 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柱,流动相采用乙腈-0.2%醋酸水系统,梯度洗脱;柱温为30 ℃,流速为0.7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以氮气为雾化气,雾化气温度为40 ℃,漂移管温度为90 ℃,氮气体积流量为2.0 L/min;进样量为20 μl。 结果 5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
2022, 40(1): 38-4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2007
摘要:
目的 探究昼夜节律基因对红花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基于红花花 冠转录组及代谢组数据库筛选潜在调控红花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昼夜节律基因;用qPCR测定红花各部位以及花冠单日不同时间点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量,液质联用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量,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昼夜节律基因的互作蛋白。 结果 获得7个昼夜节律基因PRR1、 PRR2、ELF3、FT、PHYB、GI、ZTL,其中PRR1基因与黄酮类化合物积累量呈正相关(r≥0.7)。PRR1全长3 ...
2022, 40(1): 44-47, 65.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3008
摘要:
目的 探索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与唑类药物联用对唑类耐药念珠菌的体外协同的抗真菌活性。 方法 根据棋盘稀 释法,测试HDAC抑制剂和唑类药物联用对临床耐药株的协同抗真菌活性,通过时间-生长曲线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对化合物Rocilinostat的抑菌效果、毒性进行考察。 结果 化合物Rocilinostat 与唑类药物联用对多种耐药白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均表现出优秀的协同抗真菌活性,并且其在高浓度下与氟康唑联用表现出抑菌效果。此外,化合物Rocilinostat对正常细胞...
2022, 40(1): 48-52.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16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紫外光谱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的地稔水提液抗氧化活性快速预测方法。 方法 采用1,1 -二苯基-2-苦腈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表征地稔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采集190~600 nm的紫外光谱,通过优化光谱波长范围和预处理方法,建立抗氧化活性与紫外光谱的最优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采用Visual Basic开发应用软件,将最优模型嵌套入软件,为快速分析待测地稔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提供工具。 结果 紫外光谱的最优波长范围为200 ~290 nm,将光谱经标准化处理后建立抗...
2022, 40(1): 53-56, 61.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5087
摘要:
目的 用Fmoc固相直链合成和液相环合的方法合成天然环肽auyuittuqamide A。 方法 以2–氯三 苯甲基氯(CTC)树脂为固相载体,1,3–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和1–羟基苯并三氮唑(HOBT)为缩合剂,9–芴基甲氧基羰基(Fmoc)保护的氨基酸,按照序列依次缩合,以三氟乙醇(TFE)作为切割试剂,获得全保护直链肽。以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PyBOP)和1–羟基苯并三氮唑(HOBT)为环合试剂,全保护直链肽在二氯甲烷(DCM)溶液中环合,以三氟乙酸...
2022, 40(1): 57-61.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2015
摘要:
目的 制定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醋蒸延胡索质量标准,用于延胡索醋蒸炮制品种的生产、监督、流通及使用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方法 参照《中国 药典》(四部)2015年版通用检测方法分别对醋蒸延胡索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 依据中药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及 相关检测方法,根据实验数据,醋蒸延胡索呈不规则的圆形厚片,表面深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细皱纹。质较硬,断面黄色或黄褐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微具醋香气,味苦。其水分含量不超过15.0%,总灰分不得超过4...
2022, 40(1): 62-65.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10019
摘要:
目的 建立UHPLC法测定辐射后的酒石酸唑吡坦片含量,考察不同辐射剂量对酒石酸唑吡坦片含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超高效 液相色谱法,对γ射线辐射的酒石酸唑吡坦片进行含量测定。采用C18柱以乙腈-甲醇-0. 05 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5.5)(18∶26∶56)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 结果 酒石酸唑吡坦浓度在5~80 μ 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为1.72%,重复性为0.8...
2022, 40(1): 66-69, 75.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9090
摘要:
目的 考察复方自微乳中姜黄素和胡椒碱的体外释放行为。 方法 采用动态透析法,分别以pH值为4.8、7.5的磷酸盐缓冲液并加入0.75%吐温-80作为漏槽条件,考察姜黄素和胡椒碱的体外释放特性。 结果 姜黄素在pH 4.8和pH 7.5释放介质中108 h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94.85%和84.38%。胡椒碱在上述介质中36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2.85%和90.05%。 结论 自微乳制剂中姜黄素和胡椒碱具有缓释特性,且在肿瘤酸性环境中释放更多。
2022, 40(1): 70-75.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09
摘要:
目的 评估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对4种急性疼痛模型的镇痛效果,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实验支持。 方法 动物肌内注 射1 mg/kg盐酸吗啡或不同剂量TTX,TTX剂量为0、0.5、1、2、4、8 μg/kg,给药后40 min,分别进行醋酸扭体实验、福尔马林刺激实验、热板实验和甩尾实验,记录动物疼痛反应或痛阈,计算疼痛抑制率;取动物血清,Elisa法测定花生四烯酸含量。 结果 盐酸吗啡对4种急性疼痛模型均有 显著镇痛效应;TTX可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次数,降低福...
2022, 40(1): 76-78, 8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3003
摘要:
目的 建立复方玉红栓的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TLC 法对白芷、松香和苦参3种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测定磺胺嘧啶和盐酸达克罗宁含量,以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于280 nm波长处检测磺胺嘧啶和盐酸达克罗宁。 结果 所建立的3种药材TLC鉴别法专 属性良好,斑点清晰;磺胺嘧啶和盐酸达克罗宁分别在12.40~99.20 µg/ml(r=0.999 9)、2.56~20.48 µg/ml(r=...
2022, 40(1): 79-83.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8009
摘要: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P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入选201 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的STEMI患者共151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51例、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组(B组)50例和麝香保心丸+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组 (C组)50例。比...
2022, 40(1): 84-88.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14
摘要:
目的 了解肾移植受者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致疼痛综合征(calcineurin inhibitor induced pain syndrome,CIPS)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 方法 通过检索1 991年1月至2020年12月PubMed、Google学术、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获得可能相关的全文或摘要,剔除综述、非肾移植受者以及重复的文献。最终纳入11篇文章,共包括15例病例报告。 结果 诊断CIPS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44.6±8.31)岁,男性患者比例为53.3%。CI...
2022, 40(1): 89-92.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01020
摘要: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应用抗高血压药对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 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并且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共193例。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分为4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组、β受体阻滞剂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组、单纯水化组,所有患者围术期均给予常规水化。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酐清除率(C...
2022, 40(1): 93-96.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8006
摘要:
目的 分析该院自制制剂偏差发生情况,为制剂质量持续改进明确方向,保证制剂质量合格和临床用药安全。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2019年59例次制剂偏差情况,运用头脑风暴及鱼骨图、帕雷托图等管理工具,使用Minitab软件,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分析发生偏差的可能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评估实施的效果。 结果 在59例次制剂偏差中,重大偏差 1例次(1.7%),主要偏差24例次(40.7%),次要偏差34例次(57.6%);通过制订并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2018年偏...